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13-08-15 00:54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英美主体文学

肖 剑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61)

主体间性是拉康提出来的,后来康德、黑格尔直至马克思、哈贝马斯等都在社会学领域涉及到主体间性问题。海德格尔后期则建立了本体论的主体间性。这一理论认为主体间性即主体间的交互关系。它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为上交往平等、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相互理解和融合的关系,是不同主体取得共识,通过共识而表现出的一致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和哲学解释学竭力主张教育中主体间的交往、对话和理解,激烈批评长期以来“无主体”的教育和教育学。主体间性的概念不是反主体性,不是对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

英美文学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理解英语原著的能力,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多年来我国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大部分还沿袭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造成师生教与学时间成本的巨大浪费。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笔者从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来探讨当下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构建适应当下环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主体间性理论的视野下,目前我国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学生主体性缺失

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对应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主体属性。现代教育理念一再强调教学应当以人为本,人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合理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日益得到重视。教育的使命应当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长期以来,我国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通常设置为一年,然而,一直以来沿袭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主客二元对立的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无疑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审视的客体对象。在听讲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状态,从而扼杀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热情,窒息学生身上可贵的创造性本能。教学过程原本应该是一个主体之间不断碰撞,灵感的火花不断闪现的过程,然而,现实的教育情境却远非如此。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否则,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的内在热情降低的过程中,最终丢失其主体性。

2.师生交互性缺失

在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生对文学已经厌倦,即使对文学本身感兴趣的同学也早已跟教师的讲解脱节,他们不再借助教师做媒介,而是通过自己的直接阅读进入对作品的欣赏,教师的存在变得可有可无,甚至多余。课堂教学应该以适当的任务驱动学生思考,同时激发学生内蕴的情感,构成师生沟通、情感共融的和谐氛围。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交往互动陷于缺失,从而造成师生之间情感的隔阂,也形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3.师生发展性缺失

英美文学的教学不是仅仅对知识的传授,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渗透的感情和思想,这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激活学生对文学的内在热情,而教师也需借助学生积极的反馈,获得进步与提高。然而,传统课堂中学生无法实现他们真正的需求,也就更谈不上个体的发展,教师也无法借助教育的丰富情境获得专业化成长,从而造成了师生发展的整体性缺失。

因此,要克服目前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尝试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建构新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多媒体时代新一代英语专业大学生不断发展变化的多重诉求。

二、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模式

在多年英美文学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一般采用学生展示、影视欣赏、小组讨论、教师讲解以及师生反思等环节相结合的模式。在主体间性理论的视野下,他们以不同的形式满足了师生各自的精神诉求。

1.学生展示中体现其主体性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形成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而二者之间又互相影响。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在笔者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在课前小组合作,搜集关于某位作家的资料,并在课前自行研讨,然后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这样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精神交流。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教师唯我独尊的局面,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展示自己的舞台。避免了“在‘主一客’模式的思想和理念影响下,教师在语言和行为等方面,往往以话语强势和行为霸权群体出现,对学生形成一种弥漫整个教学过程的宰制”。[1]这一改变颠覆了教师长期以来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以及能力成长的主要平台。如今在网络多媒体的背景下,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并不少于教师,所以,教师作为知识和信息占有者的传统角色被彻底颠覆,教师与学生共享网络平台的信息资源。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看法和理念,甚至可以呈现自己在作品中投入的情感。同时,台上展示的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还要不断解决台下学生的提问,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各自获得了进步与成长。甚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会受到学生的启发,从而生成新的理念和观点。这样主体与主体之间就有了充分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深化了人们关于教育本质和教育过程的认识。

2.影视欣赏体现情感的共融性

在多媒体时代,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很多文学作品已经被改编为电影或者电视剧。所以教师应视情况而决定是否让学生进行影视欣赏,以求使其全身心投入对作品的欣赏,从而达到对作品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法国电影理论家罗伯特·葛利雷则明确地表达:“不是电影的客观性,而是主观形象领域的可能性让人们兴奋不已,他们不是将电影看作一种表述的方式,而是一种自然的、最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探索文学最为契合的方式 即不仅仅是丰富的意象,更是声响--各种嗓音、不同的噪声、纷繁的氛围、各异的音乐——以及最重要的,能够同时呈现两种感官:视觉和听觉的可能性。”[2]作为最为流行的大众文化样式,电影成功地在使学生在影视欣赏的过程中,与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了交流。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也使生生之间形成了情感交流共同体,在情感上和言语上,甚至表情上和同学之间也有了一种特别的交流。这样也就完成了主体与主体之间在欣赏过程中情感及观念的沟通。“真正的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物质和精神、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在主客体的关系中,将我(主体)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身上,也不是人与人心灵无交流的隔绝状态。”[3]这一教学形式就是在不同主体之间完成的,凸显了教学过程的主体间性。经典作品能够激活学生内蕴的情感,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分享了各自感受和体验,从而达到情感的共融。

目前,由于教育制度、高校的组织管理体系、教育方法等非教师本人的外在因素造成的与学生距离远、沟通少、缺乏交流的现实教育情境要求教师不断开发出适合学生情感与心智共同成长的环境与方法。在影视欣赏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不再只是知识上的积累与沉淀,而是情感上的成熟与成长。让学生成为有情感的人,重视学生自身的内心感受,给予学生感受的场域,提供学生感受的机会,乃是文学课堂的责任所在。影视欣赏的模式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与周围的人进行了交流互动,加深了主体感受并提升了主体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主体与主体之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情感共融以及共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师如果没有提供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契机,学生就不会与教师乃至周围的同学有更深层次的交流。那么主体间的共融就很难发生。这种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在视觉和听觉系统的影响下,真正融入作品,并借以思考现实生活。在欣赏与思考的过程中达到了主体间共同的融合及彼此的接纳。

3.小组讨论凸显交往互动性

传统的文学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在网络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信息渠道多,知识更新快,更主要的是主体意识比较强,因此渴求表达自我。培根说:“论辩使人机智”。在不同观点的交流中满足了学生表达的渴望,在碰撞中有了新的收获。如果课堂不能满足学生表达的精神诉求,那么学生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也就无法真正得到发挥。

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学生通常提前读完作品,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再进行分组讨论,让彼此的观点得以交流。这种教学模式关注了学生的精神成长。因为在群体讨论的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多向度的。往往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这里,不仅教师与学生有交流,各组内部都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知识在交流中得到了扩大,情感在交流中得到了传递。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把感情和思想都投入到课堂讨论中,而讨论中又激发学生新的生命和情感体验,学生对文学内在的热情就得到了唤醒。文学本身就是在表现生活,所以文学课堂也要有生活化的解读。把文学融入生活,让生活融入文学。学生在研讨的过程中带入的通常是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他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很多快乐、愉悦、困惑,甚至痛苦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了交流。这种模式使学生的才华得以彰显,情感得以释放,心灵得以净化和提升。与此同时,缩短了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构建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双方在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中,才能不断重构原有的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情感内涵”。[1]同时,也使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超越琐碎的现实生活,不被当下浮躁的社会情绪所左右,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并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并非没有参与,而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倾听学生的表达,并随时与学生进行情感和观念上的信息补充交流与沟通。学生的在思想上渐趋成熟,教师也在这一交流过程中获得了专业化成长。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主体,他们彼此之间就形成了主体间性。“所以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主体间多向互动交往的共享,共享精神、知识、智慧、意义等,在共享中相互造就。”[4]

4.教师讲解增强学生的理解性

教师应当在学生充分交流沟通之后,再进行讲解。因为学生和学生的同水平交流还是需要老师高屋建瓴的看法,缜密细致的分析。教师毕竟是课堂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应该首先对学生的看法进行整体评价,“学生的文学知识,分析能力,批评视角以及阅读经验都很不足,因此在提高他们的批评性思维能力方面,教师不能仅仅指望通过他们的呈示和讨论就可以实现这一教学目的,而要利用自己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文学知识和具备多元批评视角的优势集中地向学生示范一些文本的分析方法,介绍文学知识,并重点讲解文学作品分析可能会运用到的批评视角”。[5]教师的解读和阐释往往可以让学生深化对作品的认识,并能与现实对接。

文学教学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审美对象,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美的复合体。所以文学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文学教师必须有发现美的眼睛,要把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内在的美呈现给学生,并以作品自身的艺术魅力去唤醒和激发学生对文学本身的兴趣。正因为如此,教师讲解应当运用各种不同的审美手段,充分发挥学生视听感官作用和想象、情感等因素,带领学生去感受文学本身蕴涵的美,进而得到美的熏陶并渐渐内化为自己的审美情趣。文学教师需要较高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才能去发现美,辨别美;需要丰富深厚的知识底蕴和独到个性的思想才能去理解美,创造美;需要优美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才能去表现美,传达美。事实上,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文学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中就呈现着文学的性格与气质,那么教师的美与经典作品的美共同感染吸引着学生,文学教学也就自然走进了学生的内心。

英美文学课堂讲解艺术要从多个角度层面去思考,因为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多方参与的活动。好的讲解要有对经典作品的透彻领悟与把握,有对思想的高位引领,同时展现文学教学的魅力。

5.师生反思体现共同发展性

人是在反思中成熟、进步和发展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有意识的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活动,这种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是教师改进外显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对教学情境重新进行感知、对自身内部认知过程进行再认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应当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学反思是教师内部的认知过程和教学行为,其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的成效,并促进教学发展。几年来的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笔者非常注重教学反思。由于学生的个人性格、成长背景、个体经历、认知方式以及心理成熟度等等差异很大。如何在差异性存在的背景下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成长,是每个教师应当不断思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教前反思是对课堂情境的预设,做到有备而教。教后反思则是针对课堂出现的各种情况,联系自己的课堂设计和组织,对教学进行补充修正。所以,教师在这样的反思中不断获得成长与进步。

多年来,笔者尝试让学生在课堂展示、研讨结束之后,和学生一起反思课堂。英美文学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渗透的感情和思想,这一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学生的思维活动,且须紧密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概括反思的基础上内化形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有助于学生对经典作品中蕴涵的深层意蕴进行不断的反思。反思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可以深化对经典作品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学生通过课后反思,不但可以加深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并与自身的现实相联系,从而缩小与现实的距离,培养解决现实矛盾的能力。

学生反思对作品的理解,这也是智慧生成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在课后的反思中,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渐渐清晰。当学生用笔记录下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思考时,就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一次全面深刻的反思。他们之中也不乏新颖和有见地的解读。教师在阅读学生书面的思考时,本身是对课堂的一种延续,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拓展了教学的场所。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重新审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并更加靠近学生的内心。因此这一教学形式体现了教学本身“是师生的精神相遇事件,追求人的内在思想的共融,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知识和情意内在相融的一体化过程”[4]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甚至可以借鉴学生的智慧火花,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完成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个人展示,小组研讨,课堂听讲以及课后反思的几个环节中逐步获得了情感和心智的双重成长。几种方式互相补充互相联系,从不同的向度上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不断的塑造。在当前社会整体浮躁之下,课堂给学生灌注精神的力量、情感的温暖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师生及生生之间在不断碰撞、交流和沟通中形成了共融与共生。

[1]韩晓琴,康伟.主体间性视野下的教学意蕴[J].教学与管理,2010(1):10,11.

[2]万永芳.论基于文学改编的电影对英美文学教学的辅助[J].云梦学刊,2010(9):145.

[3]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1):119.

[4]刘涛.论主体间性理论与课堂教学[J].理论导刊,2008(11):113.

[5]管建明.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讨[J].文学教育(下),2010.(10):43.

猜你喜欢
英美主体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我与文学三十年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