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群 邱 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430073)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和战略任务。如果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那么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所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全体人民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整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与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可以从总体上增强中华民族应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与走向世界。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葛晨虹认为“精神家园的实质,即一个国家、民族、社会乃至人的精神支柱和核心价值追求所在。”[1]因此,我们关心的家园不仅仅是个体精神家园,更应该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严春友认为“精神家园是指一个民族以至于人类文化中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价值系统,它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现成的价值观念,从而为人们描绘出了世界的图景和生存的意义。”[2]立足于今天中国的语境,不管从何种角度出发,以下四个方面得到了一致的认同:从原始生成看,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成员基于其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而生成的精神文化,并在超越其原始最初的自然属性基础上对其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反思。它的形成表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自觉和记载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文化创造及其精神追求;从历史演进看,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不同的发展程度,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但也有一些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为中华民族成员所高度认同。如“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庸”、“和谐”等;从现实形态看,当代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中华优秀文化为根基并为中华民族各地域、各层次成员所认同的精神文化体系。与此同时,各民族、各阶层、各群体、各单位也有各自所认同和共识的精神内涵;从实现主体看,精神家园应当能够为各层次、各类别中华民族成员所“共有、共建、共享”。当代中华民族成员大体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全球华人及其中华文化认同,以中国公民为主体的中国自然法人接受中国法律约束,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的先进分子及其道德和理想追求等。
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我们国家经历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变化,创造出了令人惊羡的发展奇迹,这一划时代的巨变,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精神面貌开始焕然一新,新的精神家园开始初步形成。从主流看,精神家园的建设呈现出极好的发展趋势。但是伴随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也在社会上滋生蔓延开来,精神家园建设的总体效果一直以来不够理想,已开始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近年来,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各种社会矛盾接踵而至。在各种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各种“新潮”生活方式的渗透中,人们出现了心灵的“困惑”与“不安”,出现了不知所措的“浮躁”情绪,乃至精神的“错乱”。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以物质条件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他们努力追求金钱、房子、车子等物质享受,追求名利和地位,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象征。权力、金钱等各种欲望铺天盖地,焦虑和欲望正在蚕食、吞噬、魔化我们的世界,这都必然导致人们的精神家园出现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通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建国后我们一直存在一个如何更好地生存的问题,无论是建国初期“一五计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都体现出这一点。从最初落后的小农经济到改革开放后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社会状态的巨变带来的各种问题,都显示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的经济日益繁荣,物质财富显著增长,但同时也逐渐显露出了我们精神世界的极度贫乏,人们开始热衷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对精神境界的提高却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正逐渐扩大,使得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各行业之间及区域间贫富差距都在逐渐增大。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而绝大多数人只拥有少量财富。贫富差距的增大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严重和最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一旦人们通过正常的努力工作不能满足其对物质的需求,他们就很可能会铤而走险,尤其是青少年,很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给社会造成很多不安全的因素;一旦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对社会凝聚力产生极大的破坏,我们的社会就会有衰弱和分化的危险。就现实而言,当前的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目标,人们往往用金钱来衡量成败,却忽视了道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致使社会上出现很多令人心痛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商业欺诈、商业贿赂四处横行,毒牛奶、黑心棉、地沟油遍布社会各个角落,令我们防不胜防。
个人主义是一种把个人利益置于至高无上地位的社会思潮。个人私欲的膨胀必然导致拜金主义。拜金主义是一种把追求金钱、追求物质作为最高价值的社会思潮,其实质是金钱至上,把金钱当作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当今人们还不能充分认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对人的不良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这两种社会思潮的社会危害性难以估量,它们严重影响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一方面,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潮中,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富足起来,人们的独立意识、开放意识显著增强。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自我”的机会,每一个人都有得到他人认同与肯定的权利。在这样的时代境遇中,肯定自我、追求自我、展现自我,成为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问题在于,追求“自我”并不等于个人主义。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过于强化自我,主张以自我为中心,这就相应地导致虚无的个人主义的产生,严重阻碍了个人精神境界的提高,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缺乏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越来越多的对抗,进而大量涌现出物质至上的“社会奇观”,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的利益,越来越看重物质的作用。人们开始极度地追求物质财富和满足个人私欲,随之必然产生拜金主义。
诚然,必要的物质财富是满足人的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对人的生命无疑有着重要的价值。但物质财富仅仅是生命的外部条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把对物质的追求当做终极欲望。人们的物欲越强烈,向外部世界攫取得越多,把物质财富、金钱推崇到人生最高价值的地步,人就会发生异化,人的精神世界就会扭曲变形,自我就越迷惘,精神就越沉沦。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和思考的现实问题,更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全力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方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为人们获取资讯提供了极大方便,使得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扩展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也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现象,它们为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使人们更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国际化网络的出现和日益普及。对我国来讲,我国要在各个领域不断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大力支持国际网络的发展,但是国际化网络的迅猛发展又会使中国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政府固然可以通过管制国际网络来减少不良文化的影响,然而这种管制如若不当,势必会影响国际网络的发展。因此,如何在配合资讯开放时代需求的同时,又能够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是资讯发达给我们带来的新挑战。因此,建立一个能够让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极其关注,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支撑和促进民族繁荣兴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3]。站在新世纪的发展起点上,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到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一是增强国家意识。国家意识主要包括对国家的认同感,对国家主权和安全的责任感,对国家繁荣和发展的使命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实现祖国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在艰难环境中生存、繁衍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只有在增强国家意识的基础上,个人才能在面临各种诱惑时毅然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更多地强调国家意识。二是增强文化认同。认同是共有的信仰和情感,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它包括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风俗、生活方式、语言文字等多方面的内容。古人言“文以载道”,我们要有意识地从传统文化中去汲取养料,从大量存在着丰富内涵的文学作品中去学习民族精神,在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增强文化认同。三是完善自身人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人生价值和道德伦理,重视“做人”的准则。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弘扬民族精神,要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与道德伦理紧密结合的精华,在承担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等的践行过程中完善人格。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天的时代特征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经济全球化这些新的特征反映了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努力抓住机遇,进行体制改革创新,形成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要培养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就需要我们大胆解放思想,破除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历史性机遇,在实践中不断赋予改革创新,以新的内涵,确保时代精神的先进性。首先,培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夯实改革创新的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必须千方百计的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4]一个国家和民族,必须拥有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努力发挥创新能力,创造出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并转化为新的生产力,才能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重视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培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当务之急。其次,培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体现其时代性和历史性,适应时代的需求并符合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要在思想观念、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改革中,在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中不断增强时代精神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同时必须时刻关注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的新走向、新趋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和改革开放的潮流中谋发展,大力培育和弘扬适应社会发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的时代精神,从而进一步丰富完善时代精神的内涵,充分发挥时代精神反作用于社会实践、引领和激励社会前进的巨大作用,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首先,要既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又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把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凝练起来,用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其次,要让富含自己独立特色的多元文化融入我们的精神文化建设中,并通过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有效地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世界多元文化的整合有很多途径,我们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整合吸收、多样化地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不能照搬一个国家的模式。一是有选择性地吸收和整合。世界先进文化是世界各国积极健康、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所以要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但这些先进文化具有其相对独立性,是有着本民族传统的特色文化,所以,这种民族特性决定着民族文化的局限性。我们在面对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时,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有选择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品,将世界上最先进的、对我们国家最有用的文化吸收过来,进行科学的整合,用于指导我国社会实践,而不能盲目引进,生搬硬套。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对于外国文化,排除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作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5]1083二是创造性地吸收和整合。创造性地吸收,是吸取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一环。世界先进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现实。将其移至我国必须进行改良和应用创新,在吸收世界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改进,吸收之后进行再创造,经过创新整合,使之日趋完善,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并与本民族的固有文化融为一体,才能提高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速度,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纵观历史进程与当前现实,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这样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6]所以,我们要遵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各种各样的文化相互激荡的当今世界,既要积极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文化成果,又要防止各种腐朽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渗透。毛泽东所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原则,也一直是我们继承传统、借鉴西方的基本态度[7],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依然具有至可宝贵、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所提倡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8]229方针,仍然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方针,这都为我们今天进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邓小平特别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和思想教育,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且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倡导“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且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举措。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这些思想和观点的提出,为我们进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了指导思路和行动指南。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文化生活的全球化也成为趋势,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激荡愈加激烈。我们必须要根据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发展阶段,牢牢把握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顺应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求,继续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我们必须要在学习、吸收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我们必须要在充分认识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时代意义基础上,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精神家园的构建。总之,发展中国特色文化精神,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我们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进取,批判、继承、弘扬和光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大胆学习、借鉴、利用和吸收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时代精神,并使四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葛晨虹.社会主义中国精神家园的理念内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8).
[2]严春友.“精神家园”综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11-10-26.
[7]韩柱,邵宪梅.略论毛泽东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要贡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