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霄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人类文化不断丰富和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化的不断传播,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国与国之间的艺术、科学、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文化传播活动的开展。翻译活动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内部和外部的交流,也扩大了中西方民族的精神视野,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延续和整体发展。可以说,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进步同翻译事业的发展始终具有密切的联系。
(一)文化的内涵和文化传播。英国学者泰勒曾为文化定义,“文化是指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能够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性整体。”[1]1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知识、信仰、价值观等意识层面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生活中具体的物质内容。文化是多元的、持续的,开放的,并在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施加影响。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促使了文化传播活动的产生,使得跨文化交际活动越发频繁。文化传播是一个文化群体向另一个文化群体散布文化理念,施加文化影响的过程。中国四大发明在欧洲的出现,两河流域宗教文化的传播,乃至中西方音乐、建筑风格的相互借鉴都是人类文化传播的例证。可以说,文化传播同人类文化的延续、发展密不可分。文化是传播中的文化,没有传播,文化就失去了生命。而传播也必然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文化,传播也失去了根本[2]353。当前,世界范围内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同地域和文化体系相互碰撞、调节和融合,使得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
(二)文化传播的媒介——翻译活动。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翻译活动作为信息交流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和媒介,在文化交流和互动过程中愈发重要。翻译活动的进行不仅丰富了各个民族的语言,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科技的发展,还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文化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中国儒家经典的外译为例,159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开始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翻译成拉丁文,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经典文化,在利玛窦的影响下,法国传教士金尼阁两次来华,并于1629年将《诗》、《书》、《礼》、《易》、《春秋》翻译成拉丁文,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中华经典的影响范围。到了19世纪,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对儒家、道家思想进行研究,并主持了《中国经典》的翻译工作,对《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春秋》、《礼记》、《书经》、《孝经》、《易经》、《诗经》等中国经典进行系统译介[3]229。《中国经典》的出版,在西方读者中引起巨大轰动,很多学者因此开设专刊对儒学和汉文化进行研究和讨论。从意大利传教士来华到英国汉学家对中国经典的出版,在翻译活动的推动下,使得中华文化不断传播,翻译活动作为文化传播手段,在传播了中国古典思想的同时,也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范围,增强了中国文化理念的影响力。
我国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同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季羡林先生认为,中国文化能够长存的秘诀就在于对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翻译和借鉴,印度和西方“活水”的注入,使得中国文化长河保持了活力和生机[4]10。在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翻译活动涉及艺术、科学、思想各个层面,各民族之间科技、文艺以及宗教作品的互译,不仅交换了科学成果,也传播了新的思想和文化。下文将从思想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三个层面来阐释翻译活动对人类文化传播、延续和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文化传播与翻译。在文化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人类思想文化的塑造始终同翻译活动紧密相关。翻译活动不仅是塑造思想观念的重要手段,也是引进先进思想理念重要渠道。以我国宗教翻译为例,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佛教通过翻译活动传入中国,开始对中国思想、文化体系产生影响。佛教同中国本土的道教、儒教的结合,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中国文化理念注重“义”、“礼”、“信”,强调“克己”、“节欲”,这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对国家统治的巩固和延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价值的实现越发重要,塑造自强、独立的国民意识便成为翻译者的目标。1895年,清末著名翻译家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对“自由”进行阐释,认为“自由不自由”是决定中西之间一切差别的根本标志。《群学肄言》和《法意》的译介使斯宾塞的“三育”(德、智、力)以及孟德斯鸠的“君主立宪”为国民所了解,促使人们关注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思考国权和民权的重要性[3]198。马君武通过翻译《法兰西今世史》和《民约论》向中国民众传达法国文艺启蒙思想,并提出“主权在民”和“自由平等”,使社会契约论中自由、民主、平等观念深入到中国民族革命的思潮之中。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得到广泛的翻译和传播,成为新文化思潮中最显著的力量。在社会主义思潮下,以《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文化刊物开始大量刊登马克思主义著作,系统地翻译和介绍《唯物史观》、《马克思经济学说》、《俄罗斯革命和唯物史观》等经典著作。1920年《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的出现成为马列著作翻译的高潮,使得中国思想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解放。
中国思想理念发展的另一个高潮得益于对存在主义、意志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译介。西方现代意识理念倡导建立非压抑的文明社会,追求个性解放,从而引发中国国民意识观念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辩证理性批判》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的译本在中国出现并重复出版,在读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理性主义、人本精神的译介也引发了中国文学界对人的探讨。中国青年一代开始强调自身价值,精神自由以及对人本的尊重,并提出“寻根”、“伤痕”和“人道”等思想观念[3]217。从佛教的“克己”到“自由”的传播,我们不仅看到我国思想文化的演变历程,也看到了翻译活动在塑造我国思想文化形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艺术文化传播与翻译。人类艺术文化的发展也同翻译活动密切相关。公元前250年《荷马史诗》的翻译揭开罗马人对希腊灿烂文化移植的序幕,希腊文化典籍通过翻译活动不断向西方传播和发展。我国文字记载最早的笔译活动始于战国时期,最早的文学翻译活动是西汉刘向在《说苑·善说》中记载的《越人歌》。当时楚国和越国是邻国,但是方言却不同,语言不通。公元前528年,楚国的鄂君子皙乘船夜游,越女为其驾船,拥楫唱歌,因为是越语,子皙不懂,后经过翻译才明白。刘向将歌词记录下来,保留了越女唱歌的原音,并将原本32字的《越人歌》翻译成54字的楚歌[3]3。《越人歌》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翻译诗歌,同其他民歌一起编纂为《楚辞》,成为我国艺术文化发展的源头。
翻译对艺术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翻译活动中。文学翻译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创作的包含一定社会生活映像的文学作品注入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社会活动,使得读者在阅读译文时也可以产生像读原作一样的启发、感触和美学享受。文学翻译活动的进行,不仅丰富了民族语言,也给目标文化创造带来新的语言结构、写作手法和风格。西方翻译史中,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翻译高潮的出现曾撼动拉丁语的主导地位,促使欧洲各国民族语的兴起与发展。中国历史上佛经的翻译也丰富了汉语的词汇,梵语译词如“涅槃”、“刹那”、“瑜伽”、“须臾”仍在沿用。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古代白话文向现代白话的转变,日常用语、文学语言的发展和文学观念的更新也得益于翻译活动的开展。
文学翻译活动的进行也丰富了文学和艺术的表现形式。以散文为例,我国现代散文的出现就得益于翻译活动的进行。“散文”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最早源于法国,培根、兰姆、斯蒂尔等作家都曾用散文文体进行创作。在五四运动时期,散文被引入中国。梁遇春在翻译《英国小品文选》、兰姆的《读书杂记》之后开始散文写作,这也对林语堂轻松闲适的“闲谈体”散文产生影响。翻译活动所带来的新素材和创作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现代文化艺术的兴起和发展。
(三)科技文化传播与翻译。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同翻译活动是分不开的。早在东汉末年,古印度的医药、天文、算术文献便由僧侣翻译到我国,隋唐时期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得科学技术翻译进一步发展,历法方面,在阿拉伯历法《万年历》的影响下,郭守敬编纂了《授时历》;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也有很多当时印度医学的成分。传教士利玛窦带来《山海舆地全图》,打破了我国“天圆地方”的传统地理观,随后《几何原理》、《泰西水法》的翻译不仅弥补了我国应用科学技术的空缺,还为我国近代数学、水文、地理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鸦片战争后,翻译者对科学文本进行大量翻译,成为引进西方科技的主力军。翻译活动不仅促进了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也使诸多自然科学、理学学科体系逐渐形成。化学方面,徐寿曾对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定量、定性分析等书籍进行译介。数学方面,华蘅方译著了《微机溯源》、《决疑数学》,从而将微积分和概率知识引入中国。在此期间,众多西方近代医药学书籍也得到系统译介,如《内科理法》、《西药大成》、《医学总说》等。
科学技术的传播还得益于科学小说的翻译。科学小说不仅含有曲折的情节,还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展示科学发明的伟大力量。很多翻译者认为科学小说翻译可以起到开启民智、普及国民科学意识的作用。鲁迅在《月界旅行》牟言中提到“唯假小说之能力……改良思想,补充文明,势力之伟,有如此者!”[5]51在晚清教育机制和教育条件的束缚下,中国科学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技术的普及更是困难重重,而科学小说的翻译则使中国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了解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去庄而谐,使读者触目会心,不劳思索,则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势力之伟,有如此者。”[5]据有关学者研究,清末73年间科学译著达到2100种,民国译书达到1.07万种,五四运动之后科学译书更是增长了10倍之多。翻译活动带来的科学技术启蒙和繁荣,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蓬勃发展。
纵观人类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同翻译活动的进行是密切相关的。翻译活动既是文化传播的方式,也是文化影响、文化渗透的手段。而翻译活动为什么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以及怎样在具体翻译活动中处理相关文化元素则是本节具体讨论的内容。
(一)翻译作为文化载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翻译活动作为文化传播媒介具有两方面特性。一方面,具有必要性。人类文化的扩散性、传播性是翻译活动出现的根本原因,而历史、地理因素的局限性则使翻译活动的出现具有必要性。早在原始部落时期,为了打破自我封闭的社会形态,各部落之间就开始进行频繁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由于地域差异,语言不通,便借“舌人”(最初的口译者)进行带有口译性质的交往活动。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意义也发生历时性变化,众多文化典籍和文本都需要通过翻译活动进行重新阐释,比如圣经的翻译以及中国文化典籍的外译等。另一方面,具有可能性。人类文化具有共性特征,即不同地区的文化也具有共同的感知能力和领悟力,这也是翻译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而翻译活动的跨文化性、交际性,意图性,则使其具有了作为文化交流媒介的可能。一是翻译活动涉及两个不同的文化体,即源语文化和接受语文化,翻译者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协调,将源语文化传达给接受语读者,这本身就是文化的交流活动。二是翻译活动从来都是在赞助人支持下有目的的交际活动,意在引进或传播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或认知行为,或对外缘文化施加影响。1611年英国《钦定圣经译本》的出现就是在国王詹姆斯一世的支持下进行的,该译本不仅对英国语言的发展起到极大作用,而且还在英国众多殖民地产生影响,成为许多弱小国家《圣经》的蓝本。因此,翻译活动本身在具备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便成为人类文化传播的合理媒介。
(二)文化元素的处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翻译活动是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环境下进行的,翻译过程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还会涉及文化元素的阐释。翻译者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的培养,将有关文化因素进行合理阐释,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文化特色。这样才能够形成东西方社会、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多元化互动,促进中西方跨文化交流。以文化俗语的翻译为例,翻译者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文化的思维表达方式,并从中进行协调,若将“Can the leopard change his spots?”(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翻译成“花豹可以抹去自己斑点吗?”其中的文化意味就大打折扣了。同样的例子还包括“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yellow dog”(卑鄙小人)等等[6]264。而对于特色文化词语的翻译,要特别注意特色文化元素的保存,突出文化特色。采取音译、解释的方式。以我国特色物产为例,“中国结”便可以翻译为“Zhong Guojie,Chinese lucky knots”;“豆汁”可以翻译为“Douzhi,fermented soybean milk of Beijing”;“相声”可以翻译为“Xiangsheng,a traditional cross-talk of china”,这些词语的翻译不仅保留了文化特色,也极大地丰富了西方语言的形式和内涵。
总而言之,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重要的活动,贯穿于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的不同时期,在文化发展的各个层面上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我国艺术、科技、法制、思想的变革和更新。中国古典文化的外译,也给西方读者提供了认识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范围。因此,我们要将翻译活动放到文化的宏观语境中去审视,关注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的文化问题。在文化研究视角下,翻译活动作为人类文化长河的“活水”,不仅促进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7.
[2]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
[3]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5]周树人(鲁迅).《月界旅行》牟言[M]//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6]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