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鑫 崔 珊
(滨州学院外语系 山东·滨州 256603)
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增。高等教育作为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作用首当其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高等教育以专业技术知识为基础,以实践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思维,加强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切实培养出一批与时代相适应、能适应社会需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直接为生产一线服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1]170在实用性教育的推动下,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加大了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多数高校形成了“英语+专业知识(计算机、法律、外贸、新闻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现实的高等教育多突出强调实践性、实用性,而一度忽视人文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文学科被弱化,人文课程课时被压缩,导致英语专业学生出现“文化缺失”现象。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平衡人文教育与实用教育的关系问题,值得思考和探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指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表现在“身体与灵魂、智力与情感、创造力与敏感性、自主与责任、社会良知与契约以及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等各个方面”。这实际上确立了人文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而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文教育。
现代高等教育的应用型转向,弱化了人文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忽视文化思考,制约了批判意识的养成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英语专业中表现为:注重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训练的课程课时数远远多于人文内涵(语言学、文学、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的课时数,人文课程课时被严重压缩。以英美文学课程为例,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对本科课程设置规定,文学课在三、四年级共开设4学期(即2学年。三年级开设英国文学,四年级开设美国文学),每周 2 学时,[2]3与英语技能课程相比,显然是凤毛麟角。况且,在有的地方院校外语系院中,文学课程的课时数甚至被砍掉一半,即英美文学课2学年的课时压缩在2个学期内完成。而且第4学年的教学还会受到学生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冲击等,也不能保证课时数和教学效果。
“重技能,轻人文”必然出现这样的局面:语言技能的发挥受制于文化视野的狭窄,语言表达(书面、口头)出现同义反复,阐述思路混乱,缺乏逻辑性,认识缺乏批判意识,人云亦云,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最终导致学生知识、能力的畸形发展。
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其工具性(实用性)和人文性。虞建华教授指出了我国英语专业的两个不同走向问题,认为可以把英语专业分为 “应用英语专业”和“英文专业”。前者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要手段,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凸显实用性、工具性;后者以人文内涵为主要内容,不专门针对将来就职后的语言应用,培养多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凸显人文性。[3]14不得不说,对英语专业的这种两个走向的区分,更加明确了对这一特殊专业的认识,这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专业相关课程设置都有极大的导向意义。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 “教育实用主义”思想,虞建华教授撰文质疑教育“学以致用”的观念,并提出“学以致用”和“学以致知”并重的观点。“致用”本身并无错误,但不全面。以“致用”来圈定“学”的范围和对象,必然影响学生健全知识体系的建立。高等教育框架下的很多学科,如文学、哲学、美学、人类学、伦理学等都不以“致用”为目的,属“致知”范畴,这些学科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思辨能力、判断能力、解析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用”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即“致用”与“致知”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如同人的躯体和精神之间的依存关系,失去躯体这一载体,精神也只能无依无着,飘忽不定;同样,失去精神支配的躯体只能是 “行尸走肉”,毫无生机,漫无目的。
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育人”),是为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即培养健全的人格,让学生获得开阔的文化视野以及综合素质。按照虞教授的说法,这种综合素质包括观察能力、思辨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解析能力、表述能力、沟通能力等。[4]5-6其实,就英语的实用性、工具性而言,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掌握能力也并不逊色,这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可以得出结论,非英语专业学生与同年级的英语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做同一年、同一次大学英语四、六级试题,成绩并不差于他们。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相比,优势在哪呢?人文素质。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及文学批评理论等人文课程的学习,对外语国家的文化浸润更深,对其历史渊源、政治经济、思维方式、习俗礼仪等诸多方面的了解更深透、更全面、更细致,具有更多异文化的体验,具有更强的深层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英语专业学生除了语言基本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扎实表现之外,最能体现其“专业痕迹”的方面应属人文素质了。
首先,厘清认识,重树人文学科权威。人文学科在高等教育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不能将高等院校的人文综合素质教育降格为职业技术层面的技能培训教育。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强调提高语言技能水平的同时,不应忽视、压制,甚至排斥人文学科的地位和作用,相反,应该保证,甚至提高人文学科的地位,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应有之义。
其次,人文课程设置合理,课时数量有保证。英语专业人文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课程之间逻辑性不强,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除个别课程(如语言学、文学批评理论等)外,可以根据专业方向特点,适当调整开课学期。如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英美概况、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课程可以适当提前至大学二年级开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为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特别是英美文学作品),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障。《大纲》规定大学三年级才开设英美文学课,但实际情况是,由于专业方向课程、第二外语的同时开设,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原著)的时间和精力大受限制,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来阅读英文原著,也就不能从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英文原著中汲取丰富多彩的语言养料。二、提前接触大量英文原著,在扩大知识视野的同时,还可以积累词汇,扩大词汇量,熟悉英语句子特点和表达习惯。三、在不断地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词汇量增加了,无形中增强了其学习知识、提升自我的自觉意识和自信心,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建议在入学教育阶段,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列出每一专业方向相应的阅读书目,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进而做好专业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既能为高年级高强度学习挤出时间,又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再次,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力求灵活,多样化。借助多媒体教学,合理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在形象、生动、直观地传授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结合人文学科课程特点,采取“狂欢化”教学模式,营造讨论氛围,强化平等交流意识,久而久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还有,成绩考核与评定采取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力求全面、客观。阶段性评价主要指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讨论效果)占学期总评成绩的30%,终结性评价指期末考核占70%,以学期论文、读书报告、闭卷考试等方式进行。
另外,教师的人文素养的高低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直接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学高”才能向学生传授知识,只有“身正”才能成为学生效仿和学习的示范和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切合了高等教育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
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实用性”和“人文性”两条腿走路,在“实用性”得到大力“鼓吹”的今天,摆正和突显“人文学科”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在必行。无论哪个专业、哪个学科,缺乏人文精神的高等教育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高等人才培养就会偏离科学轨道,最终影响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1]童华,朱华,安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4(6):170.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0:3.
[3]虞建华.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 “两个走向”问题——兼及英美文学教学[J].中国外语,2010(3):14.
[4]廖昌胤.关于外语专业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思考——虞建华教授访谈录 [J].山东外语教学,201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