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新拓展

2013-08-15 00:52:10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政治思想

杨 宇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715)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传播工具,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亲睐,逐渐成为大学生娱乐资讯和信息交流的主流平台。微博在影响大学生生活、思想的同时,大学生群体也在影响着微博的发展。在全民微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政府和高校与时俱进的选择。

一、微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势分析

(一)广大的大学生用户是微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群众基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最新调查数据,截至2009年底,我国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手机网民达1.44亿人,相对于2008年同比增长了73.5%,其中大学生网民中的手机网民占比例最高,达85.7%。[1]数据表明,大学生群体乐于并勇于尝试使用信息科技带来的最新成果,并在其普及过程中扮演着推广者的角色,大学生手机网络的大量应用为微博的进一步普及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前提。另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预计,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帐户数将突破6500万个,2011年将突破1亿,2011年底、2012年底、2013年底,将分别有望突破1.5亿、2.8亿、4.6亿,并且将来的实际数字将有可能高于预计。[2]据此,我们应该相信,微博规模也会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扩大。其根本原因是,微博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平等开放的人际交往平台,使交流者之间沟通方便快捷,还提供大量丰富多彩的内容,更契合了大学生渴望交流、渴望受到关注、乐于展现自我的特点。可见,大学生微博运用群体规模日益庞大,为高校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必要条件。

(二)微博的即时性加快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速度

微博集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和自媒体的功能和作用于一身,其显著特征就是信息源能迅速地向受众者传播。从微博传播速度上看,它时效性强、传播快,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党和国家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给人民大众,还能迅速了解世界各国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从微博内容上看,其覆盖面广,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更新周期快、时间短,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国内各种重大事件的最新动态。从传播空间上看,大大缩小了传播的时空限制,只要有网络和手机的地方都能实现全球范围内资讯的 “你见即我见”,使信息瞬间传遍世界各地。例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仅2分钟,香港凤凰卫视驻东京记者李淼在微博上第一时间发布了日本地震的消息,这条微博几乎成了向国内网民最早通报这一情况的消息源。[3]根据2011年7月12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显示,微博用户中73%以上的人将微博作为重要新闻和消息来源。[4]微博信息的时效性逐渐成为各地发布新闻的首要选择,先于新闻网站和电视新闻。

(三)微博扩散型的传播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范围更广

微博扩散型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扩大了传播范围,打破了传统媒介的“时空限制”。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地点和活动空间比较固定,从而使传播速度和空间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印刷媒体如报纸、杂志等由于受到发行渠道、发行时间的限制,其传播范围比较窄;视听媒体如广播电视等由于其发射和转播的科学技术的限制,传播范围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微博通过网络连接、覆盖世界上的所有网络,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得以在全球进行传播。一条消息通过微博发出之后,如果影响力较大就会迅速通过一个微博群体转发给其他的微博群体,这种几何级的裂变传播方式使消息在短时间内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这种传播有时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5]扩散型的微博传播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传播范围。

(四)微博的互动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更具有效性

传统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宣传方面主要采取的是单向灌输模式,即“你播我看”、“你说我听”、“你登我读”的主导受众型。单向灌输的传播,不能及时互动交流,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不能很好地反映其传播和教育的效果。而微博具有典型的互动性,人们“关注”对象的微博只要一更新,所有的“关注”者可以及时迅速准确地进行阅读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情,并能在第一时间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信息发布者和“关注”者能很好地沟通、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原来被动的 “受众者”变成了讨论和信息发布的主动者,发生了一个“反客为主”的过程。这种互动性打破了信息掌握单向传递的局限,传播过程发生了变革,使信息的内容更容易传播、理解和接受。微博的互动性包括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形式,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和互动,摆脱了过去生硬呆板的思想政治理论说教。由于微博传播思想的方式更趋人性化,大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传播的有效性,提高了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和认同度。

二、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利用微博的“广泛关注性”,紧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沟通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微博的 “广泛关注性”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充分利用好微博网络平台,在积极建立利用好自己微博的基础上,主动通过微博平台建立与大学生“双向关注”的沟通方式。一方面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平台,要主动“关注”学生们的微博,来了解他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从而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广泛发动学生们使用微博,并积极引导和“关注”教育工作者的微博,从而有助于学生了解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动态和真实想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以通过“广泛关注性”同时链接很多客体,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网状的形式散发到每一个链接的客体。同时,在微博平台上可以实现平等对话,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打破思想传播的单向性和隔阂,拉近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

(二)利用微博的“大众评论性”,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热点问题讨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微博“广泛关注性”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主动地通过微博的“大众评论性”功能开展针对社会热点的讨论活动,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关注学生所关注的热点,并参与到学生所关注问题的讨论中去,以客体的身份和心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发表自己真实想法,这有利于促进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间的信任感和亲密感,能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可以主动发起微博讨论关于学生成长发展的热点问题,在讨论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导向作用的角色。“用积极、健康、正确的思想观念来引导大学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互动过程中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珍惜宝贵的青春时光,珍视难得的学习机会,理性对待校园中的友情与爱情,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抵制消极文化影响,在良性互动、健康和谐的氛围中成长成才,实现人格的健全发展。”[6]

(三)利用微博“交互转发性”,构建畅通的传播渠道

微博的“交互转发”功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布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在微博社交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对应着独一无二的微博账户,每个账户既能传播信息又能发布信息,因此,在微博社交网络中信息的发布和传递有极强的交互性。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强大的“转发”社交网络功能建立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的新渠道。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来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在实践过程中将学生的教育资料、时事动态、日常通知等工作信息,通过微博“转发”给“关注”自己的学生干部,再利用学生干部与学生间的彼此“关注”来发布信息,从而提高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利用微博进行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微博的管理渠道进行思想教育,将学生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具有代表性观念等进行“转发”,促进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引发讨论并进行适当的思想引导,通过微博使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三、微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问题思考

(一)引导微博信息的正确舆论导向

微博的“大众评论性”决定了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内容的多样性、层次的复杂性,各抒己见的宽松平台就会形成不同的舆论群体。因此,以微博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以“官方微博为龙头”的原则,加强甄别微博传递信息的主流性。官方微博必须占领微博网络平台阵地,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而掌握主动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官方微博的主要负责人应时时关注微博信息并对其进行舆情分析,一旦发现可能会误导学生的错误言论或是危及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危险信息时,要迅速分析其信息的恶劣程度,追查信息的发布者,弄清事实真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对微博信息的掌控,促进微博信息的正确舆论导向。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2009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系列之 “中国青少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http://research.cnnic.cn /html/1272258870d2105.html,2009-04-26.

[2]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EB/OL].http://www.slideshare.net/meiti6/ss-5266361,2010-09-09.

[3]陈春荣.当代大学生中的政治冷漠现象分析与对策[D].武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李兴.论国际政治中的政治文化因素[J].欧洲,1998(1).

[5]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方宏建,杜亮.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8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8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