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静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周口 466000)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掀起了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热潮,这一文件对大学英语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纵观其内容,首先强调了听说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了运用现代技术。这些新的要求对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有利于其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同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视听说多媒体教学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为此全国很多高等院校开始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多媒体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改革,本文试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结合大学英语多媒体视听说教学的现转和特点,对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做出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随着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视听说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十分单调,实际的课堂教学步骤模式化。在视听说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没有改变,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角,对于学生的语言知识的灌输要远远大于他们的语言技能的操练。
其次,课堂上的学生人数太多,远远超出了规定的人数,因此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机会回答问题,或者语言操练。
最后,视听说教材老化。视听说的相关教材,虽然也在不断变化,但是却总是跟不上高速发展的社会。其中的内容大多是落后的﹑过时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脱节,这样就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英语视听说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学习兴趣低下,教学质量不高。
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里表征的过程,这种心里表征既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2)教师与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人、社会、自然、文化)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建构主义指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并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就要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借助多媒体网络开展教学,创设英语交际实际教学的语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学习者自己掌握学习速度,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学习,能实现学生与计算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种交流,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实现建构主义教与学的最佳环境,是未来教学模式的主流。
语言输入应该是有趣的、可理解的,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可使外语能力全面提高。在利用多媒体材料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借助视和听两种途径来理解语言的输入。语言输入还应承载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而且,语言输入应该是地道的、纯正的。语言输入还应该是跟上时代的。
从语言交往的角度来看,有输入也有输出。输出有助于巩固可理解的输入内容。
视听说活动开始前,教师应适当地导入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便于学生尽快过渡到视听准备状态。教学中教师的适时导入,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图式,使学习朝着积极的方向发生迁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就要让学生参与讨论,鼓励他们发表各自的观点,特别是不同的观点。讨论不仅可以反映出学生熟练的语言内化技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堂的设计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视听前、视听中和视听后。
第一,视听前
在播放视听材料之前,教师可以将材料中相关的生单词教授给学生,遇到较难的材料还可以把本次课程相关内容的故事梗概给学生讲授,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
第二,视听中
在学生观看一段录像后,让学生推测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态度,以锻炼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选择重要片段,教师不断暂停,就所放内容提问,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必要时回放一次或两次,
第三,视听后
任务通常如下:主题分析、人物分析、情节安排、故事续写等。所有这些活动都必须在讨论的基础上以写作的方式完成。以上活动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有选择地使用。
建构主义为研究英语视听说学习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具体而言,在视听说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改进上,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创造情景式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景式教学,即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情景信息。最理想的课堂设计应该是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利用已经建立的知识图式去吸收新知识。以“同化→顺应”的模式实现知识构建。教师借助多媒体、磁带、文本等各种学习工具和资源,够提供声、像、图、文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以实现知识建构。
多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来。其在视听说教学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多媒体能够多维生动地展现目标文化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多媒体在视听说教学中所展示的目标语及其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更为具体、全面而真实,这不仅对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起到积极作用,也为学生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目标语提供了有利的学习环境。
其次,采取新颖﹑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仅要以授课内容和意图为依据,同时还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活动的形式应该生动﹑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视听练习之外,还可以增加其他的比较活泼有效的课堂活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纯正的英语环境中快乐地学习,他们也能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也能加强师生互动,使教和学达到最佳的配合。
然后,掌控授课进度,监控课堂活动,关注学生真实反馈。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向导”,担负着为学生指明学习目的和目标、保证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职责。
最后,引导学生积极获取文化背景知识。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学习是学习者根据现有的文化背景识,主动地对新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进而内在的过程。因此在视听说学习中,学习者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经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摆正文化知识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汲取母语及目的语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反思,引导学生发现视听说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障碍,运用适当的策略培养学生对所听内容的积极预测、认知、筛选、总结的能力;此外,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辅导,让学生认识到视听说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引导学生从听单词、词组、句子再到短文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使视听说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对知识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教材的选择要注意其时效性、实用性、趣味性、覆盖性。首先,材料的选取要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各行各业的需求,与时俱进,方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其次,还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再次,选材时还要考虑材料的覆盖性。内容覆盖面要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最后,教师还要对教材中精听和略听、重点和难点进行区分,以便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是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明确听力教学的目标、任务、进度,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开展视听说活动。教师要关心学生,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减少学生的挫折感、焦虑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动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同时要结合讲解,把语言难点、背景知识、听说技能结合起来,通过师生对话、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互评等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以激发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成效。
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结合,对于视听说教学这一课题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随着全球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多媒体大学英语视听教学将会迎来更大的进步,这将有利于中国高校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从而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对外友好交流做出贡献。
[1]黄惠.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4).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胡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戴炜栋,任庆梅.基于网络技术的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环境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05(01).
[6]代玮炜,叶伦强.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建构主义大学英语教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1).
[7]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5).
[8]李池利.论多媒体教学模式应用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