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及其翻译

2013-08-15 00:52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英汉跨文化词语

张 倩

(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一、引言

著名语言学家拉多(Lado)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1]33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并相互依存,两者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现象或表象都会在语言的使用中得以体现;另一方面,文化又包含语言这一隶属于文化的部分。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语音与文化的关系最不密切,语法次之,而关系最密切的是词汇。[2]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语言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部分。作为语言意义的主要单位的词汇,在人们的长期使用过程中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英汉两种语言均有着极其丰富的带有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但由于两大民族不同的历史、传统、习俗,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等,经过历史积淀而成的这些动物词汇,在文化内涵上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仍存在很多差异。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就不能不考虑这种语言所涉及的文化因素。许钧在《翻译概论》一书中曾提到:“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3]41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相应的文化内涵并采取适当的翻译技巧来处理这些问题。因此,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分析比较动物词汇不同的文化内涵,并就有关动物词汇的翻译进行探讨。

二、影响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因素

英汉两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等又形成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同民族按照自己的思维规律、认识方法、知识程度、生活习俗和道德标准对动物进行联想,并赋予他们不同的文化功能,致使动物词语蕴含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而社会文化又无时无刻不影响人的观念、思维及想象。最终人们对同一动物词汇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汇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从地理环境方面来说,英汉两种文化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因此,某些动物对中国人来说非常熟悉,而对英语文化中的人们来说却是陌生的,甚至从来没有见过;反之,亦然。于是,英汉两个民族就将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赋予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其次,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不同会造成同一动物词语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义,这与英汉两个民族对某些动物的好恶有关。喜欢或欣赏某种动物,则相对应的动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反之,其文化内涵则会向贬义方向发展。

再者,从文化历史角度来讲,发源于古希腊神话的西方文化和以古中国文化为主流的东方文化是世界上最为丰富、最为完整和影响最为广泛的两个文化体系。经过了千百年的积淀之后,这两种文化体系发展处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就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础。此外,宗教向来被认为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在西方,宗教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支配作用,并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方式。基督教文化是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流文化,对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一般来说,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会形成特定的文化背景,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又会影响动物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表现

(一)同一动物词汇在中英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喜鹊(magpie)是一种鸟类,因其叫声婉转动听,加上名字有喜字,所以,在中国民间,人们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及画鹊兆喜的风俗在民间都颇为流行。而在英语文化中,magpie可以用于喻指饶舌的人;有收集零碎东西癖好的人。猫头鹰(owl),在汉语中象征“恶兆”,它常常在夜间活动,叫声凄厉,因此人们把它的叫声与死联系起来。中国有“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之说。而在英语中,owl多用于褒义。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猫头鹰是一种常栖息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身旁的动物,因此owl象征着智慧。我们常能在西方的儿童读物中发现动物之间的争端要请猫头鹰来裁决,动物们在紧急关头会向猫头鹰请教,猫头鹰的形象是沉着、冷静、严肃、聪明。英语中更有短语as wise as an owl可以为佐证。

(二)同一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在另一语言中文化内涵意义空缺

1、同一动物词汇在英语语言中具有文化内涵,在汉语中却不具文化内涵

Beaver(海狸)是生活在北美洲的一种动物,它有着坚持不懈的毅力和韧劲,英美人通常用它来比喻那些工作勤奋认真的人。而中国人却对海狸并不熟悉,只视其为一种普通的动物,并没有特殊的联想意义。Chicken(小鸡)在英语文化中含有一种寓意,即象征胆小、懦弱的人。而汉语中“小鸡”却不具文化内涵。再如,“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寓意为笨拙、大而无用的东西[4],而在汉语中“白象”仅是一种身躯庞大,有着大耳朵、长鼻子、尖牙齿的动物,人们对大象不会产生任何联想意义,不具文化内涵。

2、同一动物词汇在汉语语言中具有文化内涵,在英语中却不具文化内涵

蚕(silkworm),是一种吐丝结茧的昆虫,最早产于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丝绸是雍荣华丽、高贵典雅的象征,在汉语中蚕有着“勇于献身,死而后已”的文化内涵。中国有句名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但在英语中“silkworm”并没有特殊含义。鸳鸯(mandarin ducks),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鸟,雌雄偶居,形影不离,过着一种自由而甜美的生活,因此在中国,“鸳鸯”是过着幸福美满生活的夫妻的代名词,有“只羡鸳鸯不羡仙”一说。而在英语文化中“mandarin ducks”却不具文化内涵。

(三)不同动物词汇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

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还表现于不同动物词汇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如,英汉语言中对于同一喻义分别有如下相应说法:A lion in the way (拦路虎);work like a horse(像牛一样勤奋、苦干);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健壮如牛);as timid as a hare/rabbit(胆小如鼠)。老虎在中国文化中被称为“百兽之王”,“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是对老虎地位的肯定。另有“拦路虎”、“老虎屁股摸不得”之说。而在英国古代,狮子是万兽之王,是庄严威猛的象征。牛,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耕工具,是勤奋吃苦耐劳的代名词。鲁迅先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在英语文化中,horse才是重要的农耕工具,具有勤勉劳作之意。如,A willing horse用来指任劳任怨工作的人。[5]鼠,在汉语中有胆小、怯懦之意。而英语中常用rabbit/hare来表示胆小之意。

四、存在文化内涵差异的动物词汇翻译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作为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之一,翻译更是语言间文化传输与移植的过程。翻译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6]由于负载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文化词汇往往构成了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翻译的难点和重点。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的这些大量与动物相关的文化词语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许多动物词汇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而正是这些文化内涵的差异给我们对相关含义的理解造成障碍。因此,为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减少误解,更准确地传达语言和文化信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本文将探讨一种语言的动物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或文化内涵缺省情况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加补充说明法

直译方法可以保留源语生动的比喻,而在补充解释的帮助下,不同文化间的障碍得以消解,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同时这种方法可以丰富本土语言,促进本土语言的发展。据此,以下短语或句子可翻译为:

to shed crocodile tears:掉鳄鱼眼泪——假慈悲

It was packed like sardine:塞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

Teach the dog to bark:教狗怎么叫——多此一举。

黄鼠狼给鸡拜年: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not 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盲 人 骑 马 :A blind man on a blind horse—rushing head long to disaster[7]

(二)等效替换法

等效替换指在保留原文交际意义的基础上,用目的语中某个概念意义不同但文化意义相近词语代换原文词语的方法,即用目的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取代源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采取能够传达与源语表达等效意义的目的语表达方式。等效替换法可以用于不同的动物词汇表达相同的文化内涵的情形。也就是说,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不同,但喻义相同,我们可以在目的语中找到相对应的动物词汇的替换。这样,我们才能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例如:

goose bump鸡皮疙瘩

ass in the lion’s skin狐假虎威

a rat in a hole瓮中之鳖

black sheep害群之马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a tail of a lion.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三)内涵意义法

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很多带有动物词汇的短语或句子,其所用的比喻已经不能唤起目的语读者的想象,或者在目的语中很难找出对应的有相同文化内涵的动物名称时,就要去其动物名称,灵活地取其比喻义,译出它们所要表达的意义即可。例如:

as fussy as a hen with one chick在小事上瞎忙乎

as cunning as a dead pig十分狡猾

as merry as a cricket非常快活

like an ass between two bundles of hay优柔寡断,犹犹豫豫

人心不足蛇吞象No man is content.

望子成龙 to long to see one’s son win success in life

五、结束语

本文试图在将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比较之后,建议译者根据翻译的基本原则来灵活处理翻译中遇到的文化背景方面的问题。只有在透过词语的文化内涵来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特性的同时,深入了解和领悟外国的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地将文化信息正确地相互传递,缩短两种文化间的距离,减少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障碍。

[1]Lado,R. Language Teaching: A Scientific Approach[M].New York: McGraw-hill, Inc.1964.33.[2]宁建庚.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理解中英动物词语[J].运城学院学报,2010(6):96-98.

[3]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尚秀叶.汉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8(2):133-135.

[5]陈希洁.汉英语言中动物文化内涵的跨文化解读[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27-130.

[6]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7]武彦君.从跨文化角度看动物习语翻译的文化差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51-153.

猜你喜欢
英汉跨文化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一枚词语一门静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