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子思想中生态主义的观点看《风中奇缘》

2013-08-15 00:52谈小甲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侵略者印第安人道德经

谈小甲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周口 466001)

一、概论

《风中奇缘》是迪斯尼第一部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长篇剧情动画片。该片编剧克里斯·巴克、弗朗西斯·吉勒巴斯、苏珊娜·格兰特和格兰基恩联合编写了这部长篇巨著。

剧本以印第安公主宝嘉康蒂的传奇一生为情节基础:印第安公主宝嘉康蒂出生在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美洲大陆,在美丽和谐的大自然中快乐地成长。有一天,英国的拓荒者来到了这片物产丰饶的土地,开始对这里砍伐杀戮。拓荒者的野蛮行径敲响了宝嘉康蒂和族人们的警钟,代表着“文明”的侵略者和代表着“愚昧”的原始人之间即将开展一场肉搏战。可是,在侵略者中,勇敢的上尉庄迈斯和宝嘉康蒂之间产生了纯洁真挚的爱情。这两人虽说成长的环境不同,但是都同样热爱自然,单纯善良。庄迈斯并没有因为自己来自“文明”的国度就瞧不起印第安人的原始。相反,他很能欣赏原始部落的清新自然和宝嘉康蒂的善良纯真。两人一起努力,劝说双方的部族放下成见与武器,真诚地沟通交流,在不同的文明之间架起桥梁,最终使得两部族放下武器,握手言欢。

这是一部典型的生态影视作品,剧中所体现的生态思想正和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的 “道法自然”的观点不谋而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道德经》中的生态主义思想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承认自然存在的崇高地位和价值,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尊重自然规律,提倡道法自然、无欲无求的立身准则和行为方式。

首先,在道家思想中,万物并不是自然界有意识地生出来,变化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地生,自然而然地灭,一切来源乎“道”,亦即来源乎自然。世上的万事万物,缘起缘灭自有其自然规律可遵循,自生自灭反而生生不息,这都是自然之“道”。既然在老子的思想意识形态中,“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而“道”又“法自然”,所以,“自然”在道家思想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价值。对自然的崇尚,即是生态主义的最恰当的体现。

其次,道家思想认为,所有的自然灾害和危机都是人类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得来的。“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第十六章。)意思就是倘若人不知道自然界运行所遵循的常理,举止轻妄的话就会招来灾难。在老子看来,所有的自然灾害和危机都是人类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得来的。只有正确认识了自然规律,行为举止顺应其发展,才能避免“妄作凶”的不良后果。老子思想中这种对自然规律系统而深刻的确信和认识,正是生态主义的内在要求。

再次,道家提倡“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不做有悖于自然规律的事情。“无为而治”主要意思是指不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凡事顺应天时,便可 “治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老子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老子不认为人在整个宇宙天地之中可以孤立存在,而只能是天地宇宙的一部分,依附于天地宇宙而生。道,即是自然规律,才是一切的本源。归根到底,“无为”就是“顺自然”,“无为而治”体现了道之自然,道之规律。所以说,人应该按“道”即“无为”来认识天地万物,来进行与天地万物之间的交换,就是说按天地万物之本性来实现人对自然的探索。因此,人对自然之无为,又可以概括为顺物之则,缘理而动,不要以人的主观意愿强加自然之序。

立足于“无为”,道家思想又提出了“无欲”、“知足”、“不争”,“贵柔”等具体要求。道家的生态思想极为重视人的自我调适和内在的平衡,人生存于世,最重要的莫过于遵守其道,即与自然相和谐。

三、《风中奇缘》中的生态主义

本剧中未经开发的美洲大陆,代表着最原始的生态平衡,在这里,印第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印第安人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并通过宝嘉康蒂批判庄迈斯的文明学说时吟唱出来:“你以为只要踏足就能拥有一片疆域,土地不过是用来占有的无生命体,但我却熟知这里所有的岩石树木和生灵,它们也有生活,也有灵魂和名姓。”自以为文明的西方人,在宁静祥和的原始森林里做着最野蛮无耻的事情:大开杀戒,烧杀抢掠。他们毫无人性的所作所为惊骇了纯净善良的印第安人,破坏了原本平衡和谐的生态系统。而在宝嘉康蒂和庄迈斯关于文明进行的争论中,从宝嘉康蒂口中说出了自然万物对人类社会再恰当不过的指责:“你以为只有人类才算万物之灵,所谓的人类是不是如你一般文明,但只要你跟随我这陌生人的足迹,你就会学到太多你未知的东西。”所谓“智慧出,有大伪。”(《道德经》,第十八章。)人类自恃通晓天文地理,可以对自然界予取予求,罔顾生态平衡,无视地球上别的生物存在,妄自尊大,在宇宙中不过是自掘坟墓的井底之蛙。这正是《道德经》里所说的“不知常,妄作凶”以及“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的真实写照。

而醒悟之后倍感愤怒的印第安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去反击侵略者的枪炮,这并不是一场人类对人类的战争。因为印第安人尚未经过人类的“文明驯化”,他们和大自然才是一体的,他们代表的是自然,是生态,所以这是一场自然界对抗人类的战争。是自然界中最有灵气的动物为了保卫这片净土而对人类社会的野蛮行径所进行的激烈抗争。这群看似野蛮实则良善的印第安人正是老子思想中最效法自然的“得道之人”。他们尊重自然规律,感恩阳光雨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的恰恰正是老子所设想的理想世界中的小国寡民的生活。这群印第安人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世界,就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也是老子笔下顺应天道的生活。而当这种顺应天道的生活规律被外来侵略者所破坏,原始社会的弓箭长矛毕竟抵不过文明世界的枪炮火药,整个部族面临灭亡的危险。但是与此同时,侵略者也面临着被宝嘉康蒂的族人们奋起抵制、反抗到底的困境,这正是老子所说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道德经》,第十七章。)侵略者对于这片生态环境来说,已经是最次的统治者,所以,这片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那些印第安人便群起而攻之了。

自然界的规律在作品中还体现在风的身上。风在作品里就是自然规律的形象化身。“在七色的风里追寻的世界,是你我真心寻找的家园。如果真爱在你心中永不更改,你会看到风中七彩的美丽。如果你没有忘记你我风中的项羽,那是刻在风里最美的传奇。”每次宝嘉康蒂有了疑问、不知所措的时候,她都会跑向自然界的风中,尽情地和风接触,在风的抚摸中冷静地思考、感悟。代表着自然规律的风,有着指南针的作用,为宝嘉康蒂指引正确的方向。顺应风的召唤,宝嘉康蒂获得希望、欢乐、自由、激情和无限的活力。顺应自然界的风,在影片中就意味着顺应大自然的规律。

宝嘉康蒂是自然规律的顺应者和卫士。当来自文明世界的侵略者肆无忌惮地侵犯她的家园——那片纯净的原始森林的时候,她顺应风,这代表着自然规律的召唤,并没有选择父亲和高刚的战争方式,也没有向侵略者低头投降,而是选择了非常符合老子思想里“中庸之道”的方式,与西方“文明人”洽谈协商,和双方沟通,让父亲和侵略者都意识到武力对抗的巨大牺牲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不堪忍受的。用一种既不妥协又不暴力的方式和平地解决了问题。她的这种处理方式,既没有牺牲本族的利益,也没有攻击对方的堡垒,在双方关系之间维持了黄金比例的平衡,堪称生态和谐的解决方法。

最终,宝嘉康蒂完成了双方沟通信任的使命,完美地保护了那片美丽的土地,并让开拓者帮助自己的族人们合理地开发资源,“文明”与“蒙昧”之间的差距被缩得越来越小,这代表着整个世界在逐渐地融合,地球这个大生态环境有望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老子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宝嘉康蒂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四、结论

就像《风中奇缘》里所展示的那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进步,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开采和攫取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生态平衡岌岌可危。人类的危机感已经滋生,所以在众多生态文学作品中才表达出了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老子道家思想中的生态主义,在人与自然相处尚为和谐的时候,就能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能在两千多年前就看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规律,这种超前的生态主义思想对于后世的人们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1]白奚.老子思想的世界性和现代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3):14-20.

[2]高琼.生态美学观视域下老子哲学思想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09(6):56-58.

[3]李耳.道德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4]卢风.老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10):01-05.

[5]王建辉.从“道”之隐喻解读老子哲学的生态主义价值取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5).

[6]张文政.《风中奇缘》中的象征主义[J].文化视点,2008(3):183-183.

猜你喜欢
侵略者印第安人道德经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美国首次统计印第安人寄宿学校死亡人数,但关键问题悬而未决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My Trip
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象形文字名称和标志
英勇反抗的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的生活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不弯腰的习俗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