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谈希伯来宗教与古希腊宗教的异同

2013-08-15 00:52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希伯来诸神城邦

时 云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5)

心理学启示我们:“人认识一切客观事物都是通过比较来实现的。人只有在将对象和现象彼此加以比较的时候,才有可能正确地在周围世界中确定自己活动的方向。”[1]现根据这个经典论断,谈谈我是怎么遮谈希伯来宗教与希腊宗教的异同,如有不当,欢迎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希伯来宗教与希腊公民宗教的发展过程

(一)希伯来宗教的发展过程

希伯来宗教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大约可分成原始宗教、一神教的形成和发展、一神教的分裂与合流三个阶段[2]。

希伯来人在进入迦南地区之前以游牧和狩猎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希伯来宗教的最早形式之一是崇拜那些同他们的生活有关的事物和现象。古希伯来人对岩石、山峰、树木和泉水等崇拜成风,石头崇拜在这些崇拜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原始希伯来宗教后期出现了偶像崇拜的崇拜形式。

摩西创立了希伯来人的一神教,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神教,但是开始的时候亚卫上帝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严重挑战:一是当地迦南人的多神崇拜,二是异族神祗的传入与扩散。建国后扫罗、大卫和所罗门前期都大力发展希伯来的一神教,但是随着犹太王国的分裂直到全部被征服,亚卫的地位一直无法进一步巩固。而真正把亚卫从民族神推到宇宙至上神位的是那些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先知们。这些悲剧色彩浓重的先知们通过宣讲“神谕”、抨击时政、预知未来、解释教义的活动为希伯来一神教的发展和亚卫登上宇宙唯一真神的宝座铺平了道路,同时,希伯来人惨遭巴比伦帝国入侵的这一灭顶之灾就是推动这一发展的必要条件,长期的依附生活、当牛做马的遭遇促使希伯来人逐步将对民族幸福的追求升华为对大同世界的向往,而异国他乡的文化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希伯来一神教的发展。正是在巴比伦之囚和波斯人统治的200多年间,希伯来人整理、编订除了犹太教的理论基石“摩西五经”,表明一神教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迦南地区多次易主,希伯来人进行了多次起义,但大都被镇压,直到公元前135年最后一次起义失败,从此希伯来人背井离乡,流落在世界各地。

这一时期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在宗教观念上也产生了分歧,出现错综复杂的分裂与合流趋势。所谓分裂是指希伯来宗教信徒中出现了多种时常发生争执的教派,即撒都该派、法利赛派、奋锐派和艾塞尼派。其中艾塞尼派是“基督教的先驱”。合流是指这一时期希伯来人中出现了一大批文人学士,他们潜心于对西方文化的研究,受希腊化影响很大,他们把希伯来的宗教观念与希腊哲学,尤其是斯多葛派哲学思想相结合,从而孕育了一种新的观念,为基督教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希腊公民宗教的发展过程

古代希腊宗教与希伯来宗教有很大区别,甚至与很多我们目前所能联想到的宗教都有明显的不同,这与其发展过程是分不开的。

大约公元前2000年到前1450年间,来自北方的印欧入侵者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定居,吸收、吞并了古老的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形成。从荷马时期开始,随着希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在统一的希腊民族观念开始形成的过程中,希腊各地的远古宗教成分渐渐联合,发展成为新的宗教形式,产生于海洋和大陆的两个不同的神话体系渐渐融合在一起[3],地方神灵与外来神灵的融合导致了以神话故事为原本的希腊诸神的职能和模样越来越繁杂不一,进而导致希腊远古宗教的混乱。

从荷马时代开始,随着希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在统一的希腊民族观念开始形成的过程中,希腊各地的远古宗教成分渐渐融合,发展为新的宗教形式,居住在奥林波斯山上的诸神逐渐成为人们崇拜的主要对象。此时虽然希腊各个城邦均流行着各种不同的民间信仰,但是对奥林波斯诸神的崇拜则构成了希腊宗教及其祭祀活动的主要内容。

到了城邦时代,祭祀奥林波斯诸神的仪式多由城邦主办,或由一个地区来组织。由此,这些仪式就具有城邦正统仪式的身份,而奥林波斯宗教也就成为了希腊时间的正统宗教,为城邦的全体公民所共同信奉[4]。

从宗教的发展过程上看,希伯来宗教的发展过程是一神教的奠定过程,而古希腊宗教的发展过程则是多神教的奠定过程,古希腊宗教的奥林波斯诸神地位奠定的过程无疑是比希伯来的亚卫上帝的地位的巩固过程温和的多。

二、希伯来宗教与古希腊宗教的宗教观念

(一)希伯来宗教的宗教观念

希伯来人一神教的宗教观念是不同历史时期多种教派思想的积累、沉淀和聚集,繁多而复杂。其中主要的有一神观、契约观和神选观。

一神观就是信仰一神,希伯来人把亚卫视为最高的神,亚卫创造了宇宙万物并主宰着整个宇宙。希伯来宗教不承认也不允许任何异族神祗与亚卫并列。一神观对希伯来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曲折地表达了希伯来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希伯来宗教的善恶观是以一神观为基本内核,它的善恶标准就是对待亚卫上帝的态度:信奉他、崇拜他、服从他就是善;崇拜偶像及异族神祗、违背神的意志和戒律就是恶[5]。与二元论相比,希伯来宗教认为善恶报应是在现世而不是来世,为了解决亚卫善恶集一身与因此可能对亚卫的形象造成损害这一矛盾问题,希伯来人把神的残酷无情及其对人类造成的灾难解释成对人们作恶的惩罚和背叛行为的审判,而这种惩罚和审判是一种拯救的手段,可使其子民进行深刻的反省并改过自新,进而使公义和美德得以回归,最终得到拯救。这样不仅保持了亚卫上帝形象的完美性,还促使希伯来人形成独一无二的罪的观念,“罪在自身”也使希伯来人特别注重个人的内省、自新和精神上的自我净化。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和世界大同观念在一神观也有体现,狭隘的民族主义是希伯来人强烈排他情绪和盲目的民族优越感的产物。世界大同观是随着亚卫上帝成为宇宙的最高主宰,并借着希伯来以拯救全世界认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观念,宣扬在亚卫上帝一统之下的臣民,不分种族性别,都是上帝的子民,都同样受到上帝的恩赐和顾念,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念是导致希伯来宗教各教派分裂的重要原因。狭隘的民族主义产生的与世隔绝的政策和强烈的种族主义意识对希伯来宗教产生了较大影响,并长期处于统治地位,成了希伯来宗教不能发展为世界性宗教的主要原因之一[6]。而世界大同观在先知的大力宣扬下,对后来基督教的形成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契约观是希伯来宗教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观念。契约即规定一方须为另一方服务的合约。在希伯来宗教中,契约的双方亚卫和希伯来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的,这种关系不是人对神单方面的尽忠,而是强调神、人之间的交感互通的关系。在希伯来人看来,他们与上帝所立之约并不单纯是一种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的协议,还是上帝对他们的恩典,给予他们团体和民族的荣耀,以及一种独特而神秘的暗示,使他们懂得怎样按上帝的旨意做事,在契约中找到公义和安全[7]。

神选观是在希伯来宗教中与契约观念处于同等重要地位的另一观念。即希伯来人认为他们是上帝在人世间的万族中挑选出来的子民。这种观念促进了他们的民族团结,也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和慰藉,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安全感,从而增强了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韧性和耐力,然而这种观念也使他们产生了一种盲目的民族优越感,从而导致狭隘民族排他主义的恶性膨胀。

(二)古希腊宗教的宗教观念

古希腊的宗教观念与希伯来的宗教观念截然不同,希腊宗教自古以来都是多神教为主流,在奥林波斯宗教成为希腊世界的正统宗教后,“神人同形同性”论越来越被众多的希腊人民所接受,“神人同形同性”即诸神与凡人有着相同的外貌形象和性情品质,这点显然与希伯来人视作最高的超自然的精神实体的亚卫是不同的。希腊人也没有像希伯来人一样将诸神夸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他们并非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在精神层面神也并不比人更加高尚。“神人同形同性”也是与包括希伯来宗教等其他古代宗教最本质的区别。

不过,希腊人所信仰的诸神与人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人必须对神持有敬畏之心,不能妄想与神平等,人与神最大的差异就在于:人是必死的,而神是不朽的[8]。死亡是人神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希腊宗教对人死之后的基本看法是人死后全部都要到冥王哈德斯的王国中去,但是这个王国并非天堂或者地狱,人们并不会因为前世的善恶而受到相应惩罚,奥林波斯宗教的特点就是积极入世和乐观主义,现实生活对于希腊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这点与希伯来宗教的重视现世虽然有一些共同点,但是希伯来宗教更多促使希伯来人形成独特的罪的观念,宣扬“罪在自身”,这与希腊正统宗教所宣扬的乐观主义精神是格格不入的。与希伯来宗教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希腊宗教具有宽松、自由的气氛,公民在共同敬奉本城邦守护神外,只要不与城邦的律法相抵触,还可以选择其他崇拜的对象,也可以组织民间的宗教社团。不过,希腊宗教对于宣传无神论和排斥城邦守护神的言行以及破坏神像的行为是绝不手软的。

实际上,古代希腊人对于神的信仰和崇拜与现在的“宗教”一词含义并不完全吻合,不像希伯来宗教有着自己的经典《圣经(旧约)》等,希腊宗教更是对没有所谓“契约”的概念,他们没有严格而系统的教义,没有《圣经》似的神圣典籍,没有专门的教会组织,甚至没有一个独立的祭司集团,与希伯来人认为他们是上帝在人世间的万族中挑选出来的子民的神选观相比,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不存在没有诸神的城邦,但希腊人更像是自己挑选诸神,特别是在挑选城邦守护神时更是如此,世俗诸神需要城邦反过来承认他们、接受他们并与城邦合一,正像维尔南说的那样“诸神必须成为公民才能完全成为神”,因此,吴晓群把这种宗教称为公民宗教。

三、希伯来宗教与希腊公民宗教的节日及仪式

(一)希伯来宗教的节日及仪式

希伯来人的节日很多,其来源和含义各不相同,但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所有的节日都与整个希伯来民族相关联,而与任何个人的业绩和生平无关;二是所有的节日都是宗教节日,没有世俗节日[9]。

逾越节是回顾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脱离奴役并获得自由的过程;七七节是纪念希伯来民族在西乃山被授予十诫;住棚节是追忆希伯来民族在旷野度过40年的帐篷生活;哈努卡节和普洱节是庆祝希伯来民族免于灭亡,并最终战胜对手,分别为了纪念马加比胜利后重新恢复对耶路撒冷圣殿的供奉和以斯帖战胜波斯人成功避免了希伯来人的灭族之灾。希伯来新年和赎罪日是希伯来人开始新生活时对过去一年的反省和忏悔,赎罪日是希伯来人一年中最庄严、神圣的日子,在该日要求希伯来教徒“禁食”以期赎罪,此外,希伯来宗教还规定个人的罪过应由集体承担责任,个人服从民族,个人的命运取决于民族的安危。

希伯来的安息日是为了纪念上帝创世的圣日,每周一日,也被视为亚卫上帝与犹太民族订约的标志,不同于基督教的礼拜日,因为基督教的礼拜日是一个星期的开端,而安息日却是一周的结束。希伯来新年首先是忏悔、赎罪的日子,然后才是喜庆的日子,由此可见即便是这种喜气洋洋的貌似世俗的节日实际上也是披上了严重的宗教色彩的外衣的。

祭祀在希伯来宗教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希伯来宗教认为人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除了忏悔祷告之外,还应借助牺牲代之受过,这种赎罪后来称为了一种固定的形式。

希伯来宗教的献祭有定期与特别安排两大类,在家庭中进行的定期祭祀主要包括日祭、周祭、月祭、季度祭、出生祭、结婚祭、死亡祭,在会堂中定期祭有逾越节、五旬节、住棚节等。特别安排的献祭是因胜利、灾难、感恩等特殊需要进行的不定期祭。主要表达蒙恩、谢主、保佑、消灾的愿望。献祭的牺牲多为牛、羊、家禽、奶、油脂、酒、蜂蜜等。献祭由于情况的不同还分为燔祭、素祭、平安祭、赎罪祭等[10]。

(二)古希腊宗教的节日及仪式

希腊人的宗教主要反映在生活之中,而并非思想之中。希腊人的宗教活动集中反映在城邦的各种公共节日之中。希腊宗教以及其仪式活动以一种神圣的秩序确保了城邦的社会秩序,各城邦凡遇重大事件,必先祭祀以祈求吉兆才开始行动。古希腊人认为,举行祭祀诸神的仪式是赢得诸神宠幸所必需的先决条件,因此古希腊宗教对仪式非常讲究。

最初古希腊的宗教仪式与希腊的神灵一样,多而且杂[11]。雅典是宗教改革的典型,提秀斯改革规定了纪念雅典娜女神的公共祭祀以庆祝“雅典统一节”,克丽丝提尼合并了各部族内部的祭祀活动,并将已经减少了数目的公祭活动向全体公民开放,伯里克利时代更进一步将宗教活动纳入城邦政治之中,从此,全民公祭在雅典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与希伯来宗教的以小型祭祀为主的宗教仪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希腊宗教仪式活动与希伯来宗教仪式的严肃性和脱离世俗性相比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古希腊祭祀神灵的庆典与城邦公民的世俗娱乐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四年一度的泛雅典娜女神节是全体雅典公民都参加的,祭祀用的牺牲、规定的仪式和节庆所需等一切费用由国家承担。每逢盛大节庆日,除了隆重的祭神仪式外,通常还举行赛车、合唱、诗歌朗诵等,整个过程在庄严肃穆的同时而又狂热喧嚣。此外,大型公宴是最受希腊人特别是下层民众欢迎的仪式之一,全民性的宗教娱乐活动也成了城邦政府取悦民众博得支持的重要手段。

关于祭祀的祭司,古希腊与希伯来祭司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希伯来祭司一般都是国家委任的公职人员。而古希腊的负责公祭活动的官员和祭司则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官员一般而言有三类:第一类是最高宗教长官巴塞勒斯,他们同时兼领祭祀和军政;第二类是“赎罪监”和“常年祭司”,这些人一般由公民大会抽签产生;第三类是负责阐释宗教礼仪习俗的官员“阐释者”,即宗教界权威,一般不是祭司。参与祭祀的神庙祭司的担任者一般来自名门望族中的人和选举产生的领国家俸禄的宗教官员,当城邦举行大型祭祀活动时,不具有圣职的行政官员直接兼任。祭祀用的牺牲基本以牛、羊为主。

较于希伯来宗教节日的固定性,古希腊宗教节日呈现出一种多样性的特点,但这种多样性又表现出了希腊宗教的统一性。一种共同的宗教信仰及崇拜方式将希腊人与其他民族从根本上区分开来,成为了希腊人作为统一的民族的标志之一。也因为这些共同的信仰与仪式,使得希腊人将“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的情感在心中融合起来,从而达到一种内心的和谐,这也是希腊人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产生的基础之一。

四、结语

希伯来宗教和古希腊宗教在各自的历史发展和文明沿革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宗教通过与人的政治、思想、生活的联系,促进了两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希伯来宗教和古希腊宗教在宗教观念上区别明显,节日和仪式形式上也是大相径庭,但是在促进民族认同感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起到的作用仍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没有永恒的资本,只有永远的追求。诚然,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因此难免在论述中出现疏漏和错误,再次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进行批评和指正,本人会在以后的研究中更加认真和深入。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 (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283-284.

[2]朱维之.希伯来文化 [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57.

[3]袁茜.浅析希腊的宗教[J].科教文汇,2007(05):177—178.[4]吴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113.

[5]朱维之.希伯来文化 [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78.

[6]朱维之.希伯来文化 [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79.

[7]朱维之.希伯来文化 [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82.

[8]吴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116.

[9]周燮藩.论什么是犹太教[J].世界宗教研究,2000(02):10.[10]李勤.试论犹太教的基本特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05):35.

[11]吴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135.

猜你喜欢
希伯来诸神城邦
诸神的黄昏:震惊市场的八天 精读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哈萨克族神话故事中的诸神浅析
“诸神”欢聚
中国、古希腊与希伯来文明关于人类起源神话的不同象征隐喻研究
美德不是装饰品
凄美的田园牧歌:《路得记》的文学特征
“诸神”的黄昏与“华人之光”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不可复制的城市情感——从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