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长青 唐致彦 王云峰(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 青海省海西州茫崖镇 816400)
当前,我国多数井下作业均采用了诸多的先进技术,同时,积极开展了自主研发工作,现阶段共有酸化压裂井下作业技术、大修侧钻井下作业技术、 综合治理井下作业技术以及特种油藏井下作业技术等。 实施连续油管技术,除了能够替换常规接单根的作业模式外,并且,还能够有效促进压力高、温度高等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油井的采油工艺与管理水平的提升。
连续油管通常有几百米到几千米的长度,所以,我们也将其称之为挠性油管、盘管或者蛇形管。 该管能够缠绕在直径较大的卷筒上,并和诸多的钢带间进行斜接,通过一番轧制与焊接后,最后产生出了没有接头的连续油管。 从上个实际八十年代开始,连续油管已经在西方国家的油井开采中有了全面的普及, 特别是连续油管的性能、规格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的提升。 而在我国石油开采过程中,关于连续油管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只将其应用放在了简单的井下作业上, 严重阻碍了其优势作用的全面发挥,所以,我国油井开采过程中必须加大连续油管力度。 石油工业中最早使用连续油管技术的时间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共经历了初级发展阶段、发展“停滞”阶段、迅速发展阶段、普遍应用阶段。 最开始使用连续油管技术主要是为了进行洗井和打捞等修井作业。 在八十年代,连续油管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其工作性能有了全所未有的变化,涌现出了挤注水泥、泵送作业、井下工具输送等诸多的内容;九十年代的连续油管技术已经逐渐的朝着成熟方向迈进, 特别在制造研发连续油管井下作业工具方面, 很好的推动了该项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创新。 当前,连续油管技术及其相应设备已经得到了全面普及,连续油管的作业深度实现了7 千米,而且,还在积极研发制造口径大的连续油管。
井下气举作业过程中使用连续油管能够促进油井采油量的提升。 从相关调查数据中看到,把连续油管和氨气气举结合起来使用,已经是油田日常使用过程中一项成熟的技术之一。 能够对井下封隔器管柱的排液进行有效的处理, 同时在新油井中还发挥着诱喷、压井液返排等诸多的效果。
主要目的是有效处理高凝油以及稠油的凝结卡堵, 油气井下冰堵、砂埋和电泵采油井的结蜡等各项问题。 井下冲洗作业过程中使用连续油管无需上卸扣就能将其密封性提高, 这是因为连续油管具有挠性特点而最终决定。 在具备井口防喷器情况下,运用连续油管不仅实现了负压作业,而且,还大大提升了总循环系统的环保密闭性。
在连续油管修井中,冲砂洗井是最常见的,首先采用连续油管泵将洗井液注入到油井中,砂粒会在其作用下发生松动,并将其通过生产油管和连续油管坏空通道冲到地面上, 以促进输油系统顺利运转。 另外,在成本和环境因素的不断影响下,涌现出了大量的水平井和斜度大的油井。 由于连续油管存在着一定的刚度,所以,应充分运用其有效推动油井的井下设备,实时测量与控制井下所有区段。 连续油管主要以循环液为主,除了能增强油井的测控质量外,同时,还有效防止了电缆拉伸带来的危害或影响。
现代油井防砂时, 常常会使用机械砾石充填法和化学地层固砂法这两种类型的连续油管防砂法。 采用机械防砂法时,不用将实际存在的油井管柱加以变动, 不用进行任何修井作业设备的安装,所以,操作简便、施工成本费用低;化学防砂法以树脂胶接地层与砾石充填沙砾融合的固砂法为主, 最显著的优势之处是不用进行压井或者无需井下施工工具, 运用连续油管将其注入到地层中就大功告成。 通过连续油管分层压裂,能够在一次施工中对多个产油层实施同时压裂作业,并进行层层返排。 采取这样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残夜与地层间的接触时间,有效增强了新增裂缝的倒流能力。 其最显著的优势是降低了修井与施工作业时间,提高了产量,并具有一定的环保功效。
打捞作业过程中使用连续油管, 不仅能在连续的油管下部连接一根加重管柱,而且,还能够在加重管柱的下方连接相应的桥塞打捞设备。 喷射式水利震击器、加速器、安全接头等共同构建了加重管柱,准备打捞前要将桥塞上残留的杂物全面的清理,然后再慢慢的从桥塞到捞住桥塞为止,最后以适当的速度上提。实际中使用后得出, 将连续油管应用于打捞作业中具有较高的实效性,为打捞提供了方便。
综上所述可知,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后可以得出,井下作业中应用连续油管合理性高、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与宣传效益,是未来油田井下作业中采用的核心技术。
[1]李文彬.连续油管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0 年.
[2]刘清友,瞿丹,黎伟.连续管钻井技术在国内非常规气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机械,2011 年S1 期.
[3]林英松,蒋金宝,刘兆年,张宝康,李晓波.连续油管压裂新技术[J].断块油气田,2008 年02 期.
[4]徐成均.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现状及新工艺的优化[D].东北石油大学,2010 年.
[5] 罗小军. 连续油管压裂工艺技术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综述[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 年1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