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刚
(新疆昆仑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由于所处环境较为恶劣且存在较大的流动性,故而在其实际操作期间危险系数较高。对此,应根据修井作业的基本特征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确保修井作业的顺利进行。一般在修井作业中频发中毒、爆炸等大型事故,为了促使我国石油开采工作取得卓越成果,需加强安全防护,改善现场管理现状。
石油井下修井作业具备危险性高、广泛性、艰苦性等特征,故而在相关人员开展井下修井作业时,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进而影响修井作业的效率与安全性。
常见的问题包括卡钻问题。它是指工作人员在修井作业期间因个人操作方法不准确或操作步骤不合理,造成工具无法顺利从石油井下抽离出来,最终造成修井作业的效率有所下降。在出现卡钻问题时,工作人员需立即对其加以处理,防止长时间阻拦而导致石油开采作业成本加大。
井下修井作业中,若未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予以落实,将导致石油井的油气层出现破损,最终促使石油或者天然气等物质外渗。此时,外渗物质在其渗出量增加的过程中将与石油井下的矿物质成分进行反应,之后产生膨胀物,最终影响油层空间的充足性。在油层伤害问题日益加剧的同时,还会引发沉淀物堆积、堵塞等不良后果。因此,在石油井下修井作业中,需及时解决油层伤害问题,并做好前期预防工作,最大化保证石油开采工作的顺利开展。
石油井下修井作业阶段,一旦出现较多的问题,一方面对石油开采效率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还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不良问题。其中黏砂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清砂作业不到位。好比在地层出现大压降等现象时,将造成清砂工作无法达到预期要求,进而增加了石油井下的砂土含量。此时若不对其予以清除,将促使油井器械无法发挥出真正价值,最终在黏砂问题的干扰下降低开采效率及其质量。因此,石油井下修井作业需要为其打造良好的管理环境,由此强化防控效果,降低井下修井作业的事故发生率,最大化增加修井作业人员的操作安全性。
石油井下修井作业过程中,要想杜绝上述问题的发生,还需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修井技术,使其完全掌握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的操作步骤,以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修井作业的开展质量。
在石油工程中所涉及的修井作业包括“小修”与“大修”两个部分。前者是指油管油杆的上提下起、封隔器的下拉等,而且还包含清蜡内容。此时要求工作人员需明确每一项工作内容的具体实施步骤,并避免出现操作不规范等现象。后者是指石油井下故障的有效识别与排除、套管的扩张与换取、通道打钻、漏洞封堵等,这些都属于大修范畴内的修井作业内容。工作人员应根据每个操作步骤所提出的技术安全要求调整操作方法,并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培训活动,既要准确了解先进的修井技术技巧,又要及时汲取他人卓越的修井经验,最终促使石油井下修井作业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降低卡钻等其他问题的出现率[1]。
比如冀东油田修井企业自2016年起,开始转变修井作业人员的管理方法,并从质监、初期准备、施工控制等三个层面为工作人员及时配备先进的修井工具,最终改善了该企业修井作业的工作效率。
在井下修井作业中,无论是修井环境还是操作性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工作人员在修井作业中常因地表温湿度较低、氧气量较少而造成身体上存在不适感。另外,在其局限空间里实施修井步骤也会遇到阻力,这些都会造成整个修井过程出现较高的不可控性。为了保证修井作业取得满意的结果,需注重修井作业的过程把控效果。
具体可体现在人力把控与技术把控两个方面。针对工作人员的有效控制,在其修井作业技能达标的基础上还应对其适应能力进行强化。尤其在石油井下开展修井作业时,由于对恶劣环境的不适应,将增加工作人员的失误风险。此时,可采用“超前培训”的方式,使其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入到修井作业区域内,并且也可借助“事前模拟”的手段加深工作人员对修井技巧的理解。而在设备把控中,在修井作业过程中,既要保证修井设备的可操作性,又应当加大修井设备的维护力度,以免出现故障造成修井作业进度受到阻碍。
比如在修井机管控期间,要求在大修工程中,其可达深度应在6 500m左右,并且大钩额定载荷与最大静载应保持在1 176kN、1 470kN。同时,还需对其发动机的功率进行测定,促使在实际使用阶段,能处于485kW以下。只有保证机械设备性能良好,才能提升修井作业质量。
从上述所提到的卡钻、黏砂、油层伤害等问题中可了解到:多数修井事故的诱发皆由修井人员自身的认知水平引起,在其未意识到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或者不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情况下,将导致修井作业频繁出现问题。因此,要想有效改进石油井下修井作业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对修井作业的安全认知。由于修井作业的影响因素多样,包括石油井位置的不确定性、修井作业环境的恶劣性修井设备的复杂性等,一旦修井作业人员无法在修井作业中形成明确的工作思路,将造成修井作业无法实现最优化。在强化其安全认知阶段,修井作业相关企业可通过“座谈会”与“技术讲座”等方式,在团队互动中纠正工作人员的不正当观念。
好比某企业专门就“技术交流”召开了座谈会,并从技术问题的妥善解决等方面收集工作人员的建议,在增强其参与度的同时也能使其认识到自身责任的重大性,最终缩减修井作业时间。
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的现场管理效果与修井作业质量有着密切关联。在修井作业现场,相关企业需要保证操作区域内具有较高的安全防护性,以免出现不良问题。同时,若加强修井现场管理,还可提升问题解决的时效性。通常情况下,可通过强化修井企业的现场管理安全意识的方式,改善现场管理现状,促使修井作业始终处于规范的管理环境下。
(1)修井企业在开展修井作业初期,需对修井人员进行安全宣传,使其产生“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觉悟,并始终秉承着“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加强修井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免出现违规操作而引发爆炸等重大事故。
好比某企业曾因修井人员技术失误而导致射孔枪弹出现爆炸事故,最终造成在场人员及其设备均有损伤。据此,应在修井作业前灌输安全防护理念,降低事故发生率。
(2)设置教育宣传月。在现场管理期间,应根据修井作业的密度确定安全宣传教育讲座的开展周期,并从提升修井人员自我安全意识的视角对其进行石油井开采相关法律的普及。尤其针对石油工程项目的承包商,也需对其安全管理意识进行强化,以便在整个石油修井作业中为全体工作人员传递安全操作理念。
在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现场,还需要针对现下监督管理机制予以完善,以便整个石油工程具有良好的安全管理规范。在修井作业中尤其针对试压操作以及管柱下拉等步骤,都需要设置健全的现场监管制度,并且还需对修井作业工序进行追踪监管,一旦修井作业人员出现违规操作行为包括修井技术不达标、修井设备使用不准确等,都需要立即对其进行干预,并做好记录,保证修井作业人员在严格的监管状态下增加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的达标率[2]。
此外,为了保证修井作业现场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还可积极组织现场监管小组,既要实时监测石油井下易燃气体的浓度,又要交代好工作人员穿戴好防护服,以免发生石油井爆炸事故造成人体受到伤害。同时,还应对石油修井作业中使用的打捞工具进行优化,因其主要用于石油井下碎片打磨操作,故而可借助信息技术对其操作进度进行可视化处理,最终在一体化现场监管模式下增加修井作业的安全性。
石油井下修井作业因其较为复杂且涉及的操作内容较多,故而在现场管理工作中需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划,并尽量参照管理方案落实每一项施工步骤,以在高效作业基础上避免修井作业出现危险事件。
第一步,修井企业需聘请地质勘探人员专门针对石油井下地质条件进行细致分析,在全面了解土壤酸碱度、温湿度、氧气量的过程中调整修井作业内容,防止盲目下井施工造成工作人员承担较大风险。
第二步,结合地勘人员提供的地质信息对修井设备与修井技术的具体使用步骤进行规范性指导,在保证作业人员深度掌握实践技巧的基础上再进入到修井空间内[3]。
第三步,修井企业在已完成修井作业任务后,需定期安排专业人员下井针对修井作业的成果进行客观评估与精准检测,一旦出现潜在隐患,包括沉淀物超标等,均应及时对其修复,以免影响后续石油开采进度,促进石油项目的有效落实。
综上所述,石油井作为油气层的重要连接通道,在修井作业中一旦出现不规范行为,将直接导致石油开采效率下降。据此,应从现场管理安全意识、现场监督管理机制、现场管理规划等方面着手,以便及时解决修井问题,在保证石油井下修井作业质量基础上降低修井作业的事故率,促进石油事业的兴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