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顺
高校扩招和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使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长期和短期的体育运动能够提高人们的心理效益[1],缓解社会压力[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实践证明,体育运动以其灵活多样的锻炼形式、丰富的健身内容成为人们改善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4-5]。
2011年两会报告提出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幸福更有尊严。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经济的中坚力量,高级人才的预备队,都希望得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更幸福。所以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尤为必要。探讨就业压力在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探索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措施,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大学生身心健康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研究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1 500份,有效问卷1 094份,有效回收率87.1%(男生515人,女生579人;一年级196人,二年级422人,三年级231人,四年级245人;生源地是城市的398人,城郊353人,农村的344人)。
1.2.1 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采用《心理卫生综合评定量表》中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该量表涉及到个体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6]。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个体身心健康越好。
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的克隆巴赫a系数为0.902,生理健康子量表、心理健康子量表和社会健康子量表的克隆巴赫a系数分别为0.852、0.869、0.912。
因子分析是评价问卷结构效度的常用方法。经SPSS对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进行统计分析,KMO统计量为.937,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1.2.2 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
采用陈俊2008年研制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该问卷累计总体变异量为58.97%,量表结构效度较佳。6个因子分别为:自身条件、职业期望、求职经历、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生理因素[7]。每个因子得分越高,就业压力越大。
问卷信度方面,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α系数为0.915,各分量表克隆巴赫a系数在0.649-0.853之间,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信度。效度方面,问卷结构效度合理,模型拟合良好。
1.2.3 运动群体的界定
本研究将运动群体定义为:除体育课外,每周参加体育运动的频次为2次或2次以上、每次运动时间为30-60 min、中等身体锻炼强度[4]。不能满足此特点的即非运动群体。
1.2.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表1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与一般人群比较
由表1看出,大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与一般人群存在较高显著性差异,其中生理健康因子和心理健康子量表得分明显低于一般人群,而社会健康子量表和自测健康总分均高于一般人群。原因可能是随着就业机会的增加,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节假日做兼职,不仅增加经济收入,同时提高自己社会适应能力,所以社会健康状况优于一般人群。
从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描述性统计可看出,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源从高到底依次是自身条件(11.77)、职业期望(11.40)、求职经历(7.05)、家庭因素(6.04)、学校因素(5.18)和生理因素(1.95)。大学生主要就业压力来源于大学生自身,学习成绩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努力程度。其次是职业期望,反映了目前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很多大学生对就业理想化,当求职经历中遇到的现实情况与理想不一致时,会产生压力。家庭对大学生就业也有很大影响,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以及对学生就业的支持程度都会不同程度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这与陈俊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基本一致[7]。
表2 大学生就业压力人口统计学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性别方面,女生的就业压力明显高于男生,说明就业中的性别倾向依然存在;生源地方面,来自于城市的学生就业压力明显小于农村的学生,由于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自身学习和环境的关系,使得农村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年级上,大四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在求职过程中面临求职的各种竞争,对自我能力认识的不足会让他们感到明显的求职压力,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和失败的体验,再则他们相对缺乏社会支持,还要考虑发挥专业特长,所以他们的就业压力高于其他年级。
从表3可知,运动群体大学生身心健康明显好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P<0.001),这表明运动对身心健康有良好的改善。体育运动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骨骼都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对有些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2]。体育锻炼通过降低应激反应、调节不良情绪和心境状态及改善不良精神病症实现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体育锻炼使人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和生活信心。由体内分泌的内啡肽引起的欣快感可降低抑郁、焦虑、困惑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使人们提高意志力和忍受力[8]。另外,通过体育锻炼,人们可以忘却烦恼和忧愁,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得到心灵的释放和解脱,缓解精神压力,使人具有更强的信心和能力去面对新生活。同时,通过参与集体性体育运动,大学生可以消除隔阂,扩大人际关系网络,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支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9]。
表3 运动和非运动群体大学生身心健康差异性分析
从表4可知,运动群体大学生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在就业压力方面存在较高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小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自身条件方面,运动群体大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掌握一定体育技能,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塑造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拓宽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就业奠定身体基础。职业期望方面,运动群体大学生通过参与不同项目的体育锻炼,能够清醒的认识自己,清楚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适合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求职经历方面,运动群体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竞争比较激烈的体育运动,容易形成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后退,遇到挫折不逃避,勇敢面对难题,想尽方法去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家庭因素方面,运动群体大学生更容易获得家庭和社会支持。学校和个人因素方面,运动群体大学生通过参与集体体育活动,自信心增加,自我效能感较高,人际关系处理较好,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10]。
表4 运动和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就业压力差异性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身心健康各因子与就业压力各因子间存在中等程度显著性相关(P<0.001),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与职业期望因子相关系数最高达.456。严重的就业压力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有医学家指出,人的心理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的融洽交往能够给人带来安全感,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心理健康因子与自身条件、职业期望、求职经历、家庭、学校和生理因素呈现负相关关系。表明心理健康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减少抑郁、焦虑及其他不良情绪。反之,个体较小的就业压力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形成正确职业价值观,使大学生顺利就业。
表5 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就业压力相关分析
表6 体育运动、就业压力与自测健康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就业压力与身心健康的相互关系,以身心健康(y)为因变量,根据以上程序,以体育运动(x)、就业压力(m)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6可知,就业压力和身心健康受到运动的影响效果显著(P<0.05),而心理健康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效果也显著(P<0.05),说明就业压力在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效应。一方面,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直接正效应,即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有直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体育运动缓解就业压力,对身心健康水平有间接正效应。就业压力中介效应的大小 =0.103×0.352/(0.177+0.103×0.352)×100% =17.01%。
1)运动群体大学生就业压力、身心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非运动群体。说明体育运动对缓解就业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有显著作用;2)女生的就业压力明显高于男生,生源地为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高于城市学生,大四学生就业压力高于其他年级;3)大学生身心健康各因子与就业压力各因子之间存在中等程度显著性相关,心理健康因子与职业期望因子相关系数最高;4)体育运动通过缓解就业压力,对身心健康有间接促进作用,即就业压力在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其中介效应大小为17.01%。
1)关注大学生就业压力和身心健康,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2)根据不同性别特点制定针对缓解就业压力和提高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方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3)高校体育教师引导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向运动群体转变,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养成以体育锻炼为主的体育生活方式。
[1] 周成林,刘微娜,赵洪朋,等.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评定量表上海市常模的制定[J].体育科学,2011(9):51-56.
[2] 杨灼芳,梁丽辉.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6):138-140.
[3] 王 永,耿 敬.体育运动与社会压力的缓解[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4):143-144.
[4] 殷恒婵,卢 敏,王新利,等.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5):41-46.
[5] 运动对女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4):126-128.
[6] 汪向东.心理卫生综合评定量表[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出版社,2001.
[7] 陈 俊.大学生就业压力、应付方式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8] 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 张 伟,陈华卫.江苏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5):87-91.
[10]殷恒婵,卢 敏,苑文燕,等.大学生压力测量工具的研制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7(6):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