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倩挚
(广州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182)
随着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化,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毕业生求职技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开展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可以使毕业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获得就业信息,了解自身的特长,得到择业求职的帮助以及在职业中的经验和技能,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之路有现实、清晰的审视和判断。如果说就业岗位是一个理想的殿堂,求职技巧则是打开殿堂的钥匙,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就是使毕业生正确地、科学地使用这把钥匙。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胜者发展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毕业生处于这个竞争的时代,成功就业除了具备过硬的知识技能,还要具备相应的求职技巧。例如,在某高校招聘辅导员时,在众多应聘毕业生中,他们的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但是在面试的过程中,表现就大不相同,有些表现得落落大方,有些表现得缺乏自信或者过分自信,结果当然是前者被录取。这些现象表明了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大学毕业生要成功就业,光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还不够,还要掌握求职技巧,因此在高校中进行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是很重要的。
毕业生通过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掌握较好的求职技巧,在求职时用人单位对其印象好,毕业生就业顺利,其自信心就越强,在工作岗位上就越有干劲,工作业绩提升自然就快,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就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由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人们一直都忽略对求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而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是一样,计划经济时期学生一毕业就被国家分配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无需理会什么求职技巧,只要学好书本知识即可。即使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已经存在几年,但求职技巧的训练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学校对于毕业生如何应聘、如何面试等缺乏系统的指导,只是叫毕业生看看相关的书籍,或口头说教几句就算了。因此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不理解什么是求职技巧,更不用说去掌握了。
有部分毕业生对求职技巧的思想认识较薄弱,认为自己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或者有一技之长,无需要什么求职技巧,只要招聘企业用得上自己的技能就有希望,至于是否被录取就看运气了。根据实际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具有求职技巧强意识者比弱意识者的求职成功率要高。
很多人不乏成功的天资,但是面试中却不能成功,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坏习惯。例如,有些毕业生在面试中不诚实,总爱夸大其辞,不肯承认自己有哪些不足,使招聘者觉得不值得信任;有些毕业生缺乏自信心,他们对面试成功和日后的工作胜任程度信心很低;有些毕业生言行不恭,不懂礼貌礼仪,进门不打招呼,不修边幅;有些毕业生面试时穿着不当,形象不佳;有些毕业生面试时显得焦虑、紧张,回答问题言不达意……总之,不良的习惯行为在面试过程中表露无遗,它将是毕业生面试成功的重要障碍。
毕业生通过学校、就业机构、互联网、报纸杂志、亲友等各种媒介渠道获得有关就业方面的消息和情况,了解就业政策、社会需求情况等,收集信息越多越早,择业就会越主动。在采集招聘信息时要适应自己求职需要,注意针对性和实用性,避免盲目。
求职文书包括求职信和求职简历两部分,求职信反映的是求职者的求职意向和主观情况,求职简历反映的是求职者的客观情况。求职文书是敲开求职大门的第一步,是求职者给用人单位留下的第一印象,它将关系到是否有机会参加后续的面试考核。首先注意字迹清楚、美观大方,一目了然,让人有耐心看下去。其次写求职文书要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仔细揣摩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和招聘员工时的心态,紧扣招聘条件,真实地突出应聘目标需要的自己所具备的优势和特长,以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让用人单位觉得你就是他们所需要的人,从而获得面试机会。
面试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径,是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关键关节,因此至关重要。面试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毕业生应该充分了解、分析用人单位和应聘岗位的情况,做到知彼知己,以便面试时有针对性推销自己。根据面试时可能提到的问题,精心准备好答案,以免面试时仓促应对,出现失误。参加面试时要端庄大方、服装整洁合身,举止文雅大方、谈吐清楚、态度诚恳、眼睛自然注视对方。要注意倾听,仔细观察,随机应变。面试结束时,面带微笑表示感谢并礼貌道别。
由于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日新月异,企业对毕业生的用人观念发生转变,对毕业生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需要高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社会需求,不断研究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指导中加强对大学生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从而让大学生从容应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挑战,成功求职就业。通过加强对大学生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就业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竞争力,这些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只在大学生毕业前进行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是不够的,而是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期间。根据学生不同阶段,有侧重地对学生开展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如一、二年级帮助学生树立就业观念,增强就业意识,强化竞争意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着重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三、四年级开展就业政策形势、行业发展的学习,着重对就业信息的搜集,求职准备、择业技巧、心理调适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和训练。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相融合的课程。以就业指导课为依托,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我们可以在理论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职业指导教育,重点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的教育,如向学生讲解求职的内容、方法、技能,让学生明白怎样根据自己的需要采集招聘信息,怎样写好求职文书;让学生们知道求职文书要解决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应对面试,克服不良习惯;面试一般要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度过试用期实现稳定就业等。另外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专题讲座、就业咨询、成功校友报告会、参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招聘会、求职面试应对比赛等活动,形式新颖、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
据悉美国的大学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除了向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外,还开展个体咨询和服务。职业咨询师(CareerConsultant)帮助上门求助的学生分析就业方向和兴趣、设计就业策略、寻找见习场所及就业单位,训练与指导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技巧,甚至逐字逐句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的简历。我们可以此借鉴,增加职业指导的个体咨询和服务,加强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
求职过程是求职者全面展现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求职者的综合素质高,其求职技巧的运用与掌握就游刃有余;求职技巧也是求职者的综合素质的反映。因此在训练与指导大学生求职技巧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大学生求职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呢?
首先,有意识练习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在与别人交流、参加社交活动、接待来访、上传下达工作指令都需要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意识的多说、多写,就可以练就较好的表达能力。
其次,学会与人合作。没有人可以脱离群体的帮助而获得成功。大部分企业的成功都源于员工们的同心协力,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大学的集体生活,有助于大学生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第三,锻炼沟通能力。在工作中掌握交流与交谈的技巧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仅是要确定对方是否了解我们的意图,更重要的是让彼此在同一个观点、同一件事情上取得共识。因此有效的沟通可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见解,并且赢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多参加实践活动。被企业所看重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更多的是来源于实践的积累。作为大学生应该多参加实践活动,大学的学生社团自治性比较强,通常一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实施都是由学生负责。通过参加学校的学生社团实践活动,提高多方面的能力。
综上所述,职业指导人员对求职者进行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求职人员通过学习、掌握、运用求职技巧进行求职更是必须,最终为顺利实现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1]范晓雪.高校毕业生成功求职需提高职业素质和求职技巧 人口与经济.2004年10月,第158 页
[2]刘丽,刘占勇.试论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卫生职业教育,2003年05月 第66 页
[3]王资.试析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特性及建设.参加《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第四次专题研讨会》交流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