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3-08-15 07:01
河南化工 2013年1期

53个化学化工项目获国家科技奖

1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结果揭晓。荣登榜单的通用类项目共有263项 其中化学化工类项目53项 约占获奖总数的20%。中国石化气田安全高效开采项目获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 共有9个化学化工类项目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 17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 2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总数与往年基本持平。获奖结果表明 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原始创新、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仍处于稳步提升阶段。

在本年度获奖项目中 一个重要特点是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总数达到26项。这两个奖项是原始创新能力的最直接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石油和化工行业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其中 技术发明二等奖项目微结构化工传质设备及其工业应用 发明了一系列微结构元件及其放大和集成方法 创制了多种微结构传质设备 成功应用于纳米碳酸钙制备、湿法磷酸萃取净化和己内酰胺酸团萃取等大型工业生产中 实现了化工设备微 小 型化从理念到工业实践的重大突破 如产能5万吨/年P2O5的微筛孔设备体积和制造成本仅为引进设备的1/2000和1/50。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发表SCI论文68篇。微结构设备的推广应用 将有助于化学工业向高效、绿色和安全的方向迈进 并产生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 该项目近3年已累计创经济效益9.33亿元。

同样获得技术发明二等奖的HFCs气相氟化催化剂制备及其工业应用技术项目 则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 并曾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发明创业特等奖等 形成了系统知识产权的气相催化氟化技术。

2012年度获奖项目的另一个特点是企业参与广泛。在获得科技进步奖的27个项目中 企业参与比例达到了90%以上。这表明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正不断加强。譬如 由中国石化等多家企业及大学、研究院共同完成的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由中国石油等公司完成的水平井钻完井多段压裂增产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工业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缓控释肥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由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独立承担。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郑哲敏、王小谟两位院士。美国化学家理查德·杰尔等5名外国专家获本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再次空缺。

(庞利萍)

蓝天化工两项目获河南质量成果奖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辖属蓝天化工公司两个化工项目日前荣获河南省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

据了解 这两个化工项目分别是 蓝天化工公司奋进QC小组实施的技术攻关项目“提高35吨吹风气回收锅炉装置蒸汽产量” 以及蓝天化工公司遂平化工厂生产技术部超越QC小组实施的技术攻关项目“提高脱碳工段抽真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王景春,许 民)

国家要求石化工业“十二五”碳排放量至少降低17%

近日,工信部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2~2020年)》,要求到2015年,石化、化工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分别下降18%、17%。这比此前的行业碳减排目标高出2个百分点以上。有关专家表示,通过强化节能工作,加大节能力度方能达到国家要求的碳减排目标。

据了解,此前石油和化工行业确定的“十二五”碳减排目标是15%,而国家此次要求的目标提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对此,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文堂表示,碳减排与节能密不可分,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70%的温室气体效应是由二氧化碳导致的,而二氧化碳主要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排放。碳减排目标90%的工作要靠节能来实现。

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驻会副理事长方晓骅表示,“‘十二五’石化行业节能目标是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2015年比2010年下降15%。因此,只要实现了节能目标,碳减排目标也就基本达到了。”“十一五”以来,石化行业的节能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达35.8%,乙烯、合成氨等重点产品的综合能耗也分别下降了11.6%、14.3%,部分产品单位能耗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进一步大幅度节能减排对于企业、行业来说压力都不小,但是为了长远发展,为了完成国家的碳减排任务,必须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加大节能力度。”方晓骅说。

方晓骅表示,要实现节能目标,完成减排任务,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全方位的进行节能技术创新与推广。据他介绍,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正在以“望闻问切”方式零距离问诊企业的节能技术实施方案,已经为燕山石化、天津石化等多家大型化工企业进行了节能技术诊断,提出了节能技术改造建议。目前,已有部分节能技术在这些企业实施后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工业炉黑体技术、双碱法脱硫等。

同时,业内不少企业表示,要完成“十二五”节能任务以实现碳减排目标,还需要根据石化行业能源介质种类多,能耗数据处理量大,用能设备位置分散,管理不方便的特点,加快实现能源系统的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而这方面还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引导和支持,建立更多的低碳试点示范,培育行业低碳标杆企业。

(孙书博)

河南油田精蜡厂SMES系统上线运行

2012年12月20日,河南油田精蜡厂SMES生产执行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该厂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SMES生产执行系统是中石化即ERP系统之后又开发推广的一个重要应用系统,是以生产物流管理为核心,集物料移动信息管理、装置及罐区操作信息管理、物料平衡、生产调度、生产统计和公用工程信息管理为一体,与ERP系统实现有效集成的炼化企业生产管理业务系统。

2012年7月16日,该厂SMES系统建立工作正式启动。4个多月来,该厂抽调各车间技术骨干,参与完成了前期的系统模型收集建立、系统集成测试、系统报表开发等工作。并于10月15~19日对各车间班组长、生产一操等180名员工进行了岗位用户培训。在试运行期间,该厂每周召开例会,对各单位一周内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讨论问题解决方案,跟踪问题解决情况。保证了系统模型的不断完善和数据录入的及时、完整、正确。

SMES系统投用后,将自动生成调度日报、生产统计平衡报表、能源报表等,实现企业对整个生产流程的实时监控,并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和查找装置生产运行中存在的物料损耗和计量误差等问题,为装置的稳定运行提供精确的数据,对企业优化生产和节能降耗有重要意义。

(通讯员:蒋永明)

“十二五”我国生物质能投资千亿

近日 伴随着《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 下称《规划》 的发布 生物质能“十二五”规划目标也得以明确。值得关注的是较之此前版本 最终目标有所调整 尤其是体现在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燃料乙醇以及生物柴油方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之所以会出现调整 是为了让整个规划目标更加务实和合理 以如期实现既定目标。

目标有升有降。最新发布的《规划》显示 到2015年 全国生物质能利用量相当于替代化石能源5000万吨标煤。其中 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00万千瓦 沼气年利用量220亿立方米 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100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350400万吨 生物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年利用量100万吨。

较之去年全国农村能源工作会议透露的相关目标 最新确定的这组目标无疑发生了明显变化。因为根据前者数据 “十二五”末 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00万千瓦 沼气年利用量220亿立方米 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2000万吨 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300万吨 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150万吨。

更趋务实合理。对于将生物质成型燃料目标减半下调为1000万吨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委会秘书长袁振宏亦认为有一定必要。“如果将规划目标定得太高 将大幅增加国家财政补贴额度 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袁振宏对记者表示。

国家财政将对从事秸秆成型燃料企业注册资金在1000万以上 年消耗秸秆1万吨以上的秸秆能源化生产利用企业给100150元/吨的资金支持。

“如果目标仍为2000万吨 国家财政需要拿出20多个亿来进行补贴 且需要对为数众多的受补企业做大量的调查核准工作 现在将目标下调为1000万吨 不仅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对企业进行核准的工作量 还能加大完成规划目标的胜算。”袁振宏进一步分析说。

供销“魔咒”亟待打破。对原料供给体系问题 某业内人士以生物质电厂为例进行了解释。“在被利用为燃料前 当地农林废弃物产量很大 且价格很低 但一旦成为大规模需求的工业原料 便在原料供给上出现了价格上涨问题。”该人士说 “部分从业人员为牟取暴利 甚至在燃料中掺水掺沙 这不仅增加了电厂的燃料成本 还降低了电厂的发电效率 对电厂而言是个极大的挑战。”

燃料乙醇重在1.5代。据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义龙介绍 经过探索 该公司近期推行了“村级收购模式” 即在燃料收集模式上撇去中间商 公司联合村委会直接设点 向农民采购 建立起的一套公司、村委会和农民三方受益的收购模式 这在保证收集燃料质量的同时 还大大降低了燃料成本。

据测算 实行这一模式后 农作物秸秆收购成本下降了120元左右/吨 林业废弃物收购成本则下降了150元左右/每吨。

“甜高粱具有较强的耐旱、碱性 适合在我国大面积的边际性土地种植。”袁振宏告诉记者 由于其通过甜高粱秸秆提取的糖汁生产生物乙醇 所以不会“与民争地”、“与人争粮” 是比较理想的1.5代生物乙醇技术。

在清华大学应用化学所所长刘德华看来要实现生物液体燃料“十二五”规划目标 首先需要政府起到引导和支持作用 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提高财政补贴 如像韩国那样出台必须使用乙醇汽油的强制标准 这将有利于形成稳定的需求市场。

国内复合肥春市喜忧参半

新年伊始 业内对春季化肥市场的分析和预判纷至沓来 尿素有不解 磷铵存期待 钾肥多无奈 而复合肥则是喜忧参半需求和成本都有一定支撑 而装置开工和市场销售情况仍受诸多因素制约。

刚过去的一个月 以尿素为首的原材料行情回暖 给复合肥暗淡的冬储市场带来几抹亮色。2012年11月份尿素价格触底反弹随后复合肥销售出现好转。现在看 原材料涨价确实对复合肥行情起到了拉升作用。据了解 复合肥厂家前期接单情况还不错 部分企业可以维持到2013年2月底。安徽六国化工营销公司总经理徐东奎说 2012年12月份在行情上行的推动下 很多经销商出手拿货 厂家接单情况不错 有些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但新单不足也让一些厂家忧心忡忡。江苏瑞和化肥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张圣霞表示 近期品牌复合肥报价普遍每吨上调50100元 但成交量在下滑 好在很多厂家前期接单情况还不错。据了解 有冬储打算的经销商多数打款结束 接下来就是视情况提货了。据江西樟树市经销商廖经理介绍 前段时间赶在复合肥价格追涨之前 各级经销商都出手备肥了 现在虽然厂家报价涨上去了 但基本没有成交。

对于尿素淡季涨价 复合肥厂家也并不看好。张圣霞表示 现在并不是涨价的好时机 最担心到了销售旺季原材料不能支撑复合肥成本 而且局部市场的正常秩序也被打乱。四川自贡一位复合肥企业负责人抱怨 眼下正是南方发货旺季 复合肥厂原料需求大增。虽然尿素到库价已涨至2300元但市场货源却很紧俏 甚至有钱也拿不到货。他分析 一方面 西南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 一些小尿素厂停产 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炒作的可能。

对于复合肥春季市场 乐观心态还是占多数。预计春节后河南、河北、陕西、江苏等地需求会逐步释放 且原材料价格已过筑底期 复合肥价格下行的可能不大 会维持稳中上调的走势。不过 徐东奎分析 目前通用型复合肥主流出厂价格已经上调50100元 后期上涨的空间应该在100元以内。他同时表示 企业应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上下工夫 克服大环境的不利影响。

河南加强污染点源管理 确保测得出、测得准、报得出

近期 河南省连续遭遇雾霾天气 部分城市空气呈现重度污染。河南省环保厅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重点采取了4项措施∶

一是紧急下发了通知。要求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保局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排放大气污染物点源的环境管理 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 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 大力宣传雾霾天气成因及防治应对措施 切实做好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大气环境管理工作。

二是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建立环境监测值班制度 安排专人值守 保障监测设备稳定运行 确保“测得出、测得准、报得出”。加强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研究 做好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为环境管理科学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撑。

三是研究制订重污染天气情况下的环境应急预案。明确应急预案启动的条件、程序和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分工等 确保一旦出现重污染天气 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查找原因、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针对本次雾霾天气 郑州市已紧急采取了一些措施 如加强对涉气污染企业的监管 每天增加两次洒水降尘 对超标排放的公交车实行限行 要求15 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作业等 收到了一定效果。

四是认真做好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公开工作。每天在省环保厅门户网站上如实发布空气质量监测信息 通过电视台、电台等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健康提示及防护建议等综合信息。

(邵丽华)

能效领跑者树立节能标杆

2012年 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建立 合成氨、甲醇、磷酸二铵、硫酸、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和轮胎等重点领域的成功经验 带动了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向前迈出新的一步。

2011年9月 我国政府发布《“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要求研究确定高耗能产品和终端用能产品的能效先进水平 制定“领跑者”能效标准 明确实施时限。石化联合会在《方案》发布后就启动了相关工作 经过深入摸底调研 最终形成了首次发布的能效领跑者名单。

石化行业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的建立标志着节能减排已经成为行业主流。在烧碱行业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离子膜电解装置。比如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公司、新疆天业集团、天津大沽化工股份公司等 无论在工艺技术方面 还是在节能管理方面 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甚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河南心连心化肥公司、开磷集团、中化重庆涪陵化工公司、浙江巨化电石公司、青岛碱业股份公司、云南晋宁黄磷公司、杭州中策橡胶公司等都是各自领域的能效领跑者。

但是 如果从行业平均水平来看 差距确实存在。通过对比分析 行业平均能效水平与领跑者的差距普遍在10% 30% 差距最大的行业超过40% 落后者与领跑者的差距则在50%差距最大的行业达到120% 即同样生产一吨产品 落后企业消耗的能源是领跑者的2.2倍。

2012年 石化联合会对公布的10个重点耗能产品进行了初步测算 假设到2015年产量仍维持在2011年的水平 而行业平均能效水平则达到2011年的领跑者水平 那么当年可节能约2100万吨标准煤 这说明行业节能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 节能工作的任务还很重。

因此 石化联合会指出 建立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 包括确定领跑者、制定政策措施以及选择提高能效的技术路线、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等。要不断完善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 实现能效领跑者发布的常态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孙伟善介绍说 发布制度涉及合成氨、甲醇、磷酸二铵、硫酸、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轮胎、原油加工和乙烯等12个重点耗能产品 行业 。这12个产品 行业 2011年度能耗消费总量占全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的45%左右 具有一定的覆盖面 且统计基础较好。最后发布所涉及产品 行业 未将原油加工和乙烯包括在内 主要原因是这两个产品 行业能耗计算标准尚未统一 能耗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从能耗占比来看 已发布的10个产品 行业 能耗总量占全行业能耗总量32%左右 炼油和乙烯能耗总量占全行业能耗总量13%左右。

“在今后的工作中 需要考虑适度扩大发布产品 行业 的数量 增加其覆盖范围和能耗占比。”孙伟善表示 根据行业现有工作基础 按照循序渐进、保持延续性的原则 并结合2012年试行的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执行情况总结 石化联合会建议 对2013年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进行一些调整。在产品 行业 范围方面 建议保留现有12个产品 行业 适度增加产品 行业 数量。一是争取在2013年发布名单涉及原油加工和乙烯 二是增加炭黑产品。理由是 原油加工和乙烯能耗总量较大为行业所关注 可以大幅提高发布产品能耗总量的占比 扩大发布产品的覆盖面 同时 能耗统计计算标准的出台 也使之具备了统计基础。而炭黑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已于2012年11月20日通过了技术审查 将于近期公布执行 也具备了工作基础。

石化行业完善循环经济瞄准两关键

近日,国家发布《“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该规划要求,到2015年资源产出率要提高15%,化工行业要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石化行业在循环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副处长李永亮表示,作为资源较密集的石油和化工行业,这几年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硫酸、氯碱、电石、焦化等产业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新疆天业集团的氯碱、电石循环经济产业,鲁北化工、开磷集团等的磷化工产业链,还有上海化工区等石化园区,都是行业内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

中国炼焦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杨文彪告诉表示,炼焦行业的独特加工手段使原是燃料的煤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资源利用。煤干馏产生的产品75%左右是焦炭,18%左右是煤气,5%左右是焦油和苯。焦炭用作高炉炼铁或其他工业用途;焦炉煤气制甲醇的技术已经成熟,世界第一套焦炉煤气制LNG也已于去年底投产;煤焦油深加工可以得到喹啉、咔唑、甲基萘等数十种稀缺的化工产品,满足医药、染料、制剂等行业需要。此外,干熄焦技术的推广、烟道气热量的回收等使一些企业正成为热能或电能供应中心。

中国硫酸工业协会理事长表示,硫酸生产过程中,最大的循环亮点在能量回收利用,目前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能回收90%以上硫黄制酸过程中产生的热能,硫铁矿制酸中也有60%的热能被回收利用。齐焉说,硫酸生产过程中没有固废产生,高浓度的废气可以通过尾气回收再制酸,废水产生量也很少,且废水可以用来制硫铵、做循环水、矿渣增湿、选矿。

业内专家表示,虽然行业内部分领域的循环经济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要达到国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专家们认为,相关技术和设备的突破是关键。煤焦油产品进一步深加工和高效分离技术还比较欠缺,焦炉煤气制乙二醇等的技术也有待突破。为进一步提高热回收率,硫酸协会正致力于加快低温位热回收等技术的成熟。而磷石膏的大规模综合利用更期待技术的完善。

李永亮指出,跟技术突破同等重要的,是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他认为,石化产业只有集中起来,实现大循环,产业链才能打通,才能最终形成科学、高效、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天冠乙醇公司给力节能降耗

设备节能改善、废物优化利用、土法工具制作……近日,在天冠乙醇公司职工优秀改善发表会现场,与会人员无不对创作者的精巧构思和高超技艺啧啧称叹,据统计,当天发表的11个创新成果年节约费用达1493.7万元。

为鼓励职工岗位创新,促进技术沟通交流,该公司从2008年起,每季度组织一次职工优秀改善发表会,让职工把岗位创新成果做成幻灯片在会上展示,分享创新经验,评出优胜者奖励。此举大大激发了职工创新生产的热情,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如通过对热电厂循环水泵加装变频器,每小时可节约用电52.5千瓦时,单台泵每年就可节约电费18.9万元。通过将废旧电缆优化整理重新利用,为公司节约资金近350万元。通过厂区内路灯自动控制系统的改善,节约了电费成本,也充分显示了员工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如今,该公司越来越多的职工愿意通过改善发表展示自己的才干,助力产量和节能降耗双提升。2012年,该公司员工优秀改善发表成果共有20项,节约费用达3000多万元。

(通讯员:李 瑞,陈 铁)

我国率先掌握二甲苯生产专有技术

国内首套甲苯甲醇甲基化工业装置已完成工业运行试验 我国率先在全球拥有甲苯甲醇甲基化专有技术 这是昨日从扬子石化传来的消息。该装置工业运行试验的成功 标志着中国石化成为全球首家拥有甲苯甲醇甲基化专有技术的公司 开辟了石油资源与煤炭资源结合并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该装置由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提供工艺包和专有催化剂 洛阳工程公司承担工程设计扬子石油化工公司负责装置建设、开车方案编制及投料试生产工作。业内人士认为 甲醇作为煤化工衍生产品 成本较为低廉 甲苯甲醇甲基化技术促成了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结合实现了煤化工产品的高附加值应用 是一条极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二甲苯生产新路线。

据介绍 甲苯甲醇甲基化工艺是以甲醇作为甲基化试剂 将甲苯高效转化为二甲苯。该装置是依托扬子石化原有20万吨/年甲苯择形歧化装置改造而成 以石油产品甲苯和煤化工产品甲醇为原料 以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原料对二甲苯为目标产品。装置设计加工甲苯能力为20万吨/年 可产出24万吨/年优质混合芳烃 投运后将有望大幅降低对二甲苯生产成本。

据了解 随着国内PTA装置的产能扩张 对二甲苯与PTA上下游不匹配的矛盾越加突出 下游PTA产能过剩、上游对二甲苯资源紧缺。

从20世纪70年代起 国内外多家公司开展甲苯甲醇甲基化研发 迄今没有商业化运行的报道。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于2009年立项开展甲苯甲基化技术的工业侧线试验研究。他们相继完成了工业侧线试验和20万吨/年工艺包的开发设计工作 成功开发出高性能的甲苯甲基化催化剂、多床层反应工艺、废水处理工艺、热联合及低温热利用工艺等 申请了涵盖催化材料、催化剂和工艺技术的国内外专利具备了在国际上率先实现甲苯甲基化技术工业化的技术条件。

新型催化剂工业应用获成功

大连化物所与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发的润滑油新型催化剂 在工业应用上取得成功 使我国润滑油生产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近期每隔两周 课题组研发人员都会对大庆炼化公司的润滑油生产装置进行一次运行评估 采用这种新型催化剂后 炼油装置的操作温度最高可降低10℃ 润滑油产出率可提高8个百分点。

大连化物所化石能源和应用催化研究部马怀军表示 “我们通过分析数据 可能会对生产的工艺参数做一些调整 也有利于我们后一代催化剂的研发。”

近年我国润滑油年需求量位居世界第二 其中占销售量20%的高档润滑油 创造了整个产业80%的利润。由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 我国每年有80%的高档润滑油依赖进口。2008年 大连化物所与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合作 对生产高档润滑油的新型催化剂进行联合攻关 并在大庆炼化公司进行工业试验获得成功。2011年 课题组开发出二代新型催化剂 炼油装置操作的灵活性和产品选择性进一步提高。

大连化物所化石能源和应用催化研究部部长田志坚表示 “在山东 兰州或者在新疆 我们都会有新的装置建立 高档润滑油年产量将会从目前的20万吨提高到80万吨。”

这种新型催化剂技术的研制成功 标志着我国已跻身世界润滑油生产技术的先进行列 “十二五”期间 我国高档润滑油将形成近80亿元的产能。

心连心水溶性肥料生产线一次试产成功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位于新疆的水溶性肥料生产线一次试产成功,日后将结合公司品牌定位,进一步开拓高端的聚能网水溶肥料业务,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该水溶肥料生产线是心连心公司正在新疆建设的第五厂房一部分,年产能达到15万吨,预期于2013年3月全面投产,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生产配方更为精准、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单体水溶肥料生产系统。

水溶肥料是一种可以完全溶于水的多元复合肥料,它能迅速地溶解于水,更容易被作物吸收,主要销售区域在西北地域,尤其是新疆。由于当地水资源缺乏,水溶肥料能配合节水灌溉的滴灌生产模式使用,真正实现水肥同步,大大提高肥料的有效利用率。

心连心公司董事长刘兴旭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化肥生产企业,我们致力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和高效的化肥产品。2012年底,心连心公司发布了新的品牌战略,重新定位为“中国高效肥倡导者 ” ,水溶肥料的生产线成功试产,不仅填补了公司水溶肥料生产的空白,更对公司开拓新疆市场,为日后公司新疆第五厂投产后构建销售市场网络,塑造心连心“中国高效肥倡导者”的品牌形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兴旭指出:中国的化肥利用率仍然偏低,不但未能充分利用肥料的效益,而过量使用还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相比普通肥料,聚能网水溶肥料能更有效地把肥料养分锁住,使农作物能全面地吸收,同时也有助降低过度施肥对环境的污染。

心连心公司的第四厂房建设进度理想,预期可于今年下半年投产,届时其尿素年产能将由目前的125万吨大幅增加至超过200万吨。按公司的规画,位于新疆的第五厂房项目将于2016年底落成启用,届时其尿素年产能将再新增近50万吨。

河南油田精蜡厂通过安全标准化二级达标审核

2012年12月14日,河南油田精蜡厂顺利通过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现场审核。

当日,来自省化工医药安全生产协会的5位专家严格按照评审标准,逐条对精蜡厂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并到现场查看了装置标志标识、设备设施、环境保护等工作。经过综合评审,专家一致认为精蜡厂安全生产标准化资料齐全、现场规范,同意向省安监局推荐。

2012年以来,为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取证工作圆满完成,该厂专门聘请了河南省危化专家对精蜡厂的领导和职工进行了安全标准化宣贯培训。组织专人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识别结果,完成了全厂46项HSE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诊断和自我评价工作,对查出的问题一一落实整改、验证。

该厂还以安全标准化创建为抓手,严抓制度落实,强化现场监管,通过开展“全员HSE观察与沟通”、实施“员工HSE技能达标”、“八小时HSE督查”、“查找身边十大薄弱环节”等主题活动,使员工牢固树立“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心上,牢记安全生产是天职,安全生产在企业中是第一位的”的理念,提高了员工安全意识,实现了全年安全无事故。

(通讯员:蒋永明)

中原大化创新成果“含金量”高

2013年1月6日 从中原大化公司了解到2012年 该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及管理创新 实现增效5600余万元。同时 该公司还获得国家给予的专利资助奖励资金、节能减排奖励资金累计1285余万元。公司员工因创新成果获得的奖金近30万元。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在该公司已蔚然成风。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2012年 该公司以“煤化工技改年”活动为契机 以解决煤化工装置达标达产和天然气化工装置节能降耗为着力点 集中精干的技术力量 组成50余个课题组 对制约生产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的重大技术难题展开科技攻关。在科技创新活动中 该公司的技术人员以“感想、敢干、敢闯、敢试”的精神 先后解决了“壳牌气化炉十字架积灰”、“高压法三胺生产COD超标”等一大批业内重大技术难题 “新型多级减压控制阀”等7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此外 《氨合成回路废热锅炉08E001改造》等9项科技创新成果在省、市级科技成果评选中获奖。

管理创新实现突破。2012年 该公司把持续加强生产经营管控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重生产、轻管理”、“重工艺、轻设备”、“重检修、轻维护”的管理模式 通过深入开展“CTPM精益化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 强化了生产管控和运营管控 使生产经营管理由“经验型”转变为“科学型”。据统计 2012年 该公司共有7项管理创新成果入选“2012全国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其中一等奖1项 二等奖2项 三等奖4项 实现了管理创新成果“零”的突破。

“五小”成果成效显著。通过倡导“群众创新无大小、群众创新无先后、群众创新无禁区、群众创新无止境”的创新理念、搭建“学习创新工作室 培训基地 ”平台 该公司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员工学技术、练本领、提素质、解难题的创新热情 “化肥装置低压防空回收”等许多长期无法解决的生产技术难题通过开展群众性“五小”活动迎刃而解 并产生出可观的经济效益。2012年 该公司各基层单位共取得“五小”成果135项 其中有11项在全公司范围内加以推广 创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与此同时 该公司“高建军学习创新工作室”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 “李明安焊工培训基地”的领头人李明安被授予“全国煤炭行业首批技能大师”称号 该公司另还有8名员工荣获省市“五一”劳动奖章 25名员工被授予“濮阳市技术能手”、“濮阳市十大能工巧匠”、“濮阳市百名职工技术英杰”等荣誉称号。

1月2日 该公司隆重召开“2012年度创新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对31项优秀创新成果、4个先进创新集体和32名先进创新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奖励金额高达23万元 彰显出“让智慧的脑袋鼓起财富的口袋”。

河南完成年度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河南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近日传出消息 截至2012年12月底 河南省列入淘汰计划的涉及17个行业的113个项目已全部关停 并拆除了相关落后的产能设备 全面完成了2012年度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其中 焦炭、电石、电解铝、味精、皮革、化纤、铅蓄电池等11个行业加快企业升级调整步伐 圆满完成年度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炼钢、平板玻璃、铅冶炼、酒精、造纸、印染等6个行业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王景春,陈学桦)

河南油田精蜡厂特种蜡销售紧盯市场保增长

2013年元月14日,笔者从河南油田精蜡厂召开的“特色产品研讨会”上获悉,2012年该厂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石油蜡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特种蜡销量达到7.2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以上,全年蜡产品价格在中国石化蜡生产企业的排名上升到第三。量增价升,表明精蜡厂的特种蜡销售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

2012年,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精蜡厂不怨天忧人,而是主动出击,紧盯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与对策,全力搞好特种蜡的市场销售。

积极推价保价。精蜡厂认真分析市场形势,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利用,做好营销策划和价格调整预案,控制销售节奏。企业通过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加大成本、市场、研发等方面的信息交流等方式,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改变营销策略,以赢取质量、价格、服务上的优势。2012年,该厂包括特种蜡在内的自销产品价格调整达157次,紧跟了市场变化节奏,既保证了产品销量,又增加收入1042万元。

发展直供用户。精蜡厂通过整合销售渠道,发展直供用户,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使生产企业与最终用户互惠共赢。据悉,该厂2012年特种蜡新增直供用户47家,其它产品如轻质船用燃料油、液化气、丙烷和丙烯等增加直供用户27家,实现了澳洲、越南等海外市场的突破。

与客户保持“零”距离。精蜡厂通过召开产品订货会、产品推介会、进行客户回访、电话质量跟踪及反馈等方式,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取得客户的信任,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变化。例如,部分客户提出能否变粒蜡、块蜡为液蜡,以降低包装及使用时需再次溶化的成本。精蜡厂立即改变产品销售方式,推出了油相基材蜡、膨化炸药蜡等液态产品销售,满足了客户要求,既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又扩大了特种蜡产品销量;根据客户需求,精蜡厂还有针对性地进行特种蜡市场的前期调研和市场开发,推进了缓释肥4型、4号炸药蜡、乳化蜡等产品的批量销售步伐。

(通讯员:李家武)

新型吸收冷却器降低尿素装置氨耗

河南煤化集团中原大化完成的新型吸收冷却器研发项目日前通过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

据了解,该设备是由中原大化总工程师赵新岭牵头研发、设计、制作的一种新型高效吸收冷却设备。该设备在中原大化应用后,52万吨/年尿素装置的低压放空气中氨含量由85%降至10%以下,每年可减少氨耗600多吨,节约生产成本近200万元。同时也降低了生产中的蒸汽消耗,优化了系统操作,减少了环境污染。

安化公司技术创新给力企业发展

1月16日 笔者从安化公司首届四次职代会获悉 2012年该公司累计完成科技项目541项其中2项成果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上报的8项专利申请有3项通过河南省专利审核。

以“两调整、两提高 两创新、两带动”为战略举措 安化公司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将技术创新和改造作为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之路 培育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理念 推动企业稳步发展。2012年 该公司累计生产合成氨31.84万吨、尿素46.9万吨、混甲胺13.5万吨、二甲基甲酰胺12.86万吨 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该公司一是出台《科技创新市场管理办法》《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科技管理激励机制和运行制度 从机制上给力创新。二是在人才引进、利用、激励、培养、评价等方面大胆使用和培养年轻科技人员 并从分配机制、用人制度、奖励、培训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用市场价值来评价和衡量人的能力和成果水平 用“尊重人、吸引人、培养人、成就人”的价值取向给力创新。三是加大研发投入 先后完成α-亚麻酸生产工艺、尿素合成塔、杀虫肥等多个技术研究项目 累计投入2444万元。四是按照项目经理制要求强力推进成果转化 其中 热电分公司3号机由凝汽式汽轮机组改为抽备式汽轮机组后 每年收益在360万元以上。五是加大项目攻关力度 针对合成氨、尿素生产系统压缩机运行周期短、气阀更换频繁、尿素系统氨耗高、系统波动等各种难题 专门成立项目小组进行攻关 解决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 其中7号锅炉通过技改 平稳运行278天 创造新纪录。

此外 该公司拉长化工产业链条、带动产业结构与产业素质提升的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年产25万立方米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已经在2012年建成投产 年产30万吨瓶级聚酯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煤气化公司偃师、孟津加气站项目获批

1月19日 从煤气化公司获悉 洛阳市政府在2012年12月28日下发的《洛阳市气化洛阳领导小组关于印发车用天然气加气站分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对洛阳市“十二五”期间车用天然气加气站做了详细规划 同时也对煤气化公司的偃师加气母站和孟津加气子站项目进行了批复。

据了解 至此煤气化公司已获批复的CNG加气站总数为4座 该公司下一步将积极开展其他手续的办理工作 开始设备、材料等招标工作 确保实现年度建设目标。

开封空分设备成功开车创历史记录

1月15日 开封晋开化工百万吨合成氨项目正式投产。至此 开封空分2012年生产的21套空分设备全部实现成功开车 较2011年翻了一番。这在开封空分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标志着开封空分调整经营策略 实施品牌带动 狠抓交货期执行和质量“双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12年 开封空分以满足客户需要为第一前提 从采购管理到生产组织 从发货运输到现场安装 从调试服务到考核报告 实行全员控制、高效一体化运行 确保了空分设备顺利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