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高校课程设置研究

2013-08-15 00:48陈灿煌刘凤根
商学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设置大学生

陈灿煌,刘凤根

(1.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岳阳414006;2.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3年,高校扩招后的第一批大学生212万人毕业,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2012年增至680万人,而2013年毕业生将达699万人,从2003年至2013年这十余年间,大学毕业生年均增长9.65%。近几年毕业生人数连创历史新高,使其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毕业生数量增加过快和社会其他群体的竞争压力之外,就业能力的严重不足是最根本的原因。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础能力欠缺、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够、创新能力缺乏等方面。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

对于高校来说,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精神食粮,而课程设置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办学品位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而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高校课程设置应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为导向,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课程设置的各个系统中。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但是,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较,大学生就业能力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专业能力主要指运用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的能力。当前大学生就业时表现出专业功底不扎实,专业知识积累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顺利就业。如有些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面试时不知道权责发生制;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连基本的英语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都不具备;金融专业的学生对于当前银行的分类和不同类型银行的业务差别都不熟悉等。大学毕业生普遍表现出来的专业能力的不足,导致在求职中碰壁的人数越来越多,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2.实践能力欠缺

实践能力是毕业生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这种多样化需求就要求高校人才的培养由从前的理论型转向实践型,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已经成为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优先考虑的条件,很多用人单位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能马上胜任工作岗位。然而,由于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塑造,致使一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陷入“会说不会做”的尴尬境地。

3.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社会个体准确认知他人与社会,对情境与环境作出准确判断,并能通过正确的反应达到与他人顺利沟通、与社会环境协调,达成自身目标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这就是社会适应能力。一般认为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个人在某一社会环境中正常生活的能力、基本劳动能力、职业技能、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交能力等。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认知、学习、人际交往和应对挫折等能力。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能力的培训并不重视,当毕业生走出校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有的束手无策,前途迷惘;有的怨天尤人,消极避世。要生存就得面对就业市场的残酷竞争,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使得毕业生走上社会后的不适感暴露无遗。

4.创新能力不够

创新能力是指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因素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它是在多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已知信息、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产品的能力。大学毕业生作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更是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然而,目前,大学生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不足,大学生创新能力缺乏,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缺少主动性、独创性,在工作上墨守成规,亦步亦趋,缺乏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

三、目前高校课程设置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制约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课程设置的缺陷也是制约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1.选修课程所占比例小,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空间受限

选修课的合理设置原则应该是门类众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宽,以保证大学生从自身能力、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出发来选择课程。合理的选修课设置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业发展中享有较大的主动权,从而扩大了他们就业能力提升的空间。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校选修课占总体课程的比例约10%,90年代初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选修课增加到25%左右,课程主要涵盖人文社科类,而涉及自科的课程很少。这种课程设置与国外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如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的选修课占63%,其中除数学外,还包括生物学、物理学、社会与行为学等8大领域的100多门课程。相比而言,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选修课占总体课程的比例还太小,且课程设置狭窄、结构单一,这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无法完全根据自身能力、兴趣爱好来选择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降低;加之我国高校实行的选修课制度,严格规定了限选课学分与任选课学分的比例,许多学生上公选课只是出于学分的要求,在课堂上大多数只是应付了事。在目前信息化、国际化的现实背景下,由于选修课所占比例小,导致毕业生知识面狭窄,就业能力提升的空间受限,在求职中遇到压力在所难免。

2.综合性课程设置缺乏,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够

综合性课程设置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通过实施综合课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各学科之间的天然相通性,在头脑中建立起学科知识之间广泛的联系进而形成广博精深的知识构架,有效进行大跨度的、有效的思维迁移和创造,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消除课程繁多、学生负担过重的倾向,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实施“综合性”课程是现代科学向协同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是人们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性、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性等因素影响的必然结果。

我国高等教育注重“专业化”课程设置,忽视综合性课程,学生视野局限于狭窄的专业知识领域,难以产生新思想和新突破。现代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局限于某一狭窄专业的孤陋寡闻者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

3.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大学生工作适应能力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工作适应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课程设置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课程。由于受惯性思维方式和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影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众多高校专业的课程设置都还带有传统精英教育的特征: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深度,课程设置脱离社会需求,课程内容与就业能力培养两不相干,以至于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工作适应能力薄弱,有的频繁变动工作岗位,有的工作适应期延长,不能很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应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青年才俊,却因所学专业的应用性不强而沦为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给他们的就业带来困难。

4.就业教育课程内容空泛,大学生就业时无所适从

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开设的课程存在很多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社会市场的认识。其不足方面表现在就业指导课程多以课堂教学为主,讲授内容较多地集中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政策法规、求职技巧等方面,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这种空泛的、纸上谈兵式的就业课程教学,使学生仅停留在对就业的主观认识上,无法通过实践性环节来增强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在学生的主观认识和感性认识产生错位的情况下,他们就有可能变得无所适从,以致就业受到影响。

5.课程设置重理论课程而轻实践课程,大学生动手能力差

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存在重理论性课程而轻实践性课程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实验课设置落后。实验课在课程设置中,应成为独立的体系,与理论课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我国高校尽管也开设了实验课,但它往往依附于理论课,不被老师和学生重视,实验课沦为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学生的成绩极少与实验技能的高低相联系。另外,基本实验多,创造性实验少,试验项目陈旧,很多实验学生都是跟着老师的示范完成,很少有机会按自己独立的思维完成。目前国内高校本科生在校绝大多数仍停留在基本实验阶段,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导致大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较差。

四、 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设置途径

课程设置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应当符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并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课程设置中。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途径:

1.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为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由此带来的社会需求的变化,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巨大挑战。课程设置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高校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时,应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为目标,及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及教学方法,把课程设置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机融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处于一种动态匹配状态,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待毕业生走上社会后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目前我国高校都拥有专业及课程设置的自主权,课程设置要满足社会需求,就要求高校多“走出去”,开展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合作;鼓励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同时也积极通过“引进来”的方式,鼓励企业、往届毕业生或成功人士进入课堂参与课程设置。通过这些活动,高校能真正了解自身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保证课程设置能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及时调整,从而确保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能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坚持文化基础和实践能力并重

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各门学科,了解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和拥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同时又可避免由于所学专业偏狭而导致就业灵活性的丧失。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应凸显厚基础、重素质的教育理念。实践能力的培养既可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对实践对象的认识,也锻炼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设置中文化基础和实践能力并重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实践型、创造型人才和实现就业能力真正提升的前提条件。要实现二者并重,首先应注重基础性的通识课程的开设,以便学生掌握广博的人文和科学知识;其次,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的模式区别在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授人以鱼”,而现代教育模式注重“授人以渔”,学生完成从受“鱼”到会“渔”的转变,将是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就业能力的质的飞跃。因此,高校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具体的办法就是增加见习课或实验课的时数,课后要求学生及时写出实验报告等;另外,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课程设置必须保证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间累计达到一定的时数,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弥补课堂所学知识的不足,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坚持就业教育课程全程化

就业教育课程是在校大学生所应学习的与求职择业有关的课业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就业教育课程全程化,即要依据教育规律,以培养大学生就业所要求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在大学生涯各阶段有顺序、分阶段、分主次地展开具有连续性、衔接性的就业教育课程培训,把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始终。具体而言,主要指从大学生入学开始直到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就业意识和态度、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技能、求职择业的方法技能、实践实习经验、创业知识和素质等全面系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集“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于一体的系统工作。就业教育课程的全程化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4.兼顾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需求

社会发展既需要有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人才,也需要跨学科的混合型人才;既需要科学研究人才,也需要更多应用型创新人才。因此,高校各专业的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加强大学生专业能力适应性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目前我国高校数目逾千所,这些高校的办学层次各不相同,目标定位存在差异,因此,在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具体情况,体现办学特色。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要偏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要偏重学生的职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师范类院校则应重视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培养等。另外,当前社会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因此,课程设置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能力特点、学生的实际需要、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专业实践课程的可操作性,兼顾文理学科的融合和渗透,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此外,还需要加大各种形式的选修课程的比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主广泛地选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将创新课程纳入到课程设置中

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而创新课程的设置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因此,将创新课程纳入到高校课程设置中势在必行。创新课程的设计,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客观要求;注重训练学生的灵活性思维、求异型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大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批判和怀疑,激活他们的创新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1] 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邬人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4] 卢琪.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9).

[5] 冯勇.国外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及其启示[J].南华大学学报,2010(1).

[6] 丁国钰,张书红,赵颂梅.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

[7]陈均土.大学生就业能力与高校的课程设置——来自美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3).

猜你喜欢
毕业生设置大学生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最“叛逆”的毕业生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