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财
(南京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江苏 南京210003)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当代中国主流政治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以“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因此,从根本上说,当代中国主流政治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其作用发挥离不开广大公众的认知、理解和接受。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主流政治文化引导能力建设,探索出了以大众传媒为中心,包含家庭、学校和社会政治实践等多维一体的传播方式,对壮大主流政治文化的引导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伴随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其具有的平等开放、即时高效、虚拟自治、多元互动等突出特点,在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传统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模式,对掌握和提高网上主流政治文化引导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充分认清当代中国主流政治文化的重要作用,探讨互联网发展对主流政治文化传播的多重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我国主流政治文化传播效果和引导能力的思路和举措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现实性。
主流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流意识形态在政治领域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社会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问题开始集中显现。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好主流政治文化所具有的整合社会思潮,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作用无疑显得尤为重要。
1.凝聚人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1]。党的执政地位的取得,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我们党及无数革命先烈历经千难万险、夺取政权而建立起来的。但政党政治的发展规律表明,任何政党要想确保执政地位的巩固,其根源来自于执政的合法性。这里讲的执政合法性,是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主要指政党执政或政府行政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信仰、忠诚和服从,它是一个政党执政和政权存在、持续、稳定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如果我们党不能很好地解决自身政治合法性问题,就可能影响社会上广大民众的认同,面临合法性危机,威胁执政地位的巩固。尤尔根·哈贝马斯曾指出:“任何一种政治系统,如果它不抓合法性,那么,它就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住群众(对它所持有的)忠诚心,这也就是说,就无法永久地保持住它的成员们紧紧地跟随它前进。”[2]264从一般意义上讲,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可以建立在不同基础上,如执政党的理论主张、经济增长、执政绩效、领袖个人魅力、政治民主化程度和社会公平实现程度等。从这些合法性基础中不难发现,以执政党价值理念为核心的主流政治文化,在增强民众对政治体系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中,无疑能够发挥更为持久和稳定的作用,从更深层次上为我党长期执政提供合法性依据。
“得民心者得天下”。当前,伴随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在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各种西方文化思潮也涌入中国,极端民主化、自由化等思潮不时沉渣泛起。大力加强当代中国主流政治文化建设,使人民能够从心底深处对党的方针政策、执政绩效、执政目标等有一个价值认同,则不仅是有力反击西方分化西化我国图谋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地凝聚人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
2.动员民众——推动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观认为,政治文化不仅具有政治认知功能,还具有超越政治认知的情感意志功能,能够起到激励和动员广大民众的作用。在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看来,一种价值体系形成一种文化观念后,“它就会变成动员社团成员、强化纪律和维护社会控制的手段。”[3]107而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看,社会的变迁大都以一定的文化思潮为先导。回顾历史,西方世界的文艺复兴产生了“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也正是这一文化思潮成为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旗帜,引导和激励他们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样,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激励和警醒了广大中国民众,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并最终指导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胜利。
当代中国主流政治文化,是新时期广大民众参政议政的政治价值规范和导向,也是我党吸引和动员民众的一面旗帜。正如毛泽东所强调的:“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4]554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5]30,就要充分发挥主流政治文化的价值导向和情感激励作用,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纳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共同理想的政治系统之中,有效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信仰。
3.价值引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政治思想是政治行为的先导,政治文化是政治思想的深层体现,其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构成其内在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意识,是一种隐藏于人内心的政治行为规范。也就是说,一定的政治文化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个人对政治体系、政治目的、政治决策、政治现象等的态度和感情,决定政治共同体成员对共同的规范和标准的态度和举止,决定社会全体成员对政治体系的总体看法和反应模式,进而促使个体在政治生活中做出或不做某种政治行为。一旦人们对政治系统出现价值认同危机,在产生失落感和逆反心理的同时,人们的政治行为也会陷入混乱,甚至用暴力反对现行政治制度,从而影响到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而主流政治文化作为主导一个社会理想、信念、精神、风气等的灵魂,对整个社会公众的政治心理、态度、行为等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系统的稳定有序。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地深入发展和政治民主化地不断推进,我国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迅速增强,“现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就是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6]与此同时,阶层分化日益严重、利益矛盾日渐增多、思想文化趋向多样,中国民众政治参与激情的增长与中国政治制度供给还未跟上的问题逐渐显现。在这一社会转型深化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国主流政治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通过主流政治文化的有效传播,可以赋予社会公众以共同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扩大政治认同,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冲突,把公民政治参与从狂热无序或冷漠消极引向积极有序,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由于互联网自身具有的信息传播快捷、高效等特点,其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提高我国主流政治文化传播的创新性、覆盖面和影响力。但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其所创造出的新型文化形态和信息传播样式,必然使主流政治文化传播呈现出的新特点并对其传播效果和引导能力建设产生多重影响。
1.由传者中心到受众本位——主流政治文化的传播理念相对滞后。从通俗意义上理解,传播理念指的是传播主体进行传播活动时遵循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直接影响传播内容的选择、形式的使用以至最终的传播效果。在网络传播媒介出现之前,我国传统大众传媒始终处于党和政府的集中领导之下,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相对封闭集中,传播主体,尤其是领导、上级机关是信息的掌控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把关人”,他们把符合传播主体标准的信息、内容进行层层把关、加工、处理、过滤、净化,选择合适的信息进行传播、宣讲,同时,对宣讲的时间、方式进行适当配置,经过这一“把关”而传送出来的声音必定是一种权威话语。但伴随互联网络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传统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中的原有地位已出现动摇,传统传播介体权力系统退场。而出于思维惯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原有的传者中心的传播理念在主流政治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滞后性也就开始凸显。如果说在网络出现前,传统大众传媒重灌输轻接受、重单向轻互动、重群体轻个体、重权威轻民主的教育方法,受众还能在盲从、默认中消极接受,那么在当前崇尚自由、平等、个性、民主的网络信息时代,其传播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2.由相对封闭到自由开放——主流政治文化的传播环境更趋复杂。传播环境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区域范围内各大众传播媒介主体由于在传播中所处地位和发挥作用不同而形成的特定传播生态结构。在网络出现前,由于时空、国界等诸多限制,国内主流大众媒体占据我国信息传播的绝对主导地位,西方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由于缺乏有效的传播媒介,很难对我国主流政治文化的传播产生重大影响,党和政府可以通过对国内主流媒体的控制,实现主流政治文化的有效传播。但伴随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就如同我国加入WTO后,经济领域受到的震荡一样,由时空、国界等构筑的“文化堤坝”轰然坍塌,我国主流政治文化传播相对封闭统一的格局受到巨大冲击。特别是美国一直处于互联网的主导地位,凭借其经济强势、技术强势向全世界广泛和强势地输出其所奉行的文化主张、价值理念和政治思想,以使他们的文化成为“霸权文化”,遏制和消解其他文化元素。除此之外,互联网本身的开发自由和虚拟性等特点,使西方的颓废、腐朽思想文化可以在网上广泛传播;各种政治亚文化可以借助互联网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同;国内非法组织和非法宗教团体,也可以利用网络传递不实言论,攻击党和政府。如此多样浩瀚的信息洪流对主流政治文化的传播必然产生一定的“淹没”效应,在事实上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
3.由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主流政治文化的传播体制亟需完善。传播体制是一国基于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实际和传播技术特点所形成的,关于传播活动的基本经营及管理架构。在网络出现之前,我国实际上处于集中统一、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型传统大众传播机制中,受执政者控制或影响的传统大众传媒垄断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等环节,成为了信息传播的权威主体,而广大受众只能充当受教育和被灌输的角色。但网络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为政治文化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平等开放的网状交流平台,原有传播机制和管理体制受到强烈冲击。在互联网在这一平台上,不管是专业组织还是普通网民,都既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收集、整理、发布信息,“因特网络把所有人都变成了出版发行人。这是革命性的转变。”[7]108这一转变使传统大众传媒在传播中的主体权威角色逐渐流失,建立在原有传播模式基础上,以传统大众传媒为“控制中心”的管控体制也就很难对网上的信息进行有效筛选过滤、舆论主导。美国著名学者弗兰克·比彻姆就曾指出:“国际互联网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革命,因其正消除着传统大众媒体中长期存在的政府、团体对消息的过滤。”[8]132
面对互联网快速发展普及给我国主流政治文化传播带来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应从趋利避害的角度出发,充分把握和利用其带来的机遇,积极有效应对其提出的挑战,重点加强主流政治文化传播理念、传播环境和传播体制等方面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网络传播效能,提高网上引导能力。
1.理念创新——我国主流政治文化网上引导能力提升的先导。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先进的传播理念则是提升传播效果的观念因素和先导条件。适应中国转型深化期的特殊国情和互联网在我国迅速发展普及的实际,我国主流政治文化的传播必须进一步增强传播中的政治观念、群众观念和时代观念,树立以受众为中心,主动引导、开放包容的网络传播新理念。
一是以主动引导为关键,强化传播中的政治观念。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同时,“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讲究舆论宣传的艺术,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和效果。”[9]这实际上明确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推动我国主流政治文化的有效传播,必须以党性立场和传播规律为依据,进一步强化传播中的政治观念,着力提高主动引导质量。各主流媒体要从西方强势舆论所建构的,反映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政治话语体系中解放出来,始终坚持以党和国家的立场观点为依据,创造性地选取自己的内容,统筹国际国内各种资源,形成整体合力,积极主动地宣传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创造符合我国主流政治文化要求的强势话语体系。
二是以“三贴近”为遵循原则,强化传播中的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既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也是我党新闻宣传事业的基本原则。特别是伴随网络媒体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作为受众的广大人民群众不再是“魔弹”射击的“靶子”或只会被动接受刺激的“反应物”。要想获得受众的认可和接受,就必须认真分析受众的心理诉求、行为习惯、接受水平、文化差异等,不断创新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要变“说教”为“沟通”,在传播活动中更多地关注群众实际生活,融入人文关怀,反映群众心声,避免假、大、空式的宣传报道,真正“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10]。
三是以开放包容为重点,强化传播中的时代观念。互联网的发展普及,不仅改变着人类的交流方式,也使人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出现新的转变。要适应形势发展,对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有效整合,就需要按照时代发展要求增强主流政治文化的开放包容性,不断在自身内容形式上丰富创新,从而为尽可能广泛的政策选择提供理论支撑,赢得社会不同阶层和人群的认同和支持。
2.环境创新——我国主流政治文化网上引导能力提升的重点。面对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复杂传播环境,要坚持以资源建设为主导,秩序维护为保障,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和法规制度完善,全面优化我国主流政治文化的网络传播环境。
一是坚持资源主导,打牢网上主流政治文化传播主阵地。从传播学角度讲,资源是传播活动开展的基本条件,它既指传播的信息量,也包含承载信息传播的载体数质量。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强调,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应当说,单从数量和规模上看,我国主流政治文化的传播平台建设还是比较充分的,但传播效果的好坏不仅受网站数量和规模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看其资源是否丰富,内容能否吸引公众。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形式多样的腐朽文化渗透,我们不仅要不断创新网站内容和形式,增强网站吸引力,还要坚持差异化发展,突出重点网站建设,占据网上信息主导权。当前,可以考虑由国家出面,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突出特色和重点的原则,制定各地网站建设的规范和目标,整合现有各级网站,将有限资源进一步投入到打造如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家及地方优势、特色网站上。
二是加强秩序维护,依法推进网络信息空间治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信息海量性、主体多元性和治理的复杂性。因此,从最大限度优化我国网络政治环境的角度出发,首先,要建立以国家为主导,以各网络运营商和网站服务商为重点,全体网民参与的三位一体网上政治类信息监控网络。其次,要立足于有效监控、源头控制,积极研发和完善国家级的不良政治信息“防火墙”,有效屏蔽攻击党和政府、危害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等政治信息,限制不良政治文化的传播。第三,要根据网络发展需要,及时修改和制定网上信息发布和审查监督等相关法律规范,并加大网络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为公民有效利用网络创造良好环境。
三是关注青年群体,加大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广大青年群体正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政治社会化的关键阶段,能否争取他们的理解和认同,关系到主流政治文化的传承和未来政治系统的稳定发展。而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普及,青年群体恰恰又是其主要影响人群。因此,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应利用网络的广泛性和渗透性,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方法,利用网络等手段,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旋律;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氛围,引导学生辨别网上不良信息,增强自身“免疫力”,从而自觉抵制各种反动思潮、政治谬论,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政治生活,粉碎西方国家“文化殖民主义”的伎俩。
3.体制创新——我国主流政治文化网上引导能力提升的保障。传播体制是信息传播得以有效进行的基本保障,也是影响传播效能的制度性因素。面对互联网发展引发的传播体制障碍,要从现实针对性和实效性出发,重点以创新发展政治信息的发布、沟通、反馈机制为突破口,构建系统完善的主流政治文化传播新体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即时开放型的政治信息发布机制。适应网络传播特点和规律,我们所要建立完善的即时开放型政治信息发布机制,必然不同于原有的集中封闭型传播运行机制,但也与西方所鼓吹的绝对自由开放、媒介完全独立、不受政府限制的运行机制有着明显的区别,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在推进信息自由流通的同时,并不完全抛弃党和政府对媒体舆论的引导和管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在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中,要更加强调及时、公开、透明、客观的原则。近年来,党和政府相继设立党委、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各级政府陆续开设官方微博等举措正是对即时开放型信息发布机制的有益探索,也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对信息传播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既要充分尊重公众和媒体对信息的“知晓权”和选择权,允许其在制度规定内发表各自的观点和意见,同时又要加强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的系统疏导和及时沟通,避免简单压制。
二是进一步完善网民参与型的政治信息沟通机制。从提升主流政治文化传播效果的角度分析,网民对政治信息传播的深度参与,恰恰可以加深其对政治信息的理解和认识,这不仅是尊重和落实现代社会公民知情权和信息传播权的必然要求,同时对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渠道、提高公民政治素养、增强公民政治认同也具有重大积极意义。因此,从推动主流政治文化传播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利用网络发展的便利优势,在各级党政网站及大型门户新闻网站中,开设专门的网上问政信箱、献计献策专栏、网友评论板块、BBS讨论区等,对正在或即将实施的国家方针政策利用网络听取网民的意见建议,适时举办网上投票、评议等活动,使广大公众能够便捷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拉近与党和政府的距离,从而增强对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三是进一步完善积极回应型的政治信息反馈机制。从传播学意义上讲,积极的参与和及时的回应,实际上就是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过程,它们是一个有效传播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政治学意义上分析,公民的积极参与和执政者的及时回应,无疑是现代民主社会公民与执政者实现良好合作、达到“善治”的关键环节。从实践层面看,我们党和政府对积极回应型政治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站论坛与网民在线交流,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人在网站开设个人信箱,再到各级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逐步建立、各部门官方微博的相继上线,等等,都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与网民交流的重视,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因此,当前推动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政治信息反馈机制,不仅要适应网络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公民政治参与和党委政府有效回应的方法渠道,还应立足于现有交流互动渠道,提高交流活动的效率,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解答公众的疑惑。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test/2008-08/20/content_1075279.htm.
[2]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何志平,周治平.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和执政党建设[J].改革与战略,2003(10).
[7]约翰·布洛克曼.未来英雄:33位网络时代精英预言未来文明的特质[M].汪仲,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8]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M].甄春亮,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9]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01-11(01).
[10]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