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臣 潘杰 汤伟权 周玉迁
(1.大庆市红岗区农业服务中心 黑龙江大庆 163000;2.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东北接骨木为忍冬科接骨木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在黑龙江省仅北部大兴安岭以及张广才岭有少量分布。多生于山坡林缘,或疏阔叶林内。在大庆地区东北接骨木5月中旬开花,花黄绿色或先端带紫堇色,顶生圆锥花序,密花;7月中旬果实开始成熟,果实成熟时红色,挂满枝头,和绿叶相衬,甚是美丽。是大庆地区优良的庭院观赏树种之一。
形态特征:大灌木;树皮红灰色;一年生枝带紫灰褐色,无毛,幼枝绿色,无毛或有疏柔毛;芽卵状三角形,先端渐尖,无毛。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叶柄无毛或有疏柔毛;小叶5—7枚,长圆形,稀卵状长圆形,长4.5—8.5cm,宽1.5—3cm,先端渐尖,短尾尖至长尾尖,顶端小叶,基部楔形,侧生小叶1—2对,基部楔形至圆形,稀微心形,边缘有密细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老叶或发白色,幼时沿脉或边缘有毛,后无毛。顶生圆锥花序,外形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稀卵状三角形,密花,长2.5—4cm,分枝较细,最下的一对分枝常向下斜出,第二对分枝通常最长,无毛;花萼筒卵圆形,萼片5,卵状椭圆形,花瓣5,长圆形,长约1.7mm,黄绿色或先端带紫堇色,当花盛开时,花瓣向背面反折,而先端微向上曲;雄蕊5,花药黄色,比花丝稍长;花柱短。浆果状核果,球形,径约5毫米,成熟后。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多生于山坡林缘,或疏阔叶林内。喜光,稍耐荫;耐酷寒;耐旱;耐水湿;耐中度苏达盐碱土,播种和扦插均可繁殖,以播种繁殖为主。
在大庆地区东北接骨木种子于7月上、中旬至8月中旬成熟;果实脱落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果实由绿色变为红色,果肉由硬变为多汁状即为成熟。应在果实充分成熟后和鸟类啄食前采收。采集后堆放数日,待果肉腐熟变软时装入袋内或桶内,捣烂果肉,搓揉,漂洗,除去果肉、秕籽及杂质,得到的纯净果核即为播种材料,通称种子。出种率10—12%。
东北接骨木种子果核坚硬,胚又具有休眠习性,适宜秋播或层积越冬后翌年春播。未经层积越冬的种子(放在3—5℃条件下干藏的种子),东北接骨木生产性育苗,一般秋播或春播均可。但以秋播为佳。
秋季播种:9月上中旬进行。播种前用40℃温水浸种3昼夜,每天换25—30℃温水一次,捞出种子控干,用高锰酸钾0.5%溶液消毒4小时,捞出种子充分控干,播入预先做好的床上。播种量每10平方米100克。播种采用床面条播方法,条距20-25cm.覆土厚度1.0cm。播种覆土后用木滚轻压或轻踩一下。镇压后灌水,再覆盖一层2—4cm厚的松针或稻草,保持畦面湿润和控制杂草生长。
春季播种:(1)层积越冬处理法。9月上中旬进行。层积前用40℃温水浸种3昼夜,每天换25—30℃温水一次,捞出种子控干,用高锰酸钾0.5%溶液消毒4小时,捞出种子充分控干,混入河沙,种沙体积比1:3,调整种沙湿度为饱和含水量的60%,装入沙袋中,在室外选平坦处将种沙放入深40cm左右的坑中,上与地面一平,地面以上先盖5cm左右的细河沙(湿度在60%左右),再盖10cm左右厚的土,做成龟背形。或将种沙投入隔冬埋藏不冻窖。翌年春播种前,将种沙取出,日光下晾晒翻动种子裂口率达30%立即播种。(2)变温层积处理。春播前13—14周进行。层积前用40℃温水浸种3昼夜,每天换25—30℃温水一次,捞出种子控干,用高锰酸钾0.5%溶液消毒4小时,捞出种子充分控干,混沙,种沙体积比1:3,保持种沙湿度为饱和含水量的50%—60%,先进行温湿处理,种沙温度10—20℃,每1—2日翻动种沙1次,处理8周,转入冷湿处理,种沙温度0—5℃,每周翻动种沙1次,处理5—6周。春播种前,将种沙取出,日光下晾晒翻动种子裂口率达30%立即播种。播种量每10平方米100克。播种采用床面条播方法,条距20-25cm.覆土厚度1.0cm。播种覆土后用木滚轻压或轻踩一下。镇压后灌水,再覆盖一层2—4cm厚的松针或稻草,保持畦面湿润和控制杂草生长。
播种地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盐碱度适中,土层深厚,靠近水源,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及壤土地块。播种前深翻土壤25~30cm,打碎土块,清除杂物、石块后,施入适量有机肥及杀虫剂,拌匀。作南北走向的高畦,畦面宽110cm,步道宽40cm,畦高于步道15~20cm,作畦后将床面耙平耙细。施杀菌剂五氯硝基苯40%粉剂55g/10m2+福美双50%可湿粉55g/10m2,拌入床土表层3cm厚土中。在耙平,用木板或木磙适当镇压。
播种方式,一般采用床面条播,播种量10g/m2。播种工作包括划线、开沟、播种、覆土、镇压5个节。播种前按行距20-25cm在苗床上横向划线定出播种位置,用小镐于苗床上横条开沟,播种沟宽5cm,沟深1-1.5cm,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沟内。播种后用耙子将床面耙平覆土;播种覆土后用木滚轻压或轻踩一下。镇压后灌水、再覆盖一层2—4cm厚的松针或稻草。
东北接骨木以1年苗出圃栽植为宜。10月中旬调查苗木产量、质量后,原床露地越冬。当年苗高80~100cm以上,地径1.0cm以上。翌年早春土壤解冻后掘苗出圃移栽。
大垄穴植法,沿大垄(垄宽66cm)按株距70~80cm,人工挖穴栽植,栽植前,对苗木根系进行修剪,保留根系长15~20cm。每穴栽植2株,穴的直径和深度应略大于移栽苗木的根系。栽植深度一般应比苗木原来的土印略深1cm左右;覆土后要踩实,移栽后日落后之前要及时灌透水,过3~5d后再灌一次水。灌水后要及时中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