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坡耕地综合治理成效、问题与对策

2013-08-15 00:45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3年11期
关键词:隆德县坡耕地梯田

杜 辉

(宁夏隆德县水务局水保站 宁夏隆德 756300)

坡耕地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加强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后续产业开发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单位土地生产力,增加区域人口环境容量的重要途径。

隆德县是宁夏境内海拔最高、气温最低、人口密度最大、地貌类型最复杂的区县之一,也是一个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和水土流失重点县。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和成功经验,于2005年10月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称号。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基本情况

隆德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西麓,全县土地总面积985km2,辖13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27个行政村,总人口18.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48万人,人口密度183人/km2。隆德县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Ⅲ副区,地貌类型以土石山区、河谷川道区和丘陵沟壑区为主,平均海拔在2000m以上。年均气温5.1℃,无霜期125天,年均降水量 502mm,水土流失面积733km2,占全县总面积的74.4%,年土壤侵蚀模数3500t/km2。全县总耕地面积 3.87万 hm2,其中坡耕地3.27万hm2,农民人均耕地0.25hm2。截止2012年,全县累计修建梯田2.8万hm2,占总耕地的72.4%,占坡耕地的85.7%,农民人均梯田面积0.18hm2。

2 坡耕地综合治理成效

2.1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按照“充分利用三水,大力建设三田”的思路和力争在 2010年实现“农村人均三亩梯田”的目标,隆德县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截止2012年,全县共有水保骨干坝38座、淤地坝 82座,总库容 7200万 m3,打井窖1.88万眼,砌护防渗渠道412km,发展农田灌溉面积0.61万hm2,配套乡村及田间道路2260km。坡耕地改造后,土壤水肥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土地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据测算,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和耕作条件下,正常年份梯田最少比坡耕地增产750kg/hm2以上,全县梯田每年增产粮食在2100万kg以上,稳定地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2008年我县遇到60年一遇的旱灾,水平梯田粮食亩产仍达到 138.2kg,比坡耕地每亩增产64.6kg,充分显示了梯田在抗旱减灾中的巨大作用。梯田已经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实现粮食自给,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工程和提升区域综合发展能力的长效工程。

2.2 就地拦蓄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坡耕地治理改变了微地形,也改变了降雨的下渗条件,从源头上拦蓄了坡面径流,减轻了汛期坡面汇流对地面的冲刷,提高了土壤的下渗量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根据“庄浪县梯田化建设及开发研究”课题定位试验,在 50年一遇 24h降水和50年一遇72h降水条件下,梯田的下渗量是坡耕地的2.2倍和1.54倍,其拦泥和蓄水效率分别可达92.8%和90.48%,耕作层土壤平均含水量比坡耕地高7~12个百分点。按此推算,我县 2.8万 hm2梯田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约 91万t,,拦水总量约1272万m3。由此可见梯田对于拦蓄降雨资源,调蓄土壤水分,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减少江河泥沙具有明显作用。

2.3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基本农田面积的增加,为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提供了较大空间,实现了由种粮型向粮经饲结合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由传统自给自足型向现代商品型的转变,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县形成了“梯田+马铃薯”、“梯田+地膜玉米”、 “梯田+育苗”等多种产业形式。2012年全县特色种植及经济作物面积1.61万hm2,占农业种植的49.5%,其中发展温棚种养瓜果、蔬菜、药材种植业户近3万户,种植药材0.29万hm2、蔬菜0.3万hm2,仅这两项创收达26154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5.2%,农民人均增加收入420元。同时,坡耕地综合整治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小型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条件,也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2012年全县共输出农民工近4万人,创收3.2亿元。

2.4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扼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能力,我县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各类工程年拦蓄径流近3200万m3,拦水效益达76%,年均拦截泥沙130万t,拦泥效益达55%,土壤年侵蚀量由1998年前的345万t减少至现在的232万t,侵蚀模数由3500t/km2下降到 2300t/km2,森林覆盖率由 12.3%增加到了20.1%,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在已经治理的32条小流域内,基本达到了“泥土不下山、暴雨不成灾、洪水不泛滥”的目标。

3 存在的问题

3.1 国家补助标准偏低,治理措施单一

由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属于国家补助项目,国补资金偏低,地方又无资金配套,导致我县梯田建设标准偏低,大平小不平,田面宽度不够等问题普遍存在。加上配套措施不完善,田间水窖、涝池、高位水池及淤地坝等蓄水拦沙工程较少,导致梯田灌溉面积小,综合治理配套措施不完善。

3.2 道路不畅,限制了小型农机具的使用

我县人多地少,田间道路占地问题一直无法解决,甚至出现很多我们今年推开路,明年道路又被耕种的情况。严重制约了机械化作业和梯田后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3.3 梯田埂坎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根据相关研究,梯田的平均埂坎占地系数为16.57%。据此推算,我县梯田埂坎面积约为4640hm2。而我县群众没有利用梯田埂坎的习惯,因此,梯田埂坎仍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3.4 后续开发和主导产业没有跟上

隆德县实现梯田化县已经有七年的时间,但多数农村的基本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梯田的后续产业开发、结构调整、主导产业的形成上都没有大的进展。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4 今后的发展思路

4.1 因地制宜加快梯田后续产业的开发步伐

在提高梯田利用率的基础上,要充分借鉴兄弟市县的成功经验,力争在全县建成三大不同生态类型的高效生态经济区。一是六盘山阴湿苗木培育区。该区为我县地表水资源的发源地,担负者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今后要通过实施生态移民、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自我修复和建设针叶林苗木培育基地等措施,涵养水源,恢复植被,加快针叶林苗木基地建设;二是河谷川道高效特色种养区。充分发挥该区交通便利的自然经济优势,以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优质瘦肉型猪、牛养殖,)冷凉型瓜菜和花卉培育,将该区建成优质高效、特色明显的生态农业区;三是黄土丘陵沟壑农牧区。该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坚持生态建设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加大流域治理力度,扩大粮饲兼用作物、经济林和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该区建成草畜主导、农牧业和经济林产业相结合的生态农牧区。

4.2 加强小水资源利用,扩大节水灌溉面积

水资源短缺是限制我县农业生产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应加大小水资源利用步伐,完善梯田与村庄场院、田间地头、道路涝池、水窖和沟道淤地坝建设等工程,截蓄沟道和坡面汇流,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做到蓄水、保水、节水、用水措施并举,发展节水灌溉,扩大梯田灌溉面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4.3 加快低标准梯田改造步伐

我县梯田有近40%为原来的人修梯田,存在着田面窄小、道路不畅、田面不平等问题,导致群众耕种困难。今后要进一步加快老旧梯田的改造步伐,合理配置和打通田间道路,减轻群众的劳动强度,形成较为完整的生产物料运输通道,为农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段义字,白小丽.庄浪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 2011(10):34-35.

2 张勋瑞.黄土高原上的隆德梯田美如画【J】.中国水土保持,2007(11):25-26.

猜你喜欢
隆德县坡耕地梯田
记一次写生
《山区修梯田》
秀美梯田
宁夏隆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经验及做法
梯田之恋
隆德县三通古碑考释
建平县实施国家坡耕地治理项目成效及经验
从江加榜梯田
资阳市雁江区:防治并重 建管结合 创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
隆德县农村电影放映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