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机安全监理(推广)总站 王林松
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水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2013~2017年)的通知》和省农业厅关于早稻集中育秧工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派驻联络员开展为期2个月的早稻集中育秧督导工作。汉川市农业部门“早”(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字当头,高度重视早稻集中育秧工作,通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严格落实分管责任领导、成立工作技术专班、举办早稻集中育秧培训班等多项“硬”措施,把早稻集中育秧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近日,驻县联络员通过“四查四访”活动,走基层访农户,对早稻集中育秧和大田生产具体情况进行了考核验收,汉川市农业部门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和省农业厅下达的早稻扩大面积年度指导计划任务,为粮食增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汉川市早稻种植面积4.2万亩(1hm2=15亩),新增早稻面积1.065万亩。建设中型育秧基地1个,小型育秧基地8个,基地育秧面积73 370m2,投入育秧苗盘数41.7万个,集中育秧可栽插大田面积17 165亩。该市早稻集中育秧紧紧依托双马农机专业合作社、刘家隔镇和垌塚镇开展集中育秧示范,主要品种为鄂早18、两优302等优良品种。截止目前,全市早稻栽插面积4.2万亩,占计划面积的100%;其中,移栽面积2.95万亩,占总面积的70.2%;直播面积1.25万亩,占总面积的29.8%。人工栽插面积1.76万亩,占栽插面积的76.8%,机插秧秧田面积1.19万亩,占栽插面积的23.2%。
一是以吴振华局长为组长,张贤红为副组长,马建国、黄齐奎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行政领导、组织协调和档案管理;二是以市农技业务科马建国为组长,黄齐奎为副组长,胡望清、邓艳国、丁四华为成员的技术专班,全程技术指导。3月中旬对全市147名农业技术指导员、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早稻集中育秧示范点进行一次技术培训,并印发技术资料,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早稻集中育秧工作顺利进行。
在2012年早稻集中育秧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的粮食生产发展模式。一是大户、村组和合作组织为育秧主体开展的集中育秧。如刘家隔镇双马农机合作社,利用“农户+育秧工厂”的育秧模式,早稻集中育秧20 000m2,可插大田4 500余亩;二是以散户为主体的协同性集中育秧。由村组干部或热心公共事业且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农户牵头,遵循农户自愿的原则,将各家各户的秧田集中到一块,统一接受培训、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秧田管理和病虫防治。全市协同性集中育秧10处,育秧面积53 370m2,可栽大田面积12 665亩。
实行“科技兴农”,促进早稻生产。一是实行技术包干。该市农业局下派20名技术人员联乡驻点进行技术指导,实行技术包干责任制。在集中育秧阶段实行农技人员全员到岗到位的特别管理,直到早稻栽插完成。在每一个集中育秧点安排一名技术负责人进行全程指导,严把技术关口,有效解决了春季低温阴雨天气造成早稻烂种烂秧、死苗、秧苗不足的问题,确保早稻生产面积;二是加强农民培训。在市、乡、村三级开展了育秧技术培训,提高育秧员的技术水平。首先对市一级147名农业技术指导员进行集中培训;然后分别到集中育秧重点乡镇组织培训,共培训水稻集中育秧员500人,辐射带动农户5 000多户,发放技术资料8 000多份;三是全力推广良种良法。在集中育秧点实行“五统一”:统一使用良种、统一租用秧田、统一秧田翻耕、统一播种时间、统一秧田管理。通过品种推介、壮秧剂的使用,为农户与壮秧提供技术保障;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开展集中育秧、机插秧的好做法、好经验,特别是以农民专业组织、种粮大户为育秧主体,提供代育、代插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为搞好2013年的粮食增产计划,确保完成粮食增产5.5亿kg的目标任务,汉川市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省农业厅关于早稻集中育秧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稳步推进“压单扩双”水稻生产,大力实施粮食增收计划,为全年农业生产保丰收开好局。自3月以来,汉川市农业局“早”字当头,统筹规划,通过举办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联系重点乡镇办示范点、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措施,春耕备耕生产工作顺利推进,成效显著。
3月12日,省农业厅派驻的36名早稻集中育秧联络员全部到驻点县市开展工作。3月13日,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能海带领督导组对汉川市早稻生产工作进行了督导调研。徐能海副厅长对汉川市的早稻生产工作中采取的“发动早,措施实,力度大”的工作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鼓励汉川市农业部门要再接再厉,争当孝感乃至全省早稻集中育秧工作的“排头兵”,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全年粮食增产计划打下坚实基础。
3月20日,孝感市农业重点工作推进会在汉川市召开。孝感市副市长周先来,汉川市委副书记、市长翁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邓义成,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煜等领导参观了汉川市双马农机专业合作社早稻集中育秧工厂,号召孝感市各农业部门要积极向汉川学习,突出培植水稻集中育秧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育秧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和种粮大户的引导带动作用,开展经营性集中育秧,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农业和农机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做好农机作业组织及技术服务工作,全面打好全年粮食增产“第一仗”。
4月25日,汉川市召开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推进会。省农机局副局长周立明、质管处调研员杨如辉,孝感市农机局副局长贺子安、汉川市农机局局长邹国仿等领导亲临现场检查指导机插秧工作,汉川市各乡镇农机服务中心主任、农机经销商、种粮大户百余人参会。省农机局副局长周立明观摩了机插秧现场及刘家隔镇双马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厂化集中育秧情况,对汉川市的早稻集中育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汉川市农业农机部门进一步加大力度,再鼓干劲,多方争取当地政府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争到2020年使全市的集中育秧水平达到50%,为汉川的粮食增产计划作出应有贡献。
5月5~8日,汉川市驻县联络员重点开展“四查四访”活动,对汉川市刘家隔镇、垌塚镇的1个中型育秧基地、8个小型育秧基地进行了核查。通过查看育秧主体与农户签订的供秧合同、查看档案资料与相关票据、查看栽插大田现场、访问育秧农户和村组干部等方式对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做全面“拉网式”核查,并填报了相关数据表,迎接厅考核验收组的检查验收。从实地调查情况来看,汉川超计划完成了预定工作任务,农户机插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汉川市是农业产粮大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4万亩,全市水稻生产过程中耕整和收割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但机插秧水平仅为27%。走访的刘隔镇条沿村王书记2012年用10亩田做早稻机插试点,每亩比同村人工栽插亩单产高近50kg,实实在在的成效吸引了众多农户纷纷采用水稻育插秧新技术,2013年该村早稻全部实行机插。
在厅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通过为期2个月的克难攻坚,汉川市农业、农机部门、驻县联络员等工作人员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汉川市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下一步,该市农业部门表示要努力抓好早稻大田的肥水管理。着重抓好早稻前期的肥水管理及虫害防治工作,合理施肥,足底早追,确保秧苗早活、早发分蘖。实行浅水回青、薄水分蘖、够苗露晒田的用水规程。同时,要积极筹备中、晚稻集中育秧工作,总结好早稻集中育秧的成功经验,按照“汉川市水稻集中育秧工作方案”,确保中、晚稻集中育秧面积落实到户,为全年粮食增产计划奠定良好开局。
汉川市2013年在集中育秧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是效果不平衡。集中软盘育秧、机械插秧的大户,省工节本增效方面比较显著,而协同育秧、手工插秧的农户较差。
二是备土困难。每亩大田需备细土100kg,千亩连片种植的大户需备土100t,而春季雨水多,备足用土有较大困难。
三是需加大早稻种植补贴。与中稻相比,早稻每亩产量相差150kg以上。中稻每亩纯收入比早稻高400~500元,因此要发展早稻需加大补贴力度,提升农户早稻种植积极性。
(1)早稻集中育秧以种植大户或合作社为佳,可规避插期过长,产量不平衡的问题。也可避免收割期过长而影响粮质的问题。
(2)培植育秧专业户开展工厂化育秧。育秧专业户的运作,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降低自然风险。
(3)加大技术集成应用。一是育秧技术要切实按规程落实到位。特别要把握早稻育秧关,控制病害发生,防止损苗缺苗,促进全苗壮苗;二是将机械全程作业与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化学除草、科学管水等技术充分融合在一起,提升叠加倍增效果;三是要加强科技抗灾,做好相关预案,减少灾害损失。
(4)增加政策支持。一是政府要给土地流转提供强力支持,促进更多的种植大户参与早稻生产;二是增加早稻灾害性保险,确保业主增收;三是增加财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