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悠然,杨 林,杨凌辉,郑志宏,李露嘉
根据联合国决议授权,为保护我国重要能源和商业通道安全,履行“负责任大国”的国际义务,中国海军自2008年12月26日起派出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海上卫勤保障一般分为出航前、航行中、返航后3个阶段[1],由于舰艇远航期间海上后送补给十分困难,因此出航前准备是护航卫勤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就我院在亚丁湾护航卫勤保障出航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探讨。
1.1 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工作 医院领导深刻认识到,护航卫勤保障任务,既是一项重大的军事行动,又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为此,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护航任务,把抓好完成护航出征前各项准备当成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强组织领导,迅速成立由医院主官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并坚持医院主官亲自督抓、亲自过问人员抽组、组织协调、任务分工、物资筹措、教育训练等各关键环节步骤。
1.2 强化教育动员,按照标准选拔队员 接到任务后,医院及时召开动员部署大会,引导广大官兵充分认清执行护航任务的重要意义。任务部署后,医院官兵报名踊跃、积极请战。护航任务抽组人员多、专业多、要求高,医院根据抽组通知要求,严格选拔标准,结合任务性质及科室实际,确定护航队员,同时,为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又相应确定了备选人员,并召开了专题常委会进行了研究确定,抽组的队员政治素质硬,业务技术精,履职能力强,作风纪律优良,能够胜任护航卫勤保障任务。
1.3 加强沟通协调,做好各种物资准备 医院按照舰队制定的保障计划和时间安排,积极落实各项准备工作,本着“宁多勿少、有备无患”的原则,各类战救物资优先配备护航官兵。组织人员先后与任务舰艇进行了7次对接,了解舰艇卫生装备药品基本配备状况,调试维修医疗器械,筹措购置补充配备各类卫生装备、器材、物资、药品及队员个人生活物品、体育用品和娱乐器材,确保护航物资器材充足够用。
1.4 制定完善方案,扎实开展临战训练 组织队员认真学习上级制定下发的《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行动卫勤保障手册》,熟悉护航卫勤保障组织实施流程,了解药材装备配备标准;组织医疗队骨干前往执行过多次护航任务的兄弟医院参观学习;有针对性研究制定卫勤保障方案预案,整理汇编《护航战伤救治理论手册》、《护航医疗制度手册》,帮助队员进一步掌握战伤自救互救技术、海水淹溺救治、索马里海域传染病、流行病防治等知识;开展了心理教育疏导、索马里海域形势专题教育和防间保密教育,提高了队员的心理适应能力;为护航队员注射了防疫疫苗,组织参加了舰队编队组织的海上适应性训练,使全体队员心理、生理状况调整到临战状态。
2.1 平时与部队衔接不足,装备物资保障量大 医院执行海上卫勤保障任务的一大特点是需要依托舰艇平台,主要依托舰艇配备的医疗卫生装备进行保障。由于平时与部队沟通协作不够,对大多数舰艇配备的医疗装备不熟悉,且各类型舰艇上的医疗卫生装备型号、性能、维护状况、配套耗材等方面差异较大,接受任务后医院进行了大量的装备物资准备工作,先后与任务舰艇对接7次、投入数十万元用于购置、维修、调试、校准医疗装备,配齐所需耗材。
2.2 信息化保障程度低、保障不够精细 护航舰艇编队在卫勤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处于人工操作阶段,无法与医院使用的军卫系统实现数据对接和远程信息传递,无法建立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基础数据收集、登统计分析、消耗品量控制、编队内卫勤信息传递等都采用人工方式输入、分析,信息化卫勤保障程度低。在物资器材保障方面,由于时间仓促、资料有限,无法根据以往批次的护航经验进行合理的减员预计、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而是在舰艇基数的标准上,根据部队所提需求以及医务人员的临床经验,本着“宁多勿少、有备无患”的原则进行大量补充,保障不够精细。
2.3 个别科室保障任务多,人员紧缺现象严重 护航任务准备期间,医院按上级要求先后派出4批共计30名队员在外执行维和、舰艇出访、中俄海军联演等保障任务。个别科室如麻醉科、普外科担负的保障任务多,加上被抽组的队员都是技术精湛、年富力强的业务骨干,抽组后科室人员紧缺现象严重,对科室的日常医疗工作带来较大影响。
3.1 需求牵引,坚持医院建设发展目标 医院应坚持以“建设打仗型后勤”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始终将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作为医院的核心任务。坚持需求牵引,以现阶段部队实际卫生服务需求牵引医院为军服务工作,以未来高科技条件下联合作战卫勤保障需求牵引医院的全面建设发展。要提高各级认识、完善战备制度、加强教育引导、加大建设投入、坚持按纲施训,始终将医院各项工作围绕在“建设打仗型后勤”和“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核心目标任务周围[2]。
3.2 任务牵引,在实践中锤炼保障能力 海上卫勤保障需要依托海军舰艇平台实现。医院无法按照自身训练需求协调组织舰艇进行海上训练,而上级专门组织的海上卫勤训练十分有限,因此多年来医院一直坚持以实际的海上卫勤保障任务牵引卫勤战备训练,一方面将海上卫勤保障任务中的实际需求作为重要的训练内容,另一方面利用随舰艇出海保障任务的机会组织进行海上卫勤保障训练,在实践中锤炼和提升保障能力。
3.3 信息主导,促进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 信息化、精细化是现代卫勤的发展方向。目前医院和部队在海上卫勤保障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短板,医院有责任立足自身,联合基层部队,在海上卫勤信息化建设方面有所作为,促进海上卫勤保障能力生成模式向信息化和精细化转变。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不可盲目投入、自成体系,要注重结合总部信息化顶层设计思路,与部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以及医院自身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平台兼容和数据共享。同时应鼓励扶持相关科研项目,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3.4 夯实基础,完善学科与人才梯队建设 医务人员的救治能力是海上卫勤保障工作的基础,医院应一如既往地坚持学科与人才梯队建设,坚持学历与能力并重,同时要加强文职、聘用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确保医疗队人员外出执行重大任务时医院医疗工作正常开展。对于执行卫勤保障任务较多的重点科室,如海潜空勤科、麻醉科、普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要格外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和保留。另外近年来女舰员登舰成为趋势,此次任务也明确抽组人员的性别组成,因此相关专业的女性卫生技术干部的培养也需要加以关注。
3.5 加强学习,紧跟军事医学发展潮流 现代化多用途作战舰艇功能结构复杂,装备人员类别多样,健康影响因素多。在远洋护航任务中除高海况、恶劣微小环境、饮食营养等常见的健康影响因素外,还有可能出现复杂海况等问题以及各种难以预计的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医院全体人员加强学习,紧跟军事医学发展潮流,顺应军d事医学模式“疾病医学-健康医学-强健医学”的转变,更新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医院的海上卫勤保障能力[3]。
3.6 重视合作,充分利用基层部队的卫生装备 此次准备工作中暴露出医院与基层部队卫生装备衔接不足的问题,启示可以改变传统的人员进修培训模式,让基层卫生人员携带配发的卫生装备来医院培训进修,舰艇执行任务时人员与装备返回舰艇保障。同时医院可与海军部队共同建立不同舰艇各类卫生装备的使用管理档案,完善管理、使用、维护及配件耗材补充制度,保持装备的良好使用状态,使医院医疗队员和部队基层卫生人员熟悉装备,以达到人员与装备有机结合、形成最优卫勤保障能力的目的。
[1] 陈尧忠,蔡建明.军事航海医学概论[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86.
[2] 陈文亮.现代卫勤前沿理论[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73.
[3] 王浩,沈亚庭,何亚辉,等.亚丁湾护航卫勤工作经验与体会[J].海军医学杂志,2011,32(6):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