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更换液体方法对液体残留量的影响分析

2013-08-15 09:45江晓声林玉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14期
关键词:输液瓶输液管滴管

江晓声 林玉丹 戴 萍

在临床护理操作中,通常在茂非氏滴管上段的输液管没有药液滴入时更换第2瓶。但是,更换下来的输液瓶(100 ml型号)往往存在1 ml的死腔残余量,这主要是因为输液器钢针针孔距瓶口有长1.8 cm的距离所致[1],不但造成浪费,甚至直接影响到患儿临床用药量的准确性。经过反复探索研究[2],我们发现采用双阀双层无菌包装软袋能把药液残留量减少到最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2~8月在我科住院的烧伤患儿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6~18个月。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50例,均选用同厂同型号的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瓶均为同厂型号的软袋双阀输液瓶,规格为100 ml。

2 方法

2.1 干预组 当茂非氏滴管上段的输液管没有药液滴入时,仍将输液器的调节器打开,倾倒软袋双阀瓶体,则位于两个阀口内的残余液体就会流到瓶内,再顺势将残余液体倒至插有输液管的阀口,残余液体就会再流至输液管里。等到茂非管上段的输液管再次无液体时,一手反折茂非氏滴管下端,挤压茂非氏滴管,松手的同时另一手将针头拔出再插入另一液体瓶内。在这过程中,应对患儿家属进行耐心的解释,讲述最佳液体瓶更换时机对于减少药液残留量和保证药物疗效的重要意义,以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2.2 常规组 当茂非氏滴管上段的输液管没有药液滴入时立即予以更换液体。

2.3 计量方法 用5 ml的注射器与1 ml的注射器测量更换下来的一袋规格为100 ml的软袋双阀输液瓶里的残留液量(不足1 ml的残留液用1 ml的注射器测量),然后记录。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包,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 果(表1)

表1 两组患儿输液瓶内平均残余液量比较(ml,±s)

表1 两组患儿输液瓶内平均残余液量比较(ml,±s)

组别 例数 平均残余液量常规组50 4.026 ±0.092干预组 50 0.392 ±0.097 t 192.2079 P值值<0.001

4 讨论

输液后残余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药物剂量的准确性及疗效,干预组换液方法能减少输液瓶的残余液量。虽然平均只能减少3.6 ml的残余药液,但对于婴幼儿影响明显,因为婴幼儿抗生素溶媒剂量常常为50 ml,用传统方法换瓶,平均残余药量(4.026±0.092)ml,占总药量的8%左右,而干预组换液能使残余药量减少到最低,平均残余药量约为(0.392±0.09)ml,占总药量的0.8%左右,两组的残余药量相差达10倍左右。当溶媒的量越少时,用传统方法换液,残余药液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对给药剂量的准确性及疗效的影响也就越大。而这也是临床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采用干预组换液方法,能把药液残留量减少到最低,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4.1 干预的条件 传统的换液方法会使普通输液瓶(100 ml型号)遗留少量的死腔残余量约1 ml。传统的换瓶方法会使输液瓶的两个阀口内存在较多残余药液,而干预措施能使残余药液明显减少。

4.2 加强健康教育 由于婴幼儿的输液速度缓慢,输液时间较长,家属常常出现焦急心理,当输液瓶阀口内的药液尚能流入输液管时常常要求换液,作为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遵医嘱准确给药剂量对患儿的影响,耐心劝导家属等待到最佳换液时间。

4.3 加强心理护理 当茂非氏滴管上段的输液管出现空气时,有些家属会错误地认为这些空气会进入血管,常常不顾及输液瓶里的残余药液,要求护理人员换瓶及排空气体。这是因为家属不了解输液的科学原理,一般做好解释工作后,家属都能理解。

4.4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使护理人员提高工作责任感,从思想上重视静脉输液剂量准确的重要性,采用干预组方法换液,将输液瓶的残余药量减少到最低,提高用药准确度。

[1]朱惠芳,沈新芬.拔针时机对100 ml静脉输液入量影响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A):45.

[2]牛纪娥,韩娅娜.双阀双层无菌包装软袋输液在临床的应用体会[J].全科护理,2010,8(6A):1460.

猜你喜欢
输液瓶输液管滴管
滴灌浇花器
一次性防脱落输液管针头的设计
输液瓶内的压强
自动更换输液瓶的静脉输液监控系统
牙签变星星
医药大输液瓶质量检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输液管插入法治疗牛非泡沫性瘤胃胀气
能自动过滤气泡的医用输液管
工艺参数对输液瓶瓶坯注塑性能的影响分析
输液管内空气排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