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张玉珍,袁静珏,苏 峰,芮 莹,顾 欢,蔡东联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外国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医学的人数逐年增加。第二军医大学作为我军唯一的培养外军医学留学生的机构,50年来为世界五大洲98个国家培训了1300余名医、药、护理学人才[1]。以往外国留学生多集中在内外各临床科室学习与进修。近年来,临床医学与营养学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临床营养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疾病的营养治疗已经成为现代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其他诊疗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临床营养学引起了来华留学生的极大兴趣和参与热情。2011年,我校首次承担了临床营养学留学生的实习带教工作。这对于带教老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提高留学生的带教质量,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笔者面前的新挑战。为此,笔者进行了初步探讨。
临床营养学是介于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学科,是从营养治疗的角度研究膳食与临床疾病的关系[2]。它研究各种食物及饮食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影响,了解各种膳食配方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探讨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如何通过制订合乎营养原则的日常或治疗食谱,以保证各种人群,尤其是各种疾病状态下人群的合理营养,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临床营养总论部分理论性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识记、背诵,比较枯燥。各论部分,涉及各大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时,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各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熟悉营养风险评价、能量供应等营养学基础知识,而且要熟悉各大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病情转归和营养治疗的原则。
2.1 语言交流 近年来我校招收的留学生主要来自第三世界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的不发达国家。其经济、宗教、文化以及生活习惯与我们存在很大差异。他们的汉语基础薄弱,留学生来华之前基本没有系统学过汉语,无法很好地利用汉语与人沟通[3]。英语大多为第二语言,一般情况下语速较快,语法较随意,发音带有明显的地方口音。同带教老师的所学习的“美式英语”或“英式英语”存在较大的差距。留学生的发音较难听懂,而带教老师的英语听说能力表达能力也相对较弱,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带教效果。
2.2 学习以及思维方式 留学生来华之前的教育背景不同,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也存在极大差异,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他们在入校前未经过类似中国高考的选拔,所以在学习能力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部分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部分学生则对理解知识感到非常吃力[4]。此外,留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当场提问,直到搞清楚为止;大多数留学生能都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补充学习,因此知识面相对较广,这也给带教老师带来了挑战。
3.1 提高带教老师的交流能力 为克服交流障碍,带教老师积极了解留学生的英语发音特点,并在业余时间多和留学生交朋友,借此相互适应口语发音,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其次,通过多方面的手段来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能力。寻找医学英语听力资料反复练习,掌握临床营养专科英语术语,并多阅读相关英文文献和论著。再次,充分尊重留学生宗教信仰与文化背景,为留学生在我校的学习与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便于教学。汉语博大精深,应积极培养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利用语言、手势、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鼓励留学生应用汉语同带教老师交流,并且组织留学生进行临床治疗饮食的营养宣教,帮助留学生用汉语同患者交流,锻炼留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3.2 编写适合留学生教学的英语教案 留学生教学以英语教学模式为主,不能沿用传统的中文教案。目前国内没有合适的英文版临床营养学的实习教材,所以,在教学的同时结合临床营养学教学内容及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积累的案例,编写了内容详实、知识前沿、适合留学生教学的临床营养学英文教案。
3.3 充分备课 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前认真备课是必须的,备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在留学生教学中它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教学内容,二是英语运用。应明确每章的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做到讲课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参阅国内外最新版的教材及相关书籍,查阅有关文献,了解本学科最新动态和进展,使教学内容丰富,并有一定深度。
3.3 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临床营养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社会性,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留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独立、喜欢提问题,因此,传统的教育方式不适合他们,带教老师不能墨守成规,而应当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考虑留学生大多在本国已经接受了医学专科教育,但缺乏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授课初始,先将营养学最基本的,也是较为重要的知识点讲授给留学生。在讲述时要打破常规的授课次序,把营养学基础、能量以及各种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作一概要讲解,让学生对整个营养学有一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为后面讲述营养与疾病的相关内容作一很好的铺垫。授课同时有意将营养学知识和原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尝试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为了加强教学效果,让留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营养学理论知识分析讨论问题。笔者尝试在临床营养各论部分采用以问题为核心的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模式教学[5]。即各大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授课阶段采用PBL教学。在各论部分开展PBL教学,将各大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疾病对于营养代谢的影响以及营养治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灵活掌握疾病的营养治疗,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和识记。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点,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并能够利用已经查阅的文献、分组讨论、总结归纳,提出并尝试解决问题。带教老师的主要任务该是课前备课和课外辅导,在课堂上老师是教学促进者,而并非主导者。带教老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特别是需要帮助学生甄别各类信息的价值,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分析判断能力。由于无法预知教学过程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和涉及的多学科交叉知识,因此,带教老师必须具备超越课本知识以外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以及较高的应变能力。
由于中外各个国家的风俗和文化背景不同及留学生个人素质的差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比较散漫的特点,而留学生的自尊心往往比较强,不宜当面严厉批评。这就要求带教老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临床营养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英语技能,能“教”,而且还要会“管”。懂得教育心理学,了解留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对其的教育管理,加强对其纪律约束,引导学生入乡随俗,遵守中国的教学纪律。同时带教老师还要了解外国留学生所处国家的文化,对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并引导留学生自觉遵守我国的法律和法规。不断加强宣传我国取得的各项伟大成就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淡化学生之间的种族差异,努力创造一个比较轻松、合作的学习氛围。
此外,应建立教学考核体系。为确保教学质量,同时又考虑到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留学生在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与国内学生不同,评价其学习效果的方式也要有所差异,故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以便检验教学效果。比如,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的学习,检测教学效果就可以在病房进行床旁口试,考察留学生的营养风险筛查能力和评估能力,借此评判教学效果。而进入营养缺乏病营养治疗的学习环节时,可以借助真实病例,采用笔试的形式考察留学生对于营养缺乏病的认知。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促使留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同时评估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目前,在国内医学院校中,临床营养的留学生教学研究尚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推动留学生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
[1]李松华,李海燕,郭志福,等.外训学员内科临床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175-177.
[2]蔡东联.实用营养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0-127.
[3]徐拯,秦海宏,沈慧.对外军留学生授课的几点感想[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213-1215.
[4]王宇彤,纪岩文,王国林,等.西医来华留学生全英文临床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0(12):104-105.
[5]Schmidt HG,Cohen-Schotanus J,Arends LR.Impact of problembased,active learning on graduation rates for 10 generations of Dutch medical students[J].Medical Education,2009,43(2):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