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善顶
河南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信阳 464100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2例分析
冯善顶
河南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信阳 46410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彻底清除病灶,充分开放引流。结果32例患者随访6~36个月,复查窦腔无病变和炎症,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确切,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
虽然抗感染治疗可以改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症状,但是由于没有彻底去除病变,症状会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最好方法。我院于2006-01—2010-12间,对3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18~68岁,平均41岁。病程2个月~5年,均为单侧发病。病变主要位于上颌窦25例,累计筛窦15例。只有筛窦病变3例。孤立性蝶窦病变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鼻塞和脓涕。涕中带血25例,单侧面部及眼眶疼痛12例,反复发作的头痛10例。既往有“脚气”者12例,糖尿病患者8例,长期服用抗生素者4例,长期从事木工或花木工作者3例,原因不明者5例。鼻内镜检查:鼻息肉15例,鼻中隔偏曲10例,下鼻甲肥大8例,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11例,钩突肥大或息肉样变14例。鼻窦冠位CT扫描显示窦腔密度增高,其中28例可见钙化斑,6例有膨胀性骨质吸收。
1.2 手术方法 全麻11例,局麻21例。根据鼻窦冠位CT和鼻内镜下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及所累及的鼻窦。鼻中隔偏曲影响手术的先行矫正。该病例大多中鼻道狭窄或闭塞,有息肉的确定息肉来自钩突、中鼻甲或筛泡先切除之,并处理阻塞中鼻道的病变。若筛窦病变,则行前组筛窦和后组筛窦切除,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清除窦腔内病变。对于单纯上颌窦病变者,可不切除筛窦,只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清除窦腔内病变。对于混合病变和孤立性蝶窦病变者,要广泛切除病变,开放所有病变的鼻窦,并彻底清除窦内脓性分泌物、真菌团块和病变组织,生理盐水和氟康唑液冲洗术腔。下鼻甲肥大等结构异常者同时手术治疗。取出的真菌团块病变组织均送病检,27例确诊为真菌球型鼻窦炎,5例确诊为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
疗效评价按1997年海口标准评定[1]。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3年,只有3例6个月左右上颌窦真菌球复发,换药清除上颌窦真菌球和脓性分泌物,生理盐水和氟康唑液冲洗窦腔治愈。其余患者均一次治愈,术后症状消失,鼻内镜检查窦腔黏膜恢复良好,无真菌复发迹象。
真菌性鼻-鼻窦炎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两大类,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依据其不同病理改变分为真菌球和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主要致病菌是曲霉菌[2],好发于成年女性。真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多在机体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接受放射治疗等情况下发生。也可在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近年来发现,在健康人群中亦发现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这主要因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变与解剖变异导致鼻腔鼻窦引流阻塞致鼻窦通气不良,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慢性炎症刺激时引起。长期从事接触土壤、花盆及家禽等潮湿工作环境的人群易患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本组有3例长期从事木工或花木工作者患本病。临床表现为鼻塞,流脓涕,涕中带血,头痛及面部压迫感等,病变多局限于一个窦腔,上颌窦最常见,筛窦次之,原发于蝶窦(本组只有4例)或额窦的少见。鼻窦冠位CT检查见单窦或多窦不均匀密度增高影,大多可见类金属密度的颗粒状或絮状高密度影,常见骨质受压变形、吸收、窦腔扩大等。术前CT扫描对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应作为鼻窦病变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3]。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除全身原因外主要是由于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窦口狭窄或病变阻塞而引起,药物及鼻窦穿刺冲洗治疗效果不佳,易反复发作。鼻内镜手术能彻底清除鼻窦内真菌团块等病变组织,并保证术后长期充分引流及通气,从而改变真菌赖以生存的环境[4]。因此鼻内镜手术是彻底治愈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最理想的方法。我们通过对3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1)鼻内镜手术通过良好的光照和显微作用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病变部位和范围,创伤小,并能彻底清除病变,可以取代柯-陆氏手术成为目前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最主要的治疗方法。(2)鼻内镜手术不仅要彻底切除病变,还要建立鼻腔鼻窦良好的通气引流通道,清除真菌赖以生存的微环境,从而避免术后复发。但手术同时处理鼻中隔偏曲和中鼻甲病变等解剖变异,使术后换药容易清理术腔,并且便于术后鼻腔功能的恢复。(3)术中出血是造成术中病变切除不彻底而引起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前抗感染治疗,鼻腔冲洗,术中局部肾上腺素应用,术中降压麻醉等减少术中出血的方法尤为重要。(4)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多发于在有特应性体质的成人和青年人,常伴鼻息肉,支气管哮喘,手术前后局部和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变态反应药物非常重要,以完善围手术期管理来降低其复发率,从而治愈本病。(5)采取术中反复用生理盐水,淡碘伏,氟康唑等液体冲洗窦腔,清除残留的真菌病灶。术后生理盐水冲洗鼻腔3个月,定期复查,及时处理鼻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阻塞等引起真菌性鼻窦炎复发隐患,使鼻腔鼻窦功能完全恢复。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2-134
[2]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8-101.
[3]钱进,孙建军,郭红光,等.CT检查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的意义[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11(5):313-315.
[4]张艳红,杨新明.鼻腔鼻窦真菌感染46例报道[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0,6(1):48-49.
R765.4
B
1007-8991(2013)02-0125-02
(收稿 201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