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晓
河南邓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邓州 474150
高龄患者急诊手术74例麻醉观察
张子晓
河南邓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邓州 474150
高龄人;急诊手术;麻醉
由于高龄患者并存多种疾病,全身情况差,麻醉和手术的风险较大。尤其是急诊手术,术前准备不完善、病情评估不全面、患者心理准备不充分等,麻醉及手术的病死率较高。2010-04—2012-04,我院共对74例高龄急诊手术患者实施麻醉,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74例患者中,男41例,女33例;年龄60~93岁,平均68.4岁。其中60~70岁38例(51.35%),71~80岁27例(36.49%),81~90岁8例(10.81%),>90岁1例(1.35%)。患者分别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陈旧性心梗、脑梗死、糖尿病、呼吸系统疾患或肝肾功能不全等1种或多种疾病。ASAⅠ级12例(16.22%),Ⅱ级35 例(47.30%),Ⅲ级 18 例(24.32%),Ⅳ级 7例(9.46%),Ⅴ级2例(2.70%)。颅脑手术5例,胸部手术 1例,腹部手术59例,四肢手术9例。
1.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1)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26例,根据手术部位选择穿刺点。注入1.3%利多卡因3~5mL试验量,无误后再用13~15 g/L利多卡因或13.3~16.7 g/L利多卡因加1.3~1.6 g/L丁卡因加1:20万u盐酸肾上腺素混合液维持麻醉。麻醉平面:上腹部手术控制在T2以下,中下腹部手术T6以下,下肢手术T10以下。(2)气管插管全身麻醉:48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芬太尼、咪达唑仑和丙泊酚静脉滴注快速诱导后插管,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瑞芬泵入,低浓度异氟醚吸入,其用量约为青壮年的1/2。术中严密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浓度、呼吸频率、潮气量、心率的变化,确保输液及输血通畅,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本组74例患者术中血压升高34例,降低11例。窦性心动过速27例,过缓19例。明显呼吸抑制6例。烦躁不安4例。经积极处理后好转。全麻中有7例出现苏醒延迟。术中非麻醉因素死亡2例,其他患者术后随访72h均恢复良好。
高龄患者需行急诊手术时往往病情急且重,没有时间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难以正确评估其对手术的耐受能力[1],围手术期病死率显著升高。因此麻醉风险较大,麻醉处理较为棘手。
麻醉前应尽可能详细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有无合并糖尿病以及是否有贫血及服药情况等,恰当估计患者对麻醉的耐受力。术前适当处理提高机体对麻醉及手术的耐受性对患者术后恢复是非常重要的[2]。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部位及生理特征来选择麻醉方式,尽量选用对重要脏器功能干扰小、安全性高、和麻醉效果确切的方法,用药量应常规减少。本组对于手术部位允许、病情较轻、能耐受硬膜外阻滞的26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其优点是费用少,操作简单,对心肺功能影响小,且肌松效果能达到手术需求。但在麻醉平面过高时,呼吸容易受到抑制,血压也会大幅度下降,因此在上腹部手术选用连续硬膜外阻滞时应重视围术期监测,准确判断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种不利因素,确保麻醉过程平稳。我们对病情重、体质差的患者选用全麻,其镇痛及肌松效果较硬膜外阻滞要好,且能够确保呼吸道通畅及充分供氧,也便于危重患者的抢救[3]。
由于高龄患者心肺功能退行性变加之多数患者合并循环及呼吸系统疾病,在麻醉和手术的影响下容易出现血压改变、缺氧或二氧化碳蓄积。因此要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和确保呼吸道的通畅,维持足够的有效循环血量,保证有效通气[4]。
我们对高龄急诊手术患者麻醉的体会是:(1)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正确估计患者病情及对麻醉的耐受力,尽可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2)将麻醉风险详细的告知家属,取得家属的信任和理解,同时做好签字工作。(3)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头颈胸部和上腹部的手术宜采用全麻,下腹部及下肢手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4)合理掌握用药的种类及剂量,选择不良反应最小的麻醉药物,采用低浓度、小剂量给药。(5)加强术中及术后的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尿量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术中应充分供氧和有效补液。(7)做好术后随访工作,预防发生麻醉并发症。
[1]陈志远,吴健华,黄珍治.健忘镇痛气管插管用于老年病人全麻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2):103.
[2]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829.
[3]张瑞芹,王淑云,李有恩,等.高龄人危重患者麻醉的探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1,35(3):220.
[4]刘民火.高龄人麻醉257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1996,18(6):50.
R614
B
1007-8991(2013)02-0124-02
(收稿 201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