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意识与苏曼殊小说中的女性建构

2013-08-15 00:49王娟娟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苏曼殊南社爱情

王娟娟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苏曼殊的小说在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六记”(《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天涯红泪记》)上承晚清盛行的才子佳人小说,下启鸳鸯蝴蝶派文学,具有转折性的历史意义和不可忽视的美学价值。苏曼殊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佳人”形象,从女性意识的视角来关照苏曼殊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利于解读苏曼殊的思想特征与文本创作的关系,进而从一个侧面了解近代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

一、女性意识与苏曼殊的小说

笔者在这里提出的“女性意识”这一概念不同于女性文学中女权话语理论者对女性意识的定义,即强调女性自身的性别立场所带来的性别体验;本文更偏向于把女性意识看作一种历史沿革下的观念和风俗的集合。自从女人和男人存在以来,如何看待女性这一群体就慢慢地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和文化观念。本文所说的女性意识是从普泛意义上来讲的对女性的看法。

从苏曼殊“情僧”这一雅号,我们可以看出他与女子斩不断理还乱的紧密联系。苏曼殊身世凄惨,从小失去母爱,无奈之中选择出家,心中常思母亲,寻找到母亲后却遭遇初恋情人意外身亡的打击,种种不幸使他开始选择以放浪不羁来迎接难以掌控的世界。他悠然拂过万花丛,并写下了凄美的“六记”。这些小说毋宁说是他生命力的释放和对世界的倾诉,藉此,我们可以窥见他的女性意识及当时对女性的观念和婚恋观。

苏曼殊一生与女性交往频繁,他曾一度把大部分钱财散播在青楼,与他交往的女子有歌妓,也有革命女性。他处处留情却同时追求着精神的恋爱,所以他的爱情总是无果而终。

“六记”中最早的《断鸿零雁记》写于1912年,接近他生命的晚期,这个时期的苏曼殊已经具备了较成熟的思想,其小说中宣扬的价值观也代表了苏曼殊对女性的关注和明确的女性意识。

随着1890—1920年英美等地妇女掀起争取投票权与基本公民权的第一次女性思潮社会运动的发展,加之中国国门的开放,各种有益于激进的知识分子实现政治理想的思想被“拿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大力提倡解放妇女的受压迫地位。随后开展的妇女运动不断推动着男女平等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提供了契机。苏曼殊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毫无疑问也浸染了这些尊重女性的思想。

青年苏曼殊在风云变幻的革命年代积极地加入了当时在社会上影响巨大的革命文学社团——南社,这一举措对其以后的人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苏曼殊的很多朋友都是南社会员,柳亚子、刘三、叶楚怆、包天笑等与苏曼殊过从甚密,苏曼殊的很多书信都是写给这些朋友的。南社对苏曼殊革命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引作用。“南社群体的女性意识,于当时已是相当进步与突出的。”很多南社成员兴办了女子学校,南社成员中如唐群英、张墨君、徐自华等革命女性也是当时妇女解放的先驱,她们在为女子参政努力奔走。

作为一代过渡性的新知识分子,苏曼殊曾写文章大加歌颂革命女英雄,如《女杰郭尓缦》、《秋瑾遗诗序》赞扬女性为民请命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当时女性的社会活动,我们可以发现女性地位的提高,她们可以融入一个社团中和男性共同酬和应唱;这些对苏曼殊尊重女性、发掘女性的特质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苏曼殊的言情诗歌如《寄调筝人》、《调筝人绘像》、《樱花落》等寄予了对女子的万种柔情,其中既有对美好爱情的沉醉,也有对爱情的无奈与绝决。《断鸿零雁记》中的未婚妻雪梅善良体贴,她无私资助三郎寻母,为了反抗继母的包办婚姻,宁愿以死保全自己的爱情。雪梅敢于追求自己爱情,却不敢再往前迈出一步,她以死完成了对封建婚恋观不彻底的反抗。三郎归国后对雪梅的凭吊足见他对这种善解人意的贤惠女子的尊重。

受传统文化和新思潮影响的苏曼殊有着矛盾的婚恋观。他既鼓励男女自由恋爱,又强调女性要从一而终。苏曼殊私生子的身份决定了他潜意识中痛恨封建婚姻及等级制度,但同时他又提倡男女主人公相亲相爱。

《断鸿零雁记》为苏曼殊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同时也为他以后创作“五记”做了文体模式上的铺垫。苏曼殊的小说映射了才子佳人的模式,然而他又出离了这一模式,这与他建构了不一样的女性形象有很大的关系。苏曼殊笔下的女性浸润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社会上对女性看法的转变:女性的主体地位开始凸显出来。

苏曼殊笔下的女性之所以吸引人,与她们身上的“性情”有极大的关系,这一点也是女性意识在苏曼殊身上接受状况的表现。苏曼殊对女子的赞扬不是出于男性单纯的性欣赏角度,他还带有时代风气影响下对女性人格尊重的特点。苏曼殊否定肉欲,拒绝把女人当做泄欲的工具。他曾说“吾等互爱而不及乱,庶能永守此无终凶也,我不欲图肉体之快乐,而伤精神之爱也。”所以其作品中的佳人便有了“容华绝代”之外的“性情”。所以,小说中赞扬女性时常常用“彼女甚慧”、“女公子情性幽静无比”、“古德幽光,奇女子也”、“清超脱俗”等深入张扬女性精神特质的词汇。

苏曼殊作品中的女性,很大一部分是身边朋友的原型。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相知、相爱和别离都与作者自身的经历非常相似。《断鸿零雁记》一度被认为是苏曼殊的自传,其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雪梅和静子,被很多人视为苏曼殊生活的写照:雪梅是作者包办婚姻的妻子,静子是作者在日本时遇见的心仪女郎。自身飘零的苏曼殊常常把自己的悲凉寄情小说,诉说无尽的凄苦。

剃度后的苏曼殊只能把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理想寄托在小说中。他笔下的一个个清新脱俗的女子是他对近代女子形象的素描。苏曼殊对女子的建构没有彻底摆脱清末小说中女子如花瓶一样的玩物地位,但同时他也写出了女子的真性情。她们的一颦一笑,思想操守都是那么令人怜惜和佩服。作者对她们思想的揭示,正是人的意识觉醒的光辉呈现,也是作者女性意识深处的光芒。

亦僧亦俗的苏曼殊“无端狂笑无端哭”,他思想的矛盾性也是他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艰难选择,通过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出他的女性意识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歌咏女性的性情和品质,同时他又骂女人是“祸水”。

二、女性形象的建构

由苏曼殊的小说可以看出他自身在文化交融之际肩负的沉重负担,及辗转于历史的十字路口时的复杂思想。以往对清末民初哀情小说的评价往往仅限于它们对才子佳人叙述模式构建的贡献及诟病,苏曼殊的小说在注重时代背景勾连的同时又着意刻画男女之间的纯真感情,尤其是通过渲染人物形象起到表情达意的需要。而苏曼殊笔下的女性形象担负起了作者这一需要的大部分功能,因此尤其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人”的意识觉醒的背景下,苏曼殊把视角转向了一群女子。由于自己的身世,加之一生遇见无数风尘女子,他对女性的关注更多地是自觉性的,从审美视角关照她们,苏曼殊的发现女性影射了现代人对女性看法转变的痕迹。虽然,苏曼殊的思想摆脱不了才子佳人的优雅梦想,但通过他笔下的这些女性,部分地传达了时代女性的地位和作者的女性意识。

苏曼殊笔下的女性首先是美的,《断鸿零雁记》中的雪梅“古德幽光”、“融化绝代”,静子“袅娜无伦”、“翩若惊鸿”,《绛纱记》中的秋云“容仪绰约,出于世表”:她们都具有美丽的外貌,然而,作者对她们“人”的发现是他建构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

苏曼殊的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爱情婚姻模式,也镜像了当时的女性生存发展历程。这些女性不再是古代文学中的只有容貌、不敢反抗厄运的封建制度的唯命是从者。纵观苏曼殊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无论是《断鸿零雁记》中的静子、雪梅,《绛纱记》中五姑、梦珠与秋云,还是《焚剑记》中的阿兰,《碎替记》中的灵芳、莲佩,《非梦记》中薇香、凤娴:她们都大胆地追求心中的爱情,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姨氏复劝阿兰罢其签约,阿兰终不改其素志,至于九喻。”(《焚剑记》)这些女性对爱情的追求正体现了苏曼殊紧随时代脉搏追求人的觉醒和女性觉醒的努力探索。

在苏曼殊小说中,女性不仅是两性关系中爱情的被动接受者,她们同时也是爱情的主动追求者,静子为了三郎宁愿“粉身碎骨”,五姑对昙鸾“换颈亲吻”,凤娴对燕海琴“以颊偎颊,抱生亲吻”等等,展现了女性在追求情感主动性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苏曼殊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戒律,他笔下的女子深谙文学、绘画和西洋文化,可谓精通古今,学贯中西。静子作为日本人对中国古诗文非常熟悉,拥有不凡的绘画技巧,通晓佛学和禅学;薇香对绘画熟练精通,莲佩则“幼工刺绣、兼通经史”且“英法文学,能道其教义”。女性自身的才学常常令男主人公感佩不已,“愕然张目,注视玉人”。苏曼殊毫不掩饰地赞扬女子的才学,写出了活生生的女性,真正的“人”的品性和追求,其鲜明的女性意识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和现代性的追求。

苏曼殊在写出女人温柔的性情的同时也注意关照女人的社会能力。这些女人不是禁幽闺阁只知遥望窗外柳叶绿了又黄的人。她们在面对大是大非时有自己的符合社会准则的判断力,莲佩看到庄湜深爱着灵芳时最终放弃了自己的一己之爱,试图成全所爱的人。苏曼殊笔下的女子有阴柔之美,但同时又具有转折期的新女性的特点。她们自食其力,挣扎着过一个“人”的生活:《焚剑记》中的眉娘和妪同样经历辗转波折的命运,凭借着对生活的热望,她们坚强地活了下来。“吾今日为店家压麻为线,可得少资自赡,亦不欲怨天尤人,但怨命耳。”

苏曼殊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大都是德馨、有才的。受当时革命思潮和南社同人的影响,苏曼殊的思想可谓是革命和进步的。苏曼殊发现了女性的生命存在:她们敢于脱离家庭,追求自由的爱情和独立的人格;她们反抗所谓的命运,敢于造命。苏曼殊通过小说中塑造的一系列新女性形象,讴歌了女性作为“人”应有的权利和地位,这也是苏曼殊能够屹立于近代文学史上的关键。

[1] 柳亚子. 苏曼殊全集[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2] 柳亚子. 苏曼殊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 谢庆立. 中国近现代通俗社会言情小说史[M]. 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

[4] 卢文芸. 中国近代文化变革与南社[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 栾梅健. 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M]. 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6.

猜你喜欢
苏曼殊南社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茶山镇南社古村一隅
苏曼殊为绝世美人,损及一衣
慷慨论交廿七年——论南社领袖陈去病与苏曼殊的交往
东莞茶山镇南社村
星耀華夏
——岭南历史文化名人图册
曼殊趣事记
郑逸梅吐槽《南社湘集》
爱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