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中的民俗活动赏析:以2013年太原庙会为例

2013-08-15 00:49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铁棍庙会太原

杜 萱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作为中国民俗节日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山西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扭秧歌,踩高跷,锣鼓一响喜事到;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闹红火。”更是形象地展现了民俗文化对三晋人民的深远影响。每年的太原庙会,具有浓郁传统韵味的三晋民俗文化表演都是一大看点。同样,今年的庙会也是一场民俗文化的盛宴,让大家一饱眼福。

今年的民俗文化表演规模大、形式多、内容广、生活气息浓烈。主要有太原锣鼓、晋剧、太原秧歌、狮子龙灯、娶亲、清徐背棍、铁棍、旱船、大头娃娃等。

太原锣鼓是一个极具看点的民俗项目。红火未至,先闻其声,太原锣鼓在社火活动中一般排在队伍最前列,主要起渲染气氛和造声势的作用,因此亦叫开路鼓。太原锣鼓,阵容整齐,大气磅礴,所用乐器有大鼓、大铙、大钹,要求拍铙、击钹的两组人数对等,表演的曲目有“单一二五”“双一二五”“农村一二五”等。指挥者手中的红蓝旗仿佛像锣鼓队的眼睛,随着指挥的动作,队员们有节奏地表演着,令人眼花缭乱。奏至高潮,如浊浪排空,似阵阵春雷,震撼大地。

作为中国戏曲的发源传承地,山西的本土戏曲——晋剧自然是庙会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看点。晋剧,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由于它的活动地区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晋中一带,而且这一剧种历来受到山西中部广大群众的欢迎、喜爱,因称中路梆子。中路梆子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中路梆子渊源于蒲州梆子,清道光、咸丰年间已经盛行。它吸收了蒲剧的许多特点,又经过许多艺人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可以说,它是在蒲剧基础上大胆突破和创新而形成的一种别具一格的梆子戏。在此次的庙会中,晋剧演员为大家表演了传统曲目《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这些社火表演项目中,最令人拍手称绝的我认为当属清徐背棍、铁棍。作为综合性的民间艺术,这两项表演历史悠久,在历朝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下,博采众长,形成了一门集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雕塑造型之优美、杂技惊险之玄妙、绘画色彩之缤纷于一体的独特艺术,被誉为“无言戏剧”“空中舞蹈”。

背棍、铁棍的渊源,根据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壁画等考查,可推至明嘉靖三十九年(1561)。那年,徐沟境内旱灾严重,百姓心急如焚,于是县城内“十老社”组织部分人去太谷县的白村龙王庙求神祈雨,不几日天降大雨,百姓大悦,为感谢神灵恩赐,将成王泥身置一高桌上,并配一对童男女侍奉,抬着游街庆贺,称之“抬阁”。后每有旱象即抬神祈雨,继而,有人将此种祭神形式改制为《凤凰拉车龙打伞》的神阁,并将侍神的童男童女由赤脚大汉扛在肩上颠摆过市以示虔敬,称之“走阁”。这“抬阁”和“走阁”的祭神形式就是徐沟背、铁棍的起源与雏形。再后,逐步演变发展,与传统戏曲、神话故事揉合在一起,成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相沿成习,约定俗成,正名为背棍、铁棍。历经400 余年,久演不衰。“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老百姓以自己特有的审美观和谣谚形式评价着民间社火艺术中的三枝奇葩。由铁条焊接而成,有长有短,有些顶端中空,有些顶端嵌着木杵,神秘的背棍,就是将这些道具进行巧妙组合,绑在艺人身上进行的一种表演。许多有着传统社火绝艺的老艺人们,为了把绝艺传给下一代,遭遇诸多困难。然而,与之相比,同为社火绝艺的徐沟背棍,虽然也曾遭遇种种困境,但现在却变得生机勃勃。是什么让徐沟背棍这个绝艺得以传承并且兴盛了起来? 因为徐沟背棍有着 400 多年的历史。当年,晋商兴旺发达,徐沟背棍曾被商人们带到大江南北。“文革”时,徐沟背棍被列入“四旧”,曾一度陷入沉寂。改革开放后,徐沟背棍演出逐渐多起来,近几年,它变得日益红火,艺人们经常受邀外出表演。特别在每年正月,要想请优秀的背棍老艺人表演,得提前一个月预约。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改进、完善,徐沟背棍演变成民间社火文艺奇葩。徐沟的老艺人们把背棍下的走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舞步,加入了舞蹈协调和柔美的老艺人们每一步都能体现出背棍浓浓的传统韵味。虽然背棍、铁棍起源于巫术,但其艺术价值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有着强大的生命活力,从而得到广泛的关注和不断地传承。

“铁棍”的表演,是在长杆后面有高七、八寸,宽五寸的横条小高台,两端竖起两支直径为三公分的铁棍,前面平台上也竖起同样的一支铁棍,棍之间,为演员们打制了一对脚踩的铁耳,上端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了一个铁腰卡,演出前,用白布将演员从足到腰和支撑他(她)的铁棍紧紧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当在这三支铁棍上绑好三个男女孩子之后(一般是女孩子),导演就根据自己的构思,让演员在铁棍上扮演出许多剧目来。自然,演员中也包含了抬起横杆的十六个男青年的走步与动作。随着铁棍的悠扬起伏,加上木杠弹性的惯力,三个男女孩子就会悠悠扬扬地摇摆起来。内行的民间艺人,抬起社子,两三步就要使女孩子们飘动摇摆,让观众满目生情。他们沿街表演,招摇过市,形成一年一度的“红火”场面。跟铁棍齐名的是“背棍”,即在一个男子的背后竖起一根“铁棍”,铁棍上绑上一个化装的演员,随着背铁棍男子的步伐起伏,铁棍上的演员也就会飘舞起来,造成特别的艺术效果。一般来说,铁棍上演员都是只有表演而没有演唱,属于造型艺术的一类。一人背后竖一根“铁棍”,举一个演员,随着背铁棍演员的步伐起伏,铁棍上的化装演员就会飘舞起来,铁棍在民间“社火”中是一种比较温雅精致的民间表演艺术,每台小舞台前,都有一班民间艺人组成的乐队,往往由唢呐领奏,笙和其它民乐伴奏,通常以晋剧音乐或吹奏整出晋剧吸引观众,加深“铁棍”的艺术魅力。“铁棍”、“背棍”,并不是徐沟独有的艺术,在太原附近的交城县,文水县,祁县以及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其它县也有这种民间表演加入“闹红火”的行列中。铁棍、背棍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注重小孩和大人之间的配合,每组单元之间的配合,表演者整体与鼓乐之间的配合。背棍下面的人步伐矫健,迈“八”字步,背力颠功, 带动上面小孩进行左右摇摆,形成整体形象,表演时双行或多行穿插,再加上腿脚有功的艺人还不时进行“滑行”表演,煞是好看。铁棍为每组上面有三个小孩,均饰演一台传统剧目,如“铁弓缘”、“三姐下凡”等,上面的小孩摆动双袖,下面抬的人进行肩膀抬杆,抬左肩,迈右腿,抬右肩,迈左腿,前四人迈左腿,后四人迈右腿,随着鼓乐器的节奏腾挪行走,铁棍上下颠动,左右摇摆,再加上抬铁棍的人肩上一点杆的艺术表现,韵味甚佳,再加背棍均匀穿插在每组铁棍之间,鼓乐齐鸣、锣鼓喧天,场面十分壮观,极具地方特色。徐沟铁棍、背棍又是一种人体与器械相结合的表演艺术,经过人们长期的加工创造,人物服饰与扮相逐渐演变成以戏曲人物为造型,以铁棍为连接的人上立人、人上缚人的民间舞蹈形式。尤其是背棍发展变化最为显著,有直顶、旁挂、活心(转轴)和单人棍、双人棍以及三人棍等样式,其制作工艺集中体现了清徐民间工艺美术的精湛与灵性。背棍的结构分为上、中、下三截,下截的铁绊和曲挺历来被认为是民间的绝活,制作巧妙,充分运用了物理学的力学原理,从打造捆绑至插合表演,都准确地掌握了重心与力量的平衡。铁棍的制作,既大气又精密,其总挺、支挺、圆盘、插头等部位最为关键“,桌面”与“总挺”整体装饰讲究华丽与活泼相统一,个性张扬与和谐融洽相统一。铁棍在行进中表演,抬棍者众多而步调一致,其奥妙在于传承艺人创造了与众不同的“号子”,无论起停、转弯、快慢、路滑以及遇各类障碍物等情况,都有特定的口号,即使在欢腾吵闹的环境中,这些口号语言也会格外“醒耳”。背棍铁棍是山西一种民间节庆艺术,在山西民间,孩子们都以上铁棍为荣,是很吉利的事情。

徐沟人从骨子里就喜欢背棍艺术,他们坚信背棍艺术肯定能够做大做强,但他们也意识到,背棍艺术作为一项集欧美芭蕾、东北秧歌、民间高跷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艺术,光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演技上加以提高,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相互学习,以求共同提高。徐沟背铁棍是一种风格独特的群体舞,就内容而言,它主要取材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传统戏剧和现实生活,然而在数百年间的传承过程中,很多有趣的民间故事传说被遗失,挖掘拯救这一传统文化成为了徐沟人亟待办的一件大事,为此,他们找到一些民间老艺人,并多方收集有关历史资料,吸纳了部分创作人才,组建了工作室,专门从事挖掘整理工作。近年来,清徐县背铁棍艺术不断挖掘、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使其知名度越来越高、辐射面越来越大,由明代徐沟独此一家发展到了清源、东于、柳杜等本县十多个乡镇,特别是背铁棍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十分重视这一遗产的保护,制定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扶持这一本地特色艺术。传统的徐沟背棍,是一种街头文艺,它通过艺人们精彩的表演,让一个个历史故事的画面得以重现。现在还有一种新的变换形式,那就是灯棍,灯棍最大的特点是“灯”,即在整个铁棍造型及模型上安装了各种彩灯、霓虹灯,同时将几串彩灯安装在人物的各个部位,接通电源后,整个铁棍五彩缤纷,流光溢彩,白天表演叫铁棍,晚上表演则叫灯棍了。近年来,背棍这一民间艺术经过精心组织策划被搬上了舞台,真正被打造成为了一种集声、光、电为一体的雅俗共赏的现代舞台艺术。2007 年元旦前夕,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徐沟背铁棍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1]孙鸿亮. 陕北农村庙会调查与思考[J]. 社会科学论坛,2001,(1).

[2]华智亚. 民间庙会[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铁棍庙会太原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元宵节,逛庙会
除夜太原寒甚
韩铁棍(下)
丰都庙会
宝顶架香庙会
韩铁棍(上)
短小的铁棍山药是个宝
洋庙会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