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芳
重症监护室 (ICU)是抢救各类危重患者的医疗中心,它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及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气管切开是ICU比较常用的抢救措施,但由于气管有切口并会长期保留,非常容易引起肺部感染[1]。感染的发生不但会影响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治疗,严重的将造成患者出现并发症死亡。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可以确保治疗效果,挽救患者的生命。本院分析2010年7月—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患者34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患者34例,其中女15例,男19例;年龄31~75岁,平均 (56.8±3.5)岁;在ICU进行气管切开6~14d,平均 (7.1±1.2)d。其中脑出血14例,颅脑损伤9例,肺癌7例,胸外伤4例。34例患者中,21例清醒,13例昏迷。
1.2 护理措施
1.2.1 心理护理 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患者会因为病情严重而出现悲观、焦虑的情绪。对意识清醒者,护理人员要耐心开导、引导他们,给他们讲解气管切开的有关知识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平复患者情绪,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及鼓励,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悲观、焦虑等情绪,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1.2.2 做好抗感染治疗 护理人员要保持好病房里的环境卫生与清新的空气,对于患者身体或切口有直接接触的设备和仪器,如吸痰管等,要严格无菌。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感染情况,定期进行痰培养的检查。给患者进行药物抗感染治疗。敷贴在患者气管切口附近的纱布更换要及时,让切口保持干燥、清洁。做好口腔护理和气管切开护理,避免切口附近的皮肤发炎。
1.2.3 做好吸痰护理 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将身体侧躺并向两侧翻动,把患者头部放低进行体位引流。对不能自行排出痰液的患者,让患者左侧位45°仰卧,然后翻身到右侧位45°仰卧,在翻身的时候对其背部进行适度、多次叩击,并让患者大口吸气然后用力咳嗽,把痰排出。如果经背部叩击患者无法排出痰时,先把气管导管润湿,然后把吸痰管轻轻的插入导管内大约10cm左右直到不能插入后停止,使用100mmHg的负压吸痰,一边旋转吸痰管一边把管抽出来,每小时吸痰1次。吸痰的过程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各种操作勤洗手,注意手卫生。如果患者痰液太过黏稠无法吸出时,可以用雾化吸入,持续气道湿化等护理措施,等痰稀释后再进行吸痰。
1.2.4 加强气管导管的护理 为了防止导管滑动会脱落损伤气管黏膜,一定要把套管固定牢,导管套囊里面的压力要适宜,压力过高也会导致气管黏膜受损。当患者肺部炎症消失,能平稳呼吸时,可拔管。首先进行堵管,分3天进行,第1天堵塞1/3,第2天堵塞1/2,第3天可全部堵塞,如24h后患者无呼吸困难等情况出现,可进行拔管。拔管前要对切开附近进行消毒清洗,拔管后要对伤口进行缝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分为好转、无变化和恶化。
34例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经过护理后,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好转29例,好转率为85.3%;无变化4例,恶化1例。
气管切开是ICU比较常用的抢救措施。ICU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及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气管切开术是在患者颈部的前方切开一个小口,放入气切套管,使呼吸困难、有呼吸功能障碍等的患者借助套管进行呼吸以及分泌物的排出。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受感染的风险增加[2]。再者ICU气管切开后要进行一系列插管、吸痰等操作,病菌会通过这些操作侵入患者体内,非常容易引起肺部感染[3]。感染的发生不但会影响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治疗,严重的将造成患者出现并发症死亡。所以,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预防和护理,首先,要对清醒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悲观、焦虑等情绪,缓解患者心理压力[4]。其次,要保持环境清洁及空气清新,给患者实施药物抗感染治疗,做好切口的常规护理。再次,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帮助患者进行体位引流,对无法进行自主排痰的患者要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或者用负压吸引吸痰[5]。
通过对34例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后发现,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可以缓解病情、确保治疗效果,挽救患者的生命。
1 王艳.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08,3(4):126.
2 张娜.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的护理 [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26-127.
3 陈保国.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68-70.
4 陈汉民,廖圣芳,余锦刚.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干预 [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8(2):98-100.
5 王立新,洪永清,高金瑜.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5):58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