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畜牧业经济形势分析及2012年预测

2013-08-15 00:47四川省畜牧食品局计划财务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2期
关键词:畜产品畜牧业全省

2011年,四川省畜牧系统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严峻的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克服了养殖成本不断上涨、河南“瘦肉精”事件以及严重旱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强力推进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及提质扩面,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胜利完成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任务和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总体上看,全省畜牧生产总量稳定增长,畜牧业助农增收成效显著。行业预计,全省全年肉、蛋、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4.5%、3.8%;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现金收入分别增加90元和280元。

1 2011年全省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

1.1 总量增长结构优化 行业预计,全年出栏生猪、牛、羊、家禽同比分别增长 1%、1.8%、3.2%、3.3%,畜牧业产值1970亿元,同比增长1.50%(按可比价计算)。非猪畜禽肉占肉类总产量比重由28.71%提高到30.51%,禽蛋、奶类产量占肉蛋奶产量比重由19.41%提高到19.5%。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全省新增出栏优质商品猪220万头,新增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31个,达到84个,占全国500个生猪调出大县的16.8%,奖励资金4.58亿元,占全国奖励资金总量近1/5。全年外销出口猪肉70万吨,其中精深加工产品25万吨,外销生猪310万头,为保障全国猪肉市场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

1.2 生产方式快速转变 新建(改扩建)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小区2350个,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场)发展到87个,创建10个畜禽品种的省级示范小区(场)76个,有7个示范小区(场)纳入全国百例典型示范场。全省生猪规模养殖面达到55%,提高5个百分点。新增无公害畜产品和产品基地135个。各类优质种畜禽场达到1030个,生猪三元杂交面达71.8%,提高了2.6个百分点,牛、羊、禽、兔良种面分别达到42.1%、87.6%、85.2%、88.2%,提高1~2.2个百分点。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逐步成为全省畜牧生产主导形式。

1.3 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 2011年,全省新增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畜牧龙头企业3家,达到130家;畜牧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新增40家,达到141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8家,新推荐上报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国内大型畜牧龙头企业普遍在川建立了养殖加工基地。饲料、兽药产值超过300亿元,工业饲料总产量突破800万吨。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333个,其中工商注册的规范化合作社5459个,资产总额达171亿元,带动农户107万户。组织企业参加西博会、农交会等重大展会,签订销售合同总额52.9亿元。全省形成了主要畜禽养殖都有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性服务体系配套的现代产业格局。

1.4 现代畜牧业发展提质扩面一是试点市成效显著。资阳、遂宁、眉山三市进入现代畜牧业发展深化阶段。预计三市全年肉、蛋、奶产量分别占全省18%、20%和28%;资阳、遂宁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0%和72%,眉山年末存栏2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6.0%,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重点县发展加快。全省新增现代畜牧业重点县20个,发展到32个。5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生猪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面达到58%,三元杂交面达到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5 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畜牧业灾后重建累计完成投资91.1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102%,完工项目121个,完工率100%。39个重灾县恢复重建圈舍2029.6万平方米,完成规划的104%;恢复重建种畜禽场88个、畜牧兽医站986个,完成规划的100%;恢复发展畜禽生产能力1238.9万头(只),完成规划的100.3%;修复草地63.7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完成规划的100.3%。坚持产业恢复重建与新村建设相结合,创造性提出了异地重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配套集中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就地恢复重建的民居,引导农户建设标准化养殖圈舍。灾区畜牧业在恢复重建中实现了跨越和提升,生产总量和发展质量均超过了灾前水平,既为灾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更打造了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与新农村建设相配套、与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的亮点,为全省现代畜牧业提质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1.6 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强化免疫、消毒、监测、检疫、应急处置等综合防控措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有效抗体合格率均高于农业部规定标准,全省保持了清净无疫。饲料和兽药产品平均合格率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畜产品中瘦肉精、抗生素、生长素、色素、蛋白精等违禁物质均未检出,磺胺等药物残留均未超标,全省未发生动物源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探索形成了集市场监测预警、冻猪肉储备、合作社建立风险调节金、生猪远期交易等为一体的生猪市场风险防范机制,生猪产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得到增强。

1.7 草原保护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开展草原禁牧补助7000万亩、草畜平衡奖励14200万亩。深化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禁牧休牧草原围栏1200万亩,草原补播484万亩。加强草原防灾减灾工作,完成草原鼠害防治509万亩、虫害602万亩,建设人工饲草地60余万亩。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草原火灾。牧区草地植被覆盖度有较大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8 政策扶持体系逐步健全新形势下畜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框架逐步形成。一是财政资金投入再创新高。2011年我省中央和省级畜牧业投资达首次突破30亿元,达到3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1%(其中中央投资29.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3%)。其中畜禽生产科技资金14.51亿元,动物疫病防控资金6.70亿元,草地生态建设资金12.70亿元,畜产品质量安全资金0.55亿元,畜牧产业化资金0.14亿元。二是重大项目建设稳步增长。全省畜牧业大项目建设完成投资72亿元,完成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达50亿元投资目标任务的144%。二是政策性保险稳步推进。2011年我省能繁母猪全部纳入承保范围,育肥猪和奶牛参保面和参保数量继续增加。政策有力扶持,夯实了产业基础,促进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 主要畜产品市场行情及效益分析

2.1 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效益明显提升

2.1.1 市场价格走势。2011年我省生猪价格走势与全国基本一致,总体呈现上涨态势。分阶段来看,前三季度持续上涨,9月份达到全年最高,10~12月中旬出现回落,但仍保持高位,12月中旬以来,价格逐渐稳定,当前每千克仔猪、活猪、猪肉价格分别为 22.5元、18元和 28.9元。从全年来看,每千克仔猪、活猪、猪肉价格分别为21.63元、16.95元和27.16元,比去年同期明显上涨,同比分别增长77.87%、53%和40%。

2011年生猪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是养殖成本上升拉动猪价上涨。受宏观经济运行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上升,推动生猪养殖成本上涨。今年玉米平均价格2.38元/千克,同比上涨13%,劳动力成本平均涨幅在20%左右。据测算,育肥出栏一头100千克的肥猪,饲养成本在1250元左右,同比上涨20%,比2009年上涨29%。二是全国生猪供应偏紧拉动猪价上涨。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生猪养殖普遍亏损,散养农户减少存栏或退出养殖,部分规模养殖户(场)缩减养殖规模,导致育肥猪上市的阶段性偏紧。据农业部对全国200个县抽样监测,1~8月监测点生猪出栏同比下降3.5%;商务部资料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屠宰生猪同比减少6%。三是猪价恢复性上涨。2009年下半年开始,生猪价格一路下滑,到2010年6月跌至9元/千克以下。养殖出现大面积亏损,之后逐渐回升,2011年猪价持续走高,是在原来低价格基础上的恢复性增长,是生猪价值与价格相适应的合理回归和体现,是伴随着全国CPI增长的正常反应。四是生猪疫情和“瘦肉精”事件影响。2010年部分省份发生生猪疫情,一些地区出现仔猪成活率下降,挫伤了养殖者补栏积极性,加之2011年3月河南发生"瘦肉精"事件,生猪生产受到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去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五是猪肉进口量激增促使猪价回落。资料显示,前10个月,中国进口猪肉及其副产品达到87万吨,同比增长44.6%,其中第三季度进口量最大。进口猪肉激增一定程度上导致第四季度猪价回落。

2.1.2 养殖效益分析。活猪价格和饲养成本是影响生猪养殖效益的最直接因素。去年尽管饲料和人工成本上涨,但猪价涨幅更大,生猪养殖效益仍然明显提升。9月份猪粮比价达到8.28∶1的历史高点,全年平均7.04∶1,也高于6∶1的盈亏平衡点。据调查,全年平均自繁自养饲养出栏一头生猪头均收益600元左右,散养农户购买仔猪饲养头均收益约400元左右。据行业测算,2011年生猪产业为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贡献达到180元,占全省人均牧业现金收入增加的65%。去年我省生猪养殖效益的特点为全年均保持了350元以上的较高利润,9月份效益最好,出栏一头猪利润达到700元。

2.2 牛羊:市场价格有所上涨,养殖效益良好 牛羊肉是近年来我省价格最高的大宗畜产品,肉牛肉羊业是我省效益最稳定的畜牧产业。据行业测算,牛羊产业为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增加贡献将达到22元。

去年牛羊肉价格尽管有所上涨,但相对其他畜产品,总体走势表现稳定,全年牛肉、羊肉平均价格分别为34.47元和39.36元,同比分别增长7%和14%。出栏一头肉牛可获利1500元、出栏一只羊可获利300元。牛羊肉价格高位稳定运行的原因:一是繁殖慢,产仔数低,饲养周期长,盲目追风难度大。母牛每3年才能产2头牛犊,育肥还需要12~15个月;二是目前我省牛羊肉主要是省内自产自销,受国内国际市场影响小;三是随着人们消费结构调整,对牛羊肉需求增加。

2.3 禽兔:价格有所波动,效益明显提升 经历了2010年下半年禽、兔价格快速上涨之后,2011年基本稳定,波动较小,活鸡、鸡蛋波动区间分别在在3元和2元左右,但总体价格明显高于去年。全年活鸡、鸡蛋平均价格为24.24元和11.86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22%。据行业测算,禽兔产业为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增加贡献将达到78元。禽兔价格波动较小的主要原因一是规模化程度较高,养殖业主信息渠道多,对市场把握更准。二是生产周期短,一般蛋鸡从育雏到产蛋仅需要3个半月时间,肉鸡、肉兔出栏仅需2个月左右,因此供求关系可在短期内得到调整,养殖业主可以根据效益情况随时调整生产,生产的可控性更强,效益相对稳定。据调查,去年出栏一只肉鸡、肉兔平均可获利5~8元,饲养一只蛋鸡、獭兔、长毛兔平均可获利15元、15元和50元左右。

2.4 蜂产业:生产基本稳定,价格保持上涨 蜂产品产量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因素影响。近年气候不稳定,对蜂产品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生产方面:蜂蜜产量稳定,蜂王浆、蜂花粉产量有所下降。去年上半年我省气候条件良好,4月至5月省内气温大都在 15~25℃,降水量小,非常适合柑橘和山区野草开花泌蜜,因此柑橘蜜、槐花蜜、山花蜜为主的蜂蜜产量有所增长。据调查,我省柑橘蜜产量1900吨左右,同比增长50%以上;槐花蜂蜜产量1.8万吨,同比增长90%以上;山花蜜产量2500吨,同比增加30%以上。下半年由于重要蜜源地青海省去年气候异常,前期阴雨天气,后期干旱,导致以油菜蜜为主的蜂蜜产量大幅减产。同时蜂王浆、蜂花粉产量也有所下降,蜂王浆产量比上年同期减少40%;蜂花粉产量比上年同期减少约20%。价格方面:总体保持上涨趋势。由于2010年洋槐蜜减产,去年收购价格逐步攀升,每千克从13元上涨到17元;柑橘蜜收购价为13~14元/千克,同比上涨15%左右;洋槐蜂王浆收购价90~105元/千克,同比上涨15%左右。蜂王浆收购价110~130元/千克,比上年同期上涨30%左右。油菜花粉收购价格为 32~40元/千克,比上年同期上涨80%。

2.5 饲料:生产持续增长,产业集中程度明显提升 预计全省全年工业饲料总产量将首次突破800万吨大关,达到840万吨,较上年增加近100万吨,增长近12%。年产量1万吨以上企业128家,占全省工业饲料总产量的87.47%。其中,正大在川内产量达65.97万吨、铁骑力士60.77万吨、新希望44.14万吨、特驱43.64万吨、通威39.67万吨、三旺29.75万吨。截止2011年9月底,我省共有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782家,比上年减少11家,企业数量逐年减少,产业集中度有所提升。

3 2012年我省畜牧业发展环境分析及形势预测

3.1 发展环境 从国际形势来看,明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难以预测,国际经济环境难以明显好转,特别是国际市场将陷入低迷、能源资源竞争将更加激烈。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是好的,进一步发展具备国内需求潜力巨大、体制创新活力迸发、调控回旋余地较大等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等问题。尽管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但我省畜牧业发展仍然面临较多的有利条件:一是畜牧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从国家层面上看,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汶川地震灾区产业振兴、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推进四川畜牧经济强省建设。国家进一步加大了生猪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了“十二五”时期生产发展、疫病防控、用地融资、市场调控监管等具体措施,将有力推动我省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上明确提出2012年要“继续增加‘三农’投入,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从全省层面上看,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经济工作基调,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发展,在推进天府新区建设中狠抓现代农业发展,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促进农业生产分工,培育形成稳定的职业农民群体,为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创造资源条件和市场空间。最近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深化试点 加快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的意见》,为下一阶段我省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二是畜牧业生产有序程度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所增强。近年来,随着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户发展生产更加理性,生产有序性、稳定性不断增强,受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减弱。三是畜产品价格将保持高位,市场波动收窄。去年前三季度畜产品价格特别是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和对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大力支持,进入四季度后,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势头得到控制,目前保持稳定趋势。

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一是受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影响,制约了部分农民进入适度规模养殖,限制了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覆盖面。二是传统散养比例仍然较高,生产设施和饲养环境差,点多面广,动物防疫和质量监管难度大,发生和传播疫病的风险大,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多。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大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将会引起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价格波动,进而影响农民牧业增收。三是在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和已有的土地利用规划下,畜牧产业布局和规模发展受土地资源的约束越来越大。同时,规模养殖发展伴生的环保投入增大。四是市场风险明显增大。近年来,经济一体化加深了国内外、省内外市场流通,畜牧业外部关联性增强,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增多,波动周期更短,幅度更大,直接影响农民牧业收入和养殖积极性。

3.2 形势预测

3.2.1 总体形势预测。综合分析我省畜牧业面临的发展环境,2012年全省畜牧经济发展总体形势是: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畜产品价格总体将保持相对平稳。预计2012年全社会畜牧业投资额将继续增长,生猪价格波幅减小,牛羊和小家禽畜价格稳中微升,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2.7%、4%和4.5%,畜牧业产值增长3%(按可比价计算)。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50元以上。

3.2.2 价格走势预测。生猪价格有所回落,波幅减小:预计6月左右达到全年低点,随后振荡攀升,但难以达到2011年最高点,呈扁平“V”型趋势。从养殖成本分析,2011年大部分玉米主产国都出现增产,我国玉米产量也创下1.85亿吨的历史新高,加之国家通过税收政策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用量,增加了玉米深加工企业运营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深加工企业采购意愿不强,使饲料玉米消费保障程度提高,从玉米期货价格走势也可看出,2012年供应宽松,价格将保持稳定。同时综合仔猪、劳动力等其他因素,养殖成本将保持稳定。

从生猪远期交易价格走势分析,四川大宗生猪远期交易显示:2012年 1~6月,1月 SZ1201生猪价最高,为1771元/100千克,6月SZ1206生猪价最低,为1725元/100千克,呈下降趋势,平均价格为1755元/100千克。

重庆生猪远期交易显示:2012年 2~6月,3月 SZ1203生猪价最高,为1765元/100千克,6月 SZ1206生猪价最低,为1716元/100千克,平均价格为1740元/100千克,也呈下降趋势。

从供应分析,据农业部监测,2011年11月全国生猪存栏4.76亿头,同比增长2.82%,达到近两年高峰;能繁母猪自5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达到0.49亿头,同比增长2.01%,占猪群比重为10.3%。从目前存栏和猪群结构看,2012年全国生猪出栏量将比2011年有所增长,市场供应充足。从消费分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猪肉消费仍然存在一定增长潜力。同时,随着消费群体的分化,猪肉消费结构将逐渐发展变化,猪肉大宗产品将保持稳中有增,绿色生态、特色风味类猪肉将增长迅速的态势,价格也将随之提升。

牛羊价格高位稳定略有上涨:随着人们消费结构调整,牛羊肉消费量将稳步增加,2012牛羊肉价格仍将稳定在高位并略有上涨,全年波动较小。

家禽价格保持稳定:受气候、消费季节影响,家禽价格将保持“两头高,中间低”的走势,低点可能出现在6~7月,随后触底回升,总体将保持稳定走势。

猜你喜欢
畜产品畜牧业全省
映像畜牧业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