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顺 许 丽卢 斌 相同德
(1江苏省宝应县荷藕研究所 225800;2宝应县广洋湖镇农服中心)
宝应县是中国荷藕之乡、中国慈姑之乡,藕慈复种是我县传统的种植模式,常年种植面积在333.33hm2左右。一般莲藕种植以露地栽培为主,让茬较迟,下茬只能复种晚水慈姑,产量、效益相对较低。为了提高整体效益,近两年我们通过生产实践示范,摸索总结出了大棚早藕—慈姑生产技术规程,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产地要求排灌方便、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土壤pH值6.5左右。
冬季搭建钢架大棚,南北走向,大棚高度2.2~2.3m,跨度 6m。棚之间圩埂高 40~50cm、宽 0.8~1m。建好后随即覆膜放水,密闭大棚,提高棚内土壤温度。
应选用早熟、商品性较好的飘花藕、珍珠藕等品种。
2月下旬~3月上中旬,大棚土温达12℃以上时开始定植,行距1.5m、穴距1m,每667m2用种量500~600kg。定植时,各行上的种植点要交错排列,种藕顶芽要左右相对,分别朝向对面行的株间。大棚四周各种植点种藕顶芽一律朝向棚内。
3.3.1 温度管理 定植后棚内温度宜保持在25~35℃,最低不低于15℃,以促进萌芽生长;开始出现立叶时,棚内温度宜控制在26~30℃,不得低于20℃。温度过高时,应及时揭开棚膜通风降温。当外界最低气温达20℃以上时,可揭除或掀起大棚裙膜,保持通风。
3.3.2 合理施肥 耕翻前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00~500kg、下种前每667m2施荷藕专用肥50kg作基肥。田间出现少数立叶时追施发棵肥,每667m2施尿素10~15kg,以促进分枝和出叶;田间已长满立叶基本封行时,再施1次结藕肥,每667m2追施尿素15~20kg、硫酸钾 15kg。
3.3.3 水层管理 莲藕生长初期保持3cm以下浅水层,以利于土壤升温,促进生长;随着立叶逐渐长高至完全封行,可逐步加深水层至5~8cm;当田间出现少数后栋叶时,恢复3~5cm浅水层,以促进结藕。
3.3.4 除草 定植前结合耕翻整地清除杂草,定植后至封行前,人工拔除杂草。
大棚早藕在6月中旬开始采收,7月上旬采收结束。
宜选用中晚熟、肉质紧密、耐贮藏、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如宝应紫圆慈姑等。
3月下旬~4月上旬,取出贮藏越冬的慈姑顶芽,插种于大田苗床中,插深以顶芽1/2入土为宜,留上部芽尖在外。扦插株行距为10~15cm,保持田中2~3cm浅水,以利于晒暖,提高土温,促进发根。
莲藕采收让茬后及时整地施肥,每667m2施商品有机肥100~200kg、慈姑专用肥50kg。6月下旬~7月上中旬定植,株距33.3cm,行距50cm,667m2定植4000株左右。
4.4.1 水层管理 以浅水勤灌为主,一般栽后保持3~5cm浅水,以后逐渐加深到15~20cm,进入结球期以后,水位应落浅到10cm左右,到采收前保持3~5cm浅水。
4.4.2 合理施肥 定植10~14d成活后,追施1次速效肥,每667m2施尿素10~15kg,促进发棵。进入结球期时,追施1次较重肥料,以促进结球,每667m2追施尿素 20~25kg、硫酸钾 20kg。
4.4.3 除草 定植成活后开始除草,以后每隔20~30d除草1次,一般进行2~3次,拔除的杂草随即就地捺入泥中。
4.4.4 病虫害防治 慈姑病虫害主要有黑粉病、斑纹病和钻心虫等。黑粉病可用多菌灵防治,斑纹病可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防治,钻心虫可用溴氰菊酯防治。
一般在10月底地上部枯黄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