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记者 徐春光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仿佛一根魔杖,魔杖指处,种种神奇的效应随即发生:土地、农机、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推进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现了土地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最大化;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助推了二三产业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诸城市是国内较早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的地区之一。随着春耕生产的全面展开,笔者在该市林家村镇东店子村春耕现场看到,一台台大型农机正在田野里忙着作业。“老把式”徐功金感慨地说:“土地承包到户30多年了,这两年土地才开始深翻、深松。以前家里的7多亩地,分了五六块,大农机没法规模作业。而靠自家的小四轮,无法完成深松、深翻,眼看着土壤板结,却无能为力,痛心啊!”
小地块与大农机的矛盾,反映出的是农户分散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矛盾,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东店子村书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潘瑞河说,土地流转要真正转出规模和效益,必须有大机械做保障。前年初,东店子村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把巴掌田、小地块集中连片整理,统一管理、规模种植,破解了一系列农业生产难题。
土地流转让“巴掌田”成方连片,“小铁牛”也纷纷下岗。今年春耕期间,拖拉机依然唱主角,与往年不同的是“小四轮”纷纷变脸“大马力”。“小铁牛”缘何换“大铁牛”?原来土地流转和深耕增产是主因。一位农机手说,现在种粮想增产必须要深耕,深度要达到30~40厘米、幅度要达到2米,离开100马力以上的机械根本不行,大马力拖拉机正好适合了我们的需要。一周销售10台80马力至120马力的拖拉机,这在诸城并无先例。说到贪大的原因,诸城市农机部门一位农机管理人员说:“小马力机械会影响作业效率,耽误农时,随着土地流转的开展,好多种粮大户已经把购买农机的目标瞄上了高效、可靠的大型农机。”
近年来,诸城市把大型多功能复式农机具推广作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关键工作来抓,充分发挥政策杠杆和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利用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的优惠政策,激发农民购买大型高效农机的积极性。每年,该市都选调20多个农业机械生产厂家,调集上百台大型农业机械,分别在春耕、“三夏”和“三秋”季节召开现场演示推介会,让一台台大型拖拉机、新型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等新型农业机械成为农民朋友的好帮手。
“越富越流转,越流转越富!”这是诸城市农机局主任科员臧传波对当地土地流转情况的一句概括。农业机械管理局是负责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臧传波从事这项工作已有多年。他说,从诸城市的情况看,农机化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土地流转需求,而推进土地流转又反过来促进了农机化的繁荣发展。
“过去用土办法烤烟,自建一座烤烟房只能烤五六亩地的黄烟,投入大,需要人力多,烤烟时晚上都不敢眨眼,一不小心就把烟烤黑了。而眼前这十三支烤房,一支能烤20亩地的黄烟,都是数字化控制温度和湿度,看护非常方便,效率大大提高。过去烤烟的人都是黑眉乌嘴的,现在穿着小白褂就干了,轻松种地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在自己的黄烟农场烤房旁,辛兴镇辛兴村的孙金现介绍起现代生产技术来充满自豪。他去年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在本村以500元一亩的价格从农户手中租赁了215亩土地,建起了黄烟农场。他说,如果不是土地流转,搞规模化种植是不可想像的。
土地流转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传统模式,使农业生产开始走上规模化之路。诸城市通过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平稳有序进行,推动了农村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特色产业和重点区域集中,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土地流转整合了土地资源,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流转出的土地由种养大户或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基地,促进了区域化种养、规模化经营。
规模化种植使农业机械在生产中大显身手,把农民从过去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诸城市饮马泉烟叶农场经理王春胜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机械化带来的好处。他告诉记者,以前种烟基本上是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用工多,所以烟农都不愿种了。现在大不一样了,一台喷药机,每天可完成喷药100亩,而且喷得匀喷得透,大大提高了病虫害防治效果;一台拔烟秸机,每天可拔烟秸50多亩,使拔烟秸、灭草、松土一次性完成。机械化生产,使烟叶生产更省时省力,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辛兴镇东辛兴村农民季维伙承包土地7.52亩,过去用于种植粮食、蔬菜,一年收入不到6000元。他将其中的3.6亩土地出租出去后,每亩租赁费850元;腾出时间进企业打工,年工资收入两万多元,加上其余粮田收入,全年共计收入34000多元,比土地流转前多收入24000多元。
季维伙是诸城市6.5万参与土地流转农户中的一个代表,他们都从土地流转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分散种植的比较效益日益低下,而转出土地的农民除获取土地流转的收入外,还可以腾出身来从事二三产业,或者走进规模化农场就近打工,获取报酬。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转向非农产业,由过去单一的种植业收入扩展为“薪金、股金、租金、保障金”等多种非农收入,增收渠道大大拓宽。
受益者中还有土地的承租方。转入土地的大都是种植能手、龙头企业基地、规模化农场主,土地流转的推进,为他们进行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创造了广阔空间。
土地流转还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升级。通过土地流转,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区域化生产,促进了土地、农机、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拉长了农业产业化链条,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升级。舜王街道大约近千户外出打工户撂下的土地流转出来,全部用于发展黄烟、蔬菜、林果等产业化生产,形成了万亩优质梨、万亩黄烟、万亩大蒜生产基地。
臧传玉是诸城市辛兴镇东饮马泉村的黄烟种植大户。去年,他通过镇上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从邻村柳家屯农户那里租赁土地188亩种植黄烟。一季黄烟下来,他个人纯收入达到10多万元。而把土地租赁给他的农户,多数就地在他的黄烟农场里打工,打工收入平均八九千元,加上土地出让金,总收入比原来种自己的地高出来不少。
种植大户赚了钱,把土地流转出来、再在种植大户那里打工的农户也比原来多赚了钱。地还是那些地,那么多出来的效益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臧传玉细细地算了一笔帐——
一家一户种植黄烟,亩产值看上去不低,但总算起来效益不行。为什么?主要是亩数少了,形不成规模效应,忙上一阵就没活了,经常耽工。而在我这里雇着30来个打工的,从耕地、起垄、扣膜、移栽、除草、打药、大田管理,一直到黄烟成熟,前后半年多时间都需要人,光烤烟就得70来天,能保证他们这半年里一直有活干。再者,在成规模的黄烟农场里,由于主要生产环节实现了机械化、专业化,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过去一家一户种植五六亩黄烟,一亩地需要35个工日左右,而黄烟农场只需要15个工日左右,光这一项就能多出不少钱。
再一个,烟草公司有扶持黄烟种植的政策,搞规模种植的,每支烤炉支持两万元资金,起垄、移栽、大田管理、烤烟等环节免费提供技术服务。而一家一户分散种植黄烟,规模小了,人家烟草公司的扶持政策享受不到。
而分散种植粮食作物就更没账算了。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都按亩产800斤计算,一亩毛收入1200元左右。而费用上,两袋化肥400元,机耕费60元,麦种30元,播种费18元,玉米种子30~35元,播种费16元,浇水一遍40元,收割小麦一亩50~60元,收获玉米一亩80元,另外还有农药和玉米脱粒的费用……扣除费用,一亩地纯收入也就在400元左右,和土地租赁费差不多。
而把地租赁出去后,打工所得就是多收入的,这一块很可观。像在我这里干,最忙的烤烟季节有70来天,一杆烟多少钱,计件算工钱,能干的,一人一天能挣100元左右,平均下来一人一天也有70元。平常田间管理,工资一人一天35元。从耕地开始到烤完黄烟,半年时间,光打工收入一人就有八九千块钱。
上岁数的男劳力和妇女,出去打工还不好找活。按照诸城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关规定,流转土地的农户要优先雇用,这样他们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干上工,能近便地照顾家庭。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出台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土地逐渐成了“香饽饽”,不少外出务工农民虽无暇顾及田间作业与管理,但又不愿意放弃自家的田地。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和农机下乡活动的开展,购买农机的农民越来越多,一家一户购买农机既浪费资金,农机具使用率又不高,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远远满足不了实现农业机械化、增加农民收入和现代农业的需求。
诸城市通过引导农户与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双方签订正规的有偿耕作协议,以约束双方权力义务、保护好双方经济利益为前提,实行由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户代为打理自有土地的“田保姆”托管方式。农民土地采取“田保姆”托管后,农机大户或者农机专业合作社全权负责经营,不仅机械化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由于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统一采购价格降低,扣除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等各种费用后,农民土地收入比自己经营不减反增,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管理也更加规范。
采取转包、互换、租赁等多种形式,集中流转土地,使其向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养殖能手、大户集中。到目前,诸城市有146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为6.5万农户担当了“田保姆”,合同托管农民承包地35.9万亩,占全市承包土地面积的23%。“代耕保姆”的土地托管模式的实行,解放了30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或从一产转移到二、三产业,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增产的多赢,走出了一条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