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秋
(大连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CIPP模式是1966年美国斯塔弗尔比姆(L.D.Stufflebeam)创立的教育评价模式。由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投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四种评价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命名。这四种评价都是为决策服务的,背景评价为计划决策服务,投入评价为组织决策服务,过程评价为实施决策服务,成果评价为再一次决策服务。作为决策导向的CIPP新型课程评价模式对教学进行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使教学成为有结构的、有系统的、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可控过程[1]。教师教学实际上同样是一种决策过程,依次可以从背景、投入、过程和成果等四个方面进行自我的评价,反过来影响学生的自主“选择”学习能力,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判断力、自主性和创造性。本文结合跨学科外语专业教学的现状,着重论述CIPP课程评价模式在跨学科外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以便为跨学科外语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在发展中最大限能的进行选择提供完善的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
本世纪初开始,斯塔佛尔比姆(Stufflebeam)[2]重新反思自己的评价实践,感到四步骤的CIPP模式不足以描述和评价长期的、真正成功的改革方案。为此,他对其作出了补充和完善,进而把成果评价分解为影响、成效、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评价四个阶段。
1.影响评价(Impact Evaluation),是对方案到达、影响目标受众的程度作出评价。
2.成效评价(Effectiveness Evaluation),是对结果的品质和重要性进行评价。评价者的任务诸如访问主要的利益相关者;选择合适的受益人,进行深度的个案研究;把成效评价报告整合到不断更新的方案中。
3.可持续性评价(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是对方案成功地制度化并得以长久实施进行评价。评价者访问执行者和方案的受益人来确定是否有可持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通过讨论和反馈确定可持续性的程度。
4.可推广性评价(Transportability Evaluation),是对方案在何种程度上已经和将会成功地被调适和应用于别处进行评价。评价者需要分析方案,汇总和报告可推广性评价的发现;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并提供给委托人和公认的利益相关者。
CIPP亦称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其主旨是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并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不应单纯地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而应以决策为代表的社会为中心。从理论上说,CIPP模式属于一般方案评价的范畴,考虑了目标的选定及其合理性问题,克服了目标评价模式的不足,适用于高校课程教学评价,对丰富现行的跨学科外语教学有着指导和实践意义。
跨学科外语教学要求贯彻外语+专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则要求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3]。CIPP模式以教学主体的自我评价为主,兼顾外界评价;同时重视教学项目内容的内在评价,不单纯是结果评价。跨学科外语教学是一种富有创造性而又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在教学中将语言与专业知识有机的融合消化,使教学活动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目标内容、手段与方法等基本要素相互联系制约。考察内因化的学生与外因化的教师之间给予相对的正面评价,最初的外因转化为一种内因而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学习动力。CIPP模式评价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得到再现,重视人的主体能动性,形成自我的选择能力,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原则。
跨学科外语专业的教学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对象和内容制定教学机制,必须服从培养学生具有判断力、自主性和团结性这一前景规划确定教学动机。同时考虑学生的心理基础,让学生具有参与权,由此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更好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4],以考察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
以CIPP模式开展跨学科外语教学评价需转变评价目的,迫使评价参与者去关注目标、关注教学设计、关注教学过程、关注教学的效果。
CIPP模式是对跨学科外语专业教学全过程的一次剖析和检阅,教师可以与他人分享评价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思想和经验,而教学的所有环节得到支持,每一次的评价都是教师的反思性追踪的源泉。
CIPP模式拓宽了教学评价的时空,评价范围涵盖了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评价教学过程本身的合理性、灵活性并实现较为广泛的民主性。民主性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交叉、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个性教育内容,在“选择”中发挥潜能和创造力。
以CIPP模式开展跨学科外语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分别从五个阶段进行,为跨学科外语课堂的背景评价、跨学科外语课堂输入评价、跨学科外语课堂教学过程评价、跨学科外语课堂教学成果评价和跨学科外语课堂教学的可持续性评价和可推广性评价。
背景评价本质上属于诊断性评价,它是课程开发和设计的基础,涉及培养目标和预期效果。这一阶段实质上是指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具体标准,教学观的实现是其目标之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方式、多角度地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形成性主体的独立性、创造性。
评价目标的设定具有层次性,针对学生发展水平的个性化目标进行评价,反映在背景评价即教学目标上就是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够达成的目标。同时教师将目标进行层级式设定,给学生自由的选择性,以个性化的特点发展学生的兴趣性。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课堂参与、自我思维发散、语言+专业融合、自主训练等四个领域。教师在评价目标设定时注重考察与其他维度的目标一致性,使教学目标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体。
对师资状况的认识也属于背景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课堂教学背景的设置与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自身的水平密不可分。培养既具备实践能力又掌握较强外语专业知识的“跨学科复合型”外语人才要从与之相匹配的师资队伍抓起。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手段运用决定着跨学科外语教学的评价结果。
输入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最佳方案。从背景评价得知,课程的输入应该从扎实的外语基础出发,然后是跨学科知识的积累。这一阶段要求对跨学科外语课堂教学方案的科学性进行分析和判断。评价教学过程的安排需要围绕所设定的目标操作每一项内容,将教学的基本要素如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进行为目标实现的可行性评估,从而将输入评价纳入教学的目标实现体系。评估专家考证教学方案的可行性,实现设定教学目标所需条件的识别与供给,完成跨学科外语教学策略的适切性及可操作性。教师将语言学习策略等输入课程在技能方面应围绕外语与专业背景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过程是背景评价和输入评价的深入阶段,是在输入评价的基础上,经过监督、检查和反馈的一种形成性评价,它重点关注的是课程实施中的不同方面。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评价具有明显的动态性,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将会产生非预期效应与效果,教师了解学生、解读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手段等,研究语言+专业知识的操作性,并结合现代教育理念进行多角度的价值判断。
1.评价有效的教师教学态度行为
跨学科外语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通过问卷、访谈、交流、引导等具体操作积极帮助学习者明确自身的学习意图和学习者本身的资源十分必要。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状况与发展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合作者。
2.评价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思维构建为中心进行提高自我教育意识形成、自主知识汲取的贯通能力,学生课堂的学习状态本身是对自主学习的体现。观察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认可度,主动参与性使学生通过感知、建构、生成、应用获得外语学习的思维过程来促进专业学科的学习,也对教师评价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了依据[5]。
对于CIPP模式在跨学科外语教学中的评价运用而言,影响评价和成效评价主要是教学成果的反馈和结论性收获,这一阶段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结果的评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语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是评价检验的标准,同时也是落实评价的改进功能的主要标准。通过教学阶段对教学成果的评价,积极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的决策部署,将教学成果体现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自我选择能力的作用和自主学习目标的实现上。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外语基础掌握的扎实程度,个体的眼界、思维开阔性,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应变、沟通能力和较强的组织协作能力。
CIPP模式评价跨学科外语主客体的教与学的内容是评价从目标的设定到目标的实施过程及结果。从本质上说教学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将教师的教学活动自觉化,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其课堂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使其在灵活氛围中学会自主的选择。比较学生实际发展结果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目标差异,能够更加完善跨学科外语教学的发展之路。
对跨学科外语课堂教学进行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评价,教师总结出目前教学中的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于语言+专业知识相关融合度上的着眼点和教学中切入点,教师有时候难于把握得恰到好处,有的时候又过犹不及使学生抓不到重点又不知从何下手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的结果最大的收益在于更有效地发展改善后的教学结构,为了提高教学手段的可持续性,教学步骤、内容、手段与方法等方面都需要与学生的需求、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相结合,学校与学院两级机构合力加强教学革新与建设,加强培养跨学科外语教师的师资队伍,在实践中打造更有可行的跨学科型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能够发挥评价的改进和发展性功能,为后来的形成性评价拉开序幕,总结出教育评价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教学评价效能不仅检查学生语言+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同时评价功能也影响着教师评价工作的发展。模式应不局限于目标本身,而将各种背景环境、外部因素都纳入评价过程,呈开放式的网络结构。
关注个体差异是评价发展的又一方面,包括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专业学习态度、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自主性形成等。需要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价值,因此评价指标的多态化是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发展目标。
质性评价是判定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方法上的多样性有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教师的发展状况。要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将评价内容进一步综合化。
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且帮助学生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发展独立性、创造性思维。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形成教育者、被教育者、学院(校)、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等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以多元的主体意识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教学生态系统处在和谐状态是保证有效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教育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因此保持教学方式结构、教学思维结构、教与学以及课堂环境的和谐发展,注重过程才能使评价教学生态和谐化。
[1]王盈.CIPP模式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2009(6).
[2]Stufflebeam D.L.The CIPP Model for Evaluation[P].Presented at the 2003Annual.Conference of the Oregon Program Evaluators Network(OPEN),Portland,Oregon,2003.
[3]彭川,朱文忠.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CIPP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外语,2011(2).
[4]赵华.以CIPP模式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
[5]李明秋,郭艳玲.“汉堡教学论模式”为基础的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