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澜,张贺雯,于海蓝,池超群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社科部,沈阳 110136)
高校的和谐和稳定,是高等教育有序进行的前提和保证。高校的和谐和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安定与团结、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和家庭的美满与幸福。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的正常学习生活。通过对沈阳、辽宁和其它地方等5 所高校的调查,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动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心理层面明晰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内在的、深层次的动因,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有效的教育与疏导策略。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一般是指高校中的学生,因某种共同的注意中心或共同的利益,临时聚集并具有明显的自发性、一定的组织性和言行一致性,并构成较大影响的特殊事件[1]。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主要的形式包括: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罢课、绝食、散布非法言论、煽动师生群体闹事、冲击学校机关部门等。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种类主要分为4 个方面:
这类事件多是由于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和条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没有达到学生的要求;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以及学生个人原因等而引发的。
这类事件主要包括与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以这种类型居多,主要是由于寝室居住问题、食堂价格和质量问题等引起的。
这类事件主要是由于社会治安以及交通拥挤、交通混乱等问题,导致在校园内外频发学生安全事故。当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时,很容易导致学生的不满情绪,进而出现各种极端行为。
这类事件是指由国际和国内政治环境及相关事件引发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国当代大学生普遍都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们有着敏锐的思想,活跃的思维;他们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国际形势,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情感等问题始终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一些突发性社会矛盾或国际纠纷等重大政治事件极易激起广大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并促使他们用实际行动对此类事件做出反馈。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固然有一定的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以及高校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但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心理因素不容忽视。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分析,其心理动因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当代大学生主要是“80”后和“90”后。这一代人成长在比较富足的生活条件下,人生比较顺利,遭遇的挫折少,独立意识很强。崇尚自由、特立独行,而且个性比较张扬。从高中进入大学校园,由中学时期的单纯幼稚表现为大学后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纪律观念的自由化,自我行为的控制力减弱,一旦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或遇到不满意、不顺心的事,往往走极端,容易采用集体的方式去解决,以此表现他们的“自由”、“独立”[2]。在当今社会形势多变,社会问题增多的状况下,大学生群体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特殊性,他们容易和比较倾向于采取群体性事件来解决问题。
大学生处在青春期,情绪非常不稳定,起伏变化很大。不稳定的情绪,极易导致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3]。大学生的这种情绪情感特点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是由于个体需求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矛盾引发的,不管过分高兴还是过于烦恼,与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分不开。一旦与自己的主观需求相违背时,他们的情感体验就会特别强烈,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极易引发学生大规模的行为。在调查中显示,很多学生经常处于“无聊”和“郁闷”的情绪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选择在“怨恨”、“悲伤”的情绪状况下参加大学生群体性事件。
在大学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们要面临来自于学业、人际关系、感情、就业等一系列的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从而产生巨大的压力。一般来讲,大学生们主要会出现以下方面的压力:第一,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第二,来自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第三,来自于感情方面的压力。第四,来自于家庭和经济方面的压力。第五,来自于就业方面的压力。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业压力大”、“不适应宿舍生活”以及“恋爱不成功”等。上述各种压力,使大学生们极易产生群体性的焦虑[4]。这种群体性焦虑很容易弥漫于整个校园,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相对剥夺感”是一种社会心理或社会心态。就是人们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东西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5]。近年来,由于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他们比普通百姓的子女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更好的生活资源,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子女向上流动的空间和机会减少,难度增大,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得相差较大时,“相对剥夺感”增强。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以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面对的挑战不断增多增强,他们极易产生心理失衡以及对社会、对高校的不满,这些异化的情绪使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几率大大地提高。调查显示,大学生主要对“收入悬殊”、“就业困难”、“贪污腐败”、“高校内部管理的不到位”以及“食堂价格波动”、“食堂饭菜质量不佳、卫生条件差”、“学生公寓条件差”和“奖学金等荣誉称号评比不公正”等方面表示不满。
调查显示,如果所在学校发生了群体性事件,多数学生表示会积极参与其中。这表明学生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主观意愿明显而强烈,同时也说明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有着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参与意愿是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催化剂。心理学表明,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情感和意向三方面的构成要素[6]。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态度决定着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对他人和事物做出反应。这种态度,不仅能成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而且还能起到煽动他人的作用,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催化力量。
“从众”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多数人相符合,是个体适应社会、适应生存的必要方式。个体想象中的群体的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造成压力,使其选择与想象的多数人的倾向相一致的行为。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的情况下通过冷静的旁观理性地选择,也可以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的行为,这就是“盲从”[7]。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很多大学生在同宿舍或同班级的大多数人的意见面前通常会选择“随大流”。他们遇事易激动,好动感情且情感强烈,往往只凭直觉的心理体验而不顾一切地从众。由于人生目标不明确,社会阅历不足,大学生极易被周围发生的事件激活而出现模仿行为。
近年来,对于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高校及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并针对此类事件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教育对策。
3.1.1 建立积极有效的预警机制
首先,建立舆情采集分析机制。高校应当由校长代队,各级职能部门组成危机预警小组,及时关注校内外情况和学生动态,及时发现可能产生的问题,迅速制定出有效应对预警措施。此外,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网站和校园论坛的监管力度,对网上信息进行有效的监控并兼职网络宣传教育工作,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言论、发布正确信息,引导网络舆论情形发展。其次,建立学生利益申诉机制。通过成立宿管科、伙管科、教学监督团等学生组织,让广大学生参加到校务管理和监督中去。设立网上投诉信箱或网上投诉专线供学生表达他们的不满或意见,并在学校网站上进行“校务公开”,使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做到公开透明。
3.1.2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努力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多样性,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性;通过相关的专题讲座。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课下搜集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和信息,在课堂上自主宣讲,分组讨论,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重视大学生法制教育。高校应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对问题的正确认识态度,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通过普法讲座、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多种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法制观。(3)丰富校园文化建设。高校要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并引导他们加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3.1.3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和提高大学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其次,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对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集中解决学生中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且发生率高、比较迫切的心理问题;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大学生减轻由于内心世界出现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情绪和行为困扰,帮助他们在自我认识和自我改善中达到心理的健全与成熟。
3.2.1 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校正学生认知偏差
大学生虽然已基本成年,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其情绪带有较大的情境性和波动性,并缺乏独自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有了适合发泄和释放的时机和场所,他们就会产生某种情绪上的“共鸣”继而爆发群体性事件[8]。所以,高校要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充分保障校务信息的公开透明,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转变学生在相关问题上的认识偏差。高校应当把握住学生在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教育疏导,充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他们能够用联系发展的眼观看待问题。
3.2.2 进行有效的思想干预缓解群体负性情绪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往往比较激动,对问题的认识相对比较偏激,所以要要耐心细致的听取学生对于问题的意见和诉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干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学生认识到事件的本质,从而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促使其恢复理性思维。其次,高校在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指责和威胁学生,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利益和诉求,并承诺改善校方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从而达到稳定和缓解学生激动情绪的作用。
3.2.3 安抚学生不安情绪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首先,可以通过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方式来安抚学生情绪。辅导教师可先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谈气氛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并通过交谈和相互探讨的方式求得对问题的共识,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从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其次,还可以通过一对多的团体辅导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可以在辅导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团体内相互交谈、启发和在实践上相互帮助等形式,使群体成员之间形成互动、产生相互影响,从而使群体的情绪得到平复、压力得到释放。
3.3.1 明确责任归属恢复高校正常工作秩序
依法办事,是解决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善后工作的基本要求。善后工作重在落实,针对群体性事件造成的危害,以法律法规作为决策执行的标准,对违反法律的行径依法处置。对事件受害者应给与一定的物质和精神补偿,安抚家长情绪。
3.3.2 调整高校教育管理策略提高职能部门工作水平
高校要详细排查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隐患和不足,并采取与之相对应的补救措施,有效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其次,高校应调整管理体制,从学生利益出发,加强对后勤集团的管理和引导,后勤集团在选择合作对象时,要确保其提供的物品和服务的安全可靠,不得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要虚心接受师生的监督,定期举行学校领导和师生见面会,听取师生建议,解答师生对学校管理的困惑,提高服务质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References):
[1]王锁明.群体性事件的多维解读[J].法制与社会,2011(17):168-170.
[2]王赐江.群体性事件类型化及发展趋向[J].长江论坛,2010(4):47-53.
[3]王玲.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1):96-99.
[4]郑欢,杨启富.浅谈新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65-166.
[5]杨启富.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诱因及干预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6):44-46.
[6]赵会民.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研判与预警的重要性[J].河北法学,2010(10):199-200.
[7]蒙斌.浅谈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9(16):159-166.
[8]陈校,章志图.论高校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的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10(2):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