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助学与育人并重工作体系构建研究——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

2013-08-15 00:53高晓峰刘荣贵
关键词:助学困难资助

高晓峰, 肖 剑, 刘荣贵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生处,河北 石家庄 050043)

一、助学与育人并重工作体系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高校助学与育人并重体系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助学”,即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帮助他们解决在校读书期间生活、学习等问题,保证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是“育人”,即加强对受助学生的教育引导,满足学生长远的深层次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说,“助学”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根基,“育人”是高校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助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二者有机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内在统一。

构建助学与育人并重体系对发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最大功用,提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效益有着充分的现实意义。

首先,构建助学与育人并重体系是高校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资助工作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一方面,进行经济资助,保障生活;另一方面,要从思想上树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鼓励和培训,特别是帮助他们解决由经济困难引发的心理、精神上的问题,为他们后续发展搭建平台。

其次,构建助学与育人并重体系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党中央2004年下发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1]的原则。新的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载体,因此既要把资助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资助工作的重要支撑,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充分发掘资助工作蕴含的教育资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2]。

第三,构建助学与育人并重工作体系是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实施以后,资金投入巨大,助学措施多样,受助学生众多,对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政策执行、落实能力是个新的考验,反过来又能促进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新政策导向明确,既帮困又奖优。学校一方面要发掘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选树典型,励志笃行,在校园内掀起了宣传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潮;另一方面开展爱国、诚信、责任感、感恩、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在学生中形成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学校校风、学风建设。

二、统筹兼顾,构建公平高效的助学与育人并重工作体系

石家庄铁道大学70%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较多,比例约为在校生的40%,其中特别困难学生比例为8%。学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问题出发,以国家新资助政策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校内奖助体系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逐步建立、完善了“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多元化、全方位、全过程的助学与育人并重资助体系。

(一)科学确立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工作思路

学校将“以人为本,助学育人,鱼、渔皆授”作为资助工作的基本理念,做到教育与助学并举,资助与励志并重,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

逐步推进、改革资助工作模式,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上实现“受助—自助—助人”的转变,在精神品质上实现“诚信—成长—感恩”的提升。

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了学校资助工作的思路,即:以经济资助为平台,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出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奖励优秀为导向,促进校园校风、学风建设;开展励志、诚信、感恩等教育,从思想上树人,培养学生回报社会的意识;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的培训,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二)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保证体系高效、可持续发展

1.建立四级工作运行机制

本着“学校统筹、中心协调、院系为主、分级负责、全员参与”的思路建立了四级工作机制。第一级为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资助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第二级为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全校日常资助工作,是全校资助工作的管理平台和操作平台,起着承上启下,指导、协调的枢纽作用;第三级为学校财务处、教务处、校团委、卡务中心、研究生学院等相关部门,在资助工作中发挥重要的辅助支持作用;第四级为基层各院系学生工作单位,是全校资助工作的具体操作平台,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支撑作用,是学校资助工作开展、实施的基础。

2.建章立制,完善各项资助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为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学校进一步修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石家庄铁道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资助办法(试行)》、《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试行)》、《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临时困难补助管理办法》、《新生绿色通道实施办法(试行)》。

3.建立资助工作自动化平台,实现资助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流程化

为提高资助工作的科学性,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学校建立了基于网络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学生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等各类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学校各项资助措施办公自动化的全覆盖;所有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如家庭情况、学习成绩、资金发放、评优评先等信息实现一键查询和动态的管理。

4.建设宣传阵地,加强资助政策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学生主体意识

建立学生资助网站,把网站打造成除师生面对面教育以外的宣传主阵地。网站版面新颖、信息量大,访问量高,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师生了解资助政策和资助动态的一个主渠道,其中“互动留言板”方便师生的交流和沟通,是学生咨询政策、反映问题的一个时效性很强的新平台。另外,在路边橱窗设立资助宣传的专栏,利用学校食堂、广场的LED显示屏开展政策的宣传、发布工作通知和评审结果公示。

(三)不断完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办法,优化混合多元资助模式

1.建立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为保证资助的针对性和公平性,学校不断探索,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建立评价标准,综合运用困难证明法、消费界定法、班级民主评议法、辅导员观察分析法、家访法等认定办法,开展个人、家庭、学校三维认定,构建了班级、院系、学校三级认定体系,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为生存型、生活型、发展型三个层次,实施动态管理,能够科学、合理、有效地认定学生的经济困难程度。

2.大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做到“应贷尽贷”

为确保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解决学生学费问题的主渠道,学校不断加强和银行的联系,建立的银校合作沟通机制,提高银行的授信额度;加强贷前、贷中、贷后管理,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高比例的毕业前还贷率,确保了国家助学贷款运行良好。

3.科学规范评定,认真落实国家奖、助学金制度

学校十分重视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做到“三审三严”:一是严格审核学生评审资格;二是严格审定学生评选条件。实行班级、学院(系)、学校三级奖助学金评审,从学习、品德、家庭经济情况等多方面综合审定学生是否符合评选条件;三是严格审查评定程序。对于弄虚作假者一律从严处理。从制度上杜绝了作假的行为,确保了评选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4.创新勤工助学模式,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效

学校根据新的形势,不断完善勤工助学工作制度,不断探索和尝试学生勤工助学新方法、新模式,通过工作和劳动,帮助学生树立“自助者天助”的理念,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开展学生能力拓展培训,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普及与劳务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维权和安全意识;设立“志愿型公益岗位”,要求和鼓励受助学生无偿参与并予以考核,增强了学生回馈学校、回馈社会的感恩意识,培养了他们自强自立、不畏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5.开展多种形式的临时困难补助活动

学校设立了临时困难补助基金,作为国家助学金的重要补充,解决学生生活费问题。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慰问活动。学校已经打造了“爱心大礼包”,“团圆校园年”、“暖冬计划”、“使者家乡行”“伙食补贴”等品牌活动,为广大困难学子送去了温暖。二是特殊时期临时补助送关怀。针对在洪水、冰雪灾害、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中受灾的学生,学校在第一时间做出反映,对灾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家庭受灾的学生开展全面地摸底排查,给予他们慰问,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并密切关注他们的动态,随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6.实施减免政策,为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减轻经济压力

一是给孤儿、烈士子女等学生减免学费;二是严格执行“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根据政策,结合学生在校表现,给受助学生分档次减免学费。三是针对突发灾害如地震、个人及家庭直系成员大病导致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予以学费减免。

7.加强与社会合作,拓宽资助渠道

借力社会,广泛筹集社会、企业、个人的资金和物资,发挥社会力量在助学中的重要作用。目前石家庄铁道大学已有华润助学基金、英才力学奖学金、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2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助学金、河北报业集团“钻石助学”、北京眷诚铁道工程设立的“眷诚自强之星”专项助学基金、中铁七局奖学金、詹天佑奖学金、茅以升奖学金等社会资助项目。

8.畅通“绿色通道”,确保新生顺利入学

新生入学前,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带绿色通道的办理方法,在入校时,学校实行“一站式”服务,保证了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几年来,学校统筹国家、社会、学校三方面资助资金,多种资助措施并举,合理安排资助时间,形成长期资助与临时资助,重点资助与一般资助,资助点面结合,助学与育人并重的资助体系。

三、贯彻资助育人理念,搭建育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资助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教育载体和平台。学校要充分挖掘这项惠民政策蕴涵的教育资源,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以助学项目为载体,注重工作过程的中教育

学校始终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奖励资助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具体资助项目为依托,在日常的资助工作中将政策落实与教育相结合,如在国家奖助学金评审中,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注重自身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坚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具体工作落实与诚信教育一体化,通过为学生讲解贷款政策、还贷事项,开展贷款政策知识测试,现场指导签订合同,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在勤工助学活动中与学生签订用工协议,加强工作考核,着力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劳动意识,不断强化受助学生的节俭意识和合理消费意识。

(二)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通过主题班会、讲座、征文、竞赛等形式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爱国、理想信念、诚信、感恩、责任心、自立自强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开展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

学校加强宣传和教育,让学生深刻体会国家资助政策的目的和意义,紧紧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广泛开展“服务祖国、奉献社会”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教育学生牢记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关怀,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2.开展励志教育,助困励志

充分发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在奖优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学校长年坚持开展“学习标兵”选评工作,“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等,在校园内掀起了宣传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邀请北大优秀毕业生、自强自立的优秀代表刘默涵来学校为学生们做报告,以她成才奋斗的经历来激励学子树立目标;开展“助学政策助我成才”征文比赛,让困难学子抒发自己的心路历程,充分了解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评选校园“自强之星”,通过宣传他们逆境成才、自强自立的典型事迹,为广大学子树立榜样。

3.开展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教育学生诚信做人,认真做事

学校为受资助同学建立了诚信档案,为学生诚信教育提供了管理的平台。档案信息由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后勤处、图书馆等各个部门提供,督促学生诚信生活、诚信学习、诚信做人。学校把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和学费收缴工作作为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把诚信教育与贷款办理、学费收缴和对学生的关心、教育结合起来。在校园内外营造重视诚信、践行诚信的浓厚氛围。

4.开展感恩教育,成立学生志愿服务队,培养学生回报社会的意识

学校经常开展“爱心奉献,回报社会”的教育活动,专门成立学生志愿服务队,经常组织学生到市内敬老院、福利院等爱心奉献基地义务服务,同时还开展了清理校园卫生死角与绿化维护、义务家教等活动,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学生回报社会的意识。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自强社为载体,引导学生自强自立

在学校资助中心的指导下,成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的社团——“自强社”,自强社不仅协助学校开展资助政策宣传,而且定期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 “自强讲坛”、“成长论坛”、“社区服务”、“慈善募捐”等,使自强社成为学生们感恩社会、关爱他人、自立自强、磨砺人生的精神家园,也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积累社会经验,培养社交能力的重要舞台。

(四)开展能力提升培训,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积极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渠道,提升岗位的含金量,增加了助教、助研、助管的岗位比例,加强学生上岗前的培训、指导,邀请专业人员和指导教师给学生开设如社交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提升的培训。另外积极开辟校外勤工助学市场,与企业联系,让学生通过学校平台参加校外工作,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有组织、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如每年暑期组织受助学生到西柏坡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老区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组织华润助学金受助学生参观了解华润集团下属企业,学习和感受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组织受助学生赴孤儿院、敬老院开展慰问、献爱心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意识。

(五)主动介入,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往往要比其他学生面临更大的来自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正确引导和化解,他们就会产生各种心理困扰,对其健康人格的养成势必产生负面影响。学校资助部门联合心理咨询中心,主动介入,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要求辅导员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定期开展一对一谈心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六)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援助

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专门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档案,启动“就业直通车”,实行“三优先、三免费、两补贴”政策,即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提供就业指导、优先安排实习机会、优先推荐就业岗位;免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免费参加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免费提供求职材料打印、复印服务;给予求职路费和通讯补贴,给予到基层、西部就业的毕业生生活补贴。鼓励和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选聘计划”、“特岗计划”、“大学生应征入伍”等项目,鼓励他们投笔从戎、献身国防,鼓励他们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他们到西部、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走“基层成才、艰苦成才、实践成才”的道路。

正是得益于长期以来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使得石家庄铁道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业、竞赛、社会工作、考研、就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涌现出了杨之亚、王红丽等一批“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典型,很多同学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得奖项,他们的事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校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肖剑,王志臣.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功能实现与道德价值解读[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104-108.

猜你喜欢
助学困难资助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