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08-15 00:45黄海锋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欠发达农村基层党组织

黄海锋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社会整合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是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的落实者、贯彻者。但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党支部的能力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同时党组织建设也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提升的应然取向

当前,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新农村建设成效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是基层党组织能力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与时俱进地加强欠发达地区基层党组织的相应能力。

(一)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执行力

近几年,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涉及农业和农村问题,这带给农村发展的新机遇。但是这些文件最终执行者是广大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村民委员会。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的强弱关系到这些重大方针政策的最终落实效果。“依据党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任务,是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前提,也是检验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的标准”。[1]而实际上,当前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那些与时俱进的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程度是不够的。因而,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执行力。

(二)凝聚党员群众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坚持实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党员群众的主心骨,“有困难,找组织”是人民的共识。正是那样,农村党组织成功领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和拥护,加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2]同时,也成功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获得了农民的认可与肯定,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规划未来,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非一日之功,都需要全国人民不断努力。如何团结并带领党员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农民与市民相比,他们的生活过得还是很不宽裕,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就更加突出。因此,带领农民致富仍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与完善,农村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民致富的工作内容就不再是农业合作化改造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时候那么单一。市场化时代要求安排致富项目必需有敏锐性,防止重复建设;绿色环保时代则要求农业项目具有现代性,提高农业效率、农产品安全性;工业反哺农业时代要求致富项目具有备产业化、链条化,提高农业效益和可持续性。这都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指导力的修炼。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能力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农村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利益矛盾。农村贫富差距过大,特别是贫困阶层的扩大引发的矛盾。[3]二是思想观念矛盾。社会的进步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观念多元化在农村也引发观念矛盾,比如说年轻人的时尚观念与传统保守观点的矛盾,环保观念与传统养殖观念的矛盾。这些观念的冲突和碰撞必须引发农村的不和谐。三是农民增收困难引发民生问题。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上学难、看病贵问题深深困扰着普通老百姓。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增收缓慢遇上了上学难、看病贵问题,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就显得尤其困难,从而引发农村的民生问题。这些都是农村不和谐因素,这些因素不断发酵还可能出现群体性事件,影响党执政基础。

二、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正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弱化。

(一)现代视野的缺乏,弱化基层党组织对上级方针政策的执行能力

近十多年来,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从和谐社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新农合”到“新农保”,都彰显政府执政理念的现代性。但是,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和领导方式还没有从过去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中转变过来,与广大村民的期待和要求相比尚有明显的差距”。[4]这种缺乏现代视野的思维方式严重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对当前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执行。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国家重大战略方针政策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向农民宣讲这些方针政策的时候就更难令人信服;二是无法正确理解对国家不断推进重大方针政策以及惠农政策的重大意义,执行这些政策积极性不高,认为是形式主义,除了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就别无用处。

(二)资源有限与村民经济自主,弱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能力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政策的出台,农村税费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相继实行,都使得基层党组织所掌握的经济和行政资源已经今非昔比。基层党组织对村民无论是经济的给予还是行政管控手段较之以前大为减少。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村民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增强,发展经济已经极少依靠基层党组织。这主要表现为村民在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不再像以前那样依靠基层党组织。这两方面都极大地弱化了基层党组织对村民的凝聚力。

(三)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足,弱化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指导力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首要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具备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具备“谋划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力”,“对复杂多变的市场信息的决断能力”。[5]但由于计划经济思维惯性、文化素质不高和阅历不广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党组织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足,无法从容应对市场经济。从而无法很好地指导本区的经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基层党组织对本区经济发展,要不采取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态度,要不就是采取运动式的经济发展行为。

(四)党员干部知识水平不高,弱化基层党组织的维稳能力。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维稳工作要求就更高了。农民增收缓慢而物价上扬导致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产生利益纠纷不愿用法律维权,村委不依法办事而形成干群对立等因素都增加了农村的不稳定。但农村党员干部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无法很好应对这些情况,影响了和谐农村建设。主要表现为,一是理论水平不高,无法深入浅出地向村民宣讲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二是法律素养不高,无法运用法律处理经济纠纷也无法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三是“公仆”意识不强,服务“三农”不到位,不依法或者粗暴行政,导致干群关系不融洽。这些都导致基层党组织工作效果不明显,弱化其维稳能力。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提高干部待遇,吸引人才回流强化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6]同样,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也在人才。尽管目前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队伍中都是久经历练的好干部,但是他们的总体素质已经落后于时代对于党组织的要求。与目前基层党组织缺乏人才相对的是,农村并非完全没有人才,只是这些人才长期在外务工,而且收入颇丰。解决人才问题,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提高干部待遇,吸引人才回乡。提高干部待遇,既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基本工资,又要完善激励机制,大幅度提高绩效工资。

(二)夯实党建帮扶,提升基层党组织“造血功能”。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普遍推行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等做法,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相促进。党建帮扶制度的实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实践中存在着“扶贫不扶智,输血不造血”的现象。在党建帮扶过程中,城镇党组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帮扶水平,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造血功能。第一是加强理论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基层党员;第二加强工作方法研讨,提高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实效性;第三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基层党组织依法行政,依法处理村民矛盾的能力。只有这样,基层党组织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自我完善提高。

(三)善用高校学生“三下乡”活动,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以来,在服务农村中心工作以及农民致富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若能通过大学生“三下乡”的平台善用高校学生党员的力量,必定迅速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因为大学生党员无论是在党政策的理解和农用技术的掌握,还是在民主法治意识与思想观念的现代性方面都能给予农村党组织很大的帮助。当前农村地区可以构建一个由政府主导高校与政府联动平台,整合高校优势人才资源,服务“三农”,服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四)推进党内民主,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欠发达地区要在新形势下实现对先发达地区的追赶,基层党组织党就必须要推进党内民主,最大限度凝聚本来就有限的党员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激发他们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形成齐心协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事业的强大合力。推进党内民主,就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避免支部书记“一言堂”,就要加强制度建设,避免形式主义。

[1]李俊伟.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89

[2]毕孟琴,杨赛楠.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定位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J].前沿,2010,23:22

[3]王志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的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3:24

[4]周多则.新农村建设视阈下村级党组织领导能力的弱化与治理[J].理论导刊,2012,9:31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猜你喜欢
欠发达农村基层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