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全,钟 新
王为全/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吉林长春130012);钟新/吉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研究员,副主任(吉林长春130012)。
语言是不脱离意识内容的表达方式,使用一种语言,实际上也就是实践并传达着语言使用者对自我、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理解和期望;要求人们学习、接受并使用某种语言,也就是要求人们认同并实践这种语言承载的思维逻辑和价值内涵。基于这种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语言的创新,首要且重要的方面就不在于解决教学语言的能指或者“怎么说”的问题,而是在于解决教学语言的所指或者“说什么”的问题。“原理”课“说什么”的问题比“怎么说”的问题更为根本,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存在的问题也最多。
“原理”课教学语言创新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材语言与当代大学生日常语言的冲突和对立。这一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上,即教材语言的抽象与大学生日常语言的具象的矛盾,一是实质内容上,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方法论等方面教材语言与大学生日常语言的矛盾。矛盾产生的发生学前提至少有两个,一是“原理”课的教材与教学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观期待,一是大学生的生活与语言的现实。矛盾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党、政府和教师对“原理”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想追求,以及由此表征的对大学生未来成长的深切关怀。
“原理”课的教学语言从本质上说是导向性、强制性的语言,是对大学生现有主观世界的清理、改造或培育,如果这种语言在课堂上也表现为“我就这么说,你就这么听着”的强制性,则容易引起学生的抵制,难有积极的教学效果。但这一点绝不意味着“原理”课的教学语言可以为了生动性、娱乐性而牺牲原则性、灌输性。教学语言身处教材语言与大学生语言的中间环节,从理想的意义上说,应当是二者的否定性同一。也就是说,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必须同时兼顾教材与学生两个方面。既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把教学语言设计为教材的课堂独白,也不能以大众化、时代化的名义为迎合学生而庸俗化教学语言。追求实效的“原理”课教学语言设计,作为对教材语言与学生日常语言矛盾的解决,不能以主观愿望来对抗现实,应当从学生的日常语言实际出发。所谓从学生日常语言实际出发,就是暂且搁置(不是根本放弃)教材语言,通过对学生日常语言的调查分析,根据其现有状态和可能的条件来确定教材语言在教学中的适度的可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并把它设定为教学语言设计的方法和规范。具体地说,就是寻找和思考哪些和什么样的语言既可以真实表达教材内容,又是当代的学生所能接受的;在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或一揽子接受教材的理论或价值语言的情况下,怎样合理地安排知识点与价值等的先后次序,使之与学生的自觉的学习要求联系起来,从而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逐步、逐个地实现教学目的。创新“原理”课教学语言的着力点,由此生发出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直接通过教学语言来理解教学内容的,“原理”课教学语言必须忠实于教材,即必须真实地表达教材的本意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意图,这是一个不能动摇的绝对原则。也就是说,“原理”课的教学语言,既不是单纯的宣传劝导式语言,也不是价值中性的专业语言,而是价值与知识的共同表达:既要讲出理论,又要讲出理论所蕴含的价值;既要讲出知识的逻辑,也要讲出其中的价值体系。
“原理”课的教学语言应当是“讲道理”的语言。通过理论讲政治是“原理”课的基本特征,“原理”课的“讲理论”主要的不是概念间的逻辑推导,而是要“讲道理”,讲出教材语言的精神实质和基本逻辑。我们甚至可以说,“讲道理”是“原理”课的生命所在。自然,把道理讲透讲彻底才能说服学生。“原理”课的教材语言是高度抽象化、高度理想化、高度系统化的语言,具有明显的“理论”和“结论”特征。但是,在高度抽象的文字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强烈的现实关照和巨大的逻辑力量,这是“原理”课的道理所在,也是“原理”课的丰富性、生动性和深刻性所在。“原理”课教学语言的创新,实质上就是从“讲理论”的语言向“讲道理”的语言的转化,把抽象的理论讲成实在的道理。当然,“讲道理”要在符合教材理论及其理论深度的前提下进行,最忌讳的就是用学生听不明白的话去说学生都明白的道理,或者用学生能听明白的话去说偏离教材本意的道理。
通过“讲道理”来呈现和传达教材语言的精神实质和基本逻辑,目前应当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对教材理论语言的感性还原。理论是理性的,道理更多的是感性的,讲道理就是要把理论语言所抽象化处理掉的感性内容重新表达出来,从而在感性经验的层面上再现理论的深刻性和现实性。这一做法实质性区别于对教材语言的庸俗化处理。后者的出现是基于对教材理论的庸俗化、经验化的解读,而前者的根据则在于深刻思想的多元表现的正当性,二者不能混淆。第二,“原理”课的教学语言在逻辑上的自洽性。这里的自洽性主要是指维护教学语言的逻辑关联,同时也是指尽量避免多学科如哲学、经济学或政治学等语言或逻辑的相互干扰,或某一具体学科的语言贯穿全部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某种具体学科的味道而偏离教学内容整体性的要求。第三,针对学生实际,向教材语言外的适当延伸。受到教材体例的限制,教材语言经常是意犹未尽的,而这又是大多数学生自学所无法体会到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讲出教材的“余味”,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作为价值语言,“原理”的教学语言必须真实地传达教材语言的基本价值意向。教学语言既要保证教学语言陈述教材全部价值内容(包括显性和隐性价值内容)的完整性,又要保证在价值立场上的一贯性和彻底性;既要保证正面价值阐述的丰满,又要保证对反面价值批判的到位。也就是说,“原理”课的教学语言是价值阐述语言、价值澄清语言、价值批判语言、价值疏导语言等的综合体,其间种种都应当在教学语言中有不同程度的呈现。
本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求,“原理”课的教学语言不能不顾及教材语言与现实语言的复杂丰富的关系,不能不顾及大学生的语言现实,也就是说,教学语言必须是大学生可领会的和可接受的。
“原理”课的教学语言首先应当是一种治疗性语言。治疗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政治冷漠,开启和培养学生对“原理”课的需求意识,是“原理”课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原理”课的教材内容,治疗性语言的展开可以在教材语言的学生化和学生语言的教材化两方面进行。前者主要是指以解决大学生的成长问题为核心来组织教学语言,充分体现教材对于大学生成长所具有的内在价值,令人信服地帮助大学生解决种种困惑。后者主要是指立足教材对学生日常语言的复杂化处理,通过对学生日常语言的前提批判、价值澄清、逻辑推导、意义分析等,增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学习冲动。
“原理”课的教学语言应当是一种时代性语言。就教学语言的能指方面来说,在不偏离教材的思想、逻辑和价值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社会流行语言和主流话语的公共语言。这些语言价值诉求、内涵意识以及所表达的社会心态和精神氛围更为学生所熟悉。但是,在追求教学语言时代性的同时要注意到时代性语言的局限性与教材语言的超越性的矛盾,就是说,考虑到某些社会流行语言的精神意向与教材并不相符,教学语言的时代性应当既是用时代性的语言去表达教材,也是用教材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批判某些日常语言及其精神内涵。
“原理”课的教学语言应当是思想性语言。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把理论形态的教材语言活化为思想与智慧的教学语言是“原理”课遵循教材、追求实效的必然选择,也是达到“原理”课教学的预期效果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学语言应当是创意性的。创意既是思想的本意,又是最激动人心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对课程的教学目的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能够驾驭教材内容的各个重点和难点,并且能够形成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来演绎教材的丰富内涵。“原理”课只有把教材内容讲成一种创意,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反思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论思维,才能保证自身的思想性。第二,教学语言应当是对话性的。这里的对话是指在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中展开的思想之间的对话。“原理”课教学语言既是正面阐述和自我论证的,也需要直面各种深刻的反驳语言,并针对这些反驳语言作自我辩护和深刻批判。第三,案例教学语言的学术规范性。案例教学语言是活化教材语言、真正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在场”的有效手段。无论解析的是何种案例,教学语言都应当是立场坚定、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即体现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
课堂语境是通过教学语言和师生交流语言营造的。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理”课的教师无疑在师生对话(教学)中处于强势地位,但是,这种强势地位只能在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的语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体现。已有的教学实践证明,那种傲慢的、霸权的、命令性的教学语言并不适合包括“原理”课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原因很简单:这种教学语言只能形成“仰视—俯视”的师生关系与“强制—服从”的课堂语境,但是,服从不等于理解,没有道德上的相互尊重和思想上的一定自由,师生间的对话(教学)只能是没有交集的各自独白。相互尊重的课堂语境不会破坏老师由于“闻道在先”而发挥思想政治指导者的作用。事实上,思想政治的指导作用正是教师强势的集中体现。
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语言。从一般意义上,理想的课堂语境具有以下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是重要的环节。师生的交流不仅仅是“教”与“学”的相互促进,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均能真实且真诚地表达其个人的意愿与想法,师生对教学的意义和主旨有一个共同的和相互承认的认识,从而达到思想与认知的统一。师生交流的主题应该具有广泛性、公开性和师生内部的公共性,教师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意愿,师生间的交流可以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思考,由教学对象转为教学主体。反对任何语言的先天特权,在一种自愿、平等、自由的前提下通过交流即言说、倾听、反思和批判形成对教材语言的强有力的论证,加深学生对教学语言的认同和领会。强化学生语言的理性因素,鼓励他们在课上课下言说中的反思思考和自我批判意识;等等。
强化教学语言的诚实态度。“原理”课教学中,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是当下实践所不能解决的,或是当下理论无法解答的。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没有必要视而不见或文过饰非,也没有必要给出似是而非或强辞夺理式的解答,而要有理论上的诚实和谦卑,承认自身的知识局限,承认现实事实。“原理”课教师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地为学生讲清楚这些矛盾或问题当下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历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在讲解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马克思主义的先导性观念、基础性分析、批判性审视和意义性阐释,以培养学生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历史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政治思想能力。思想层面的以诚相待既体现着对真理的尊重,又实现着对学生的尊重,是“原理”课教学语言实现自身责任的必要素质。
强化教学语言的人文色彩。“原理”课教学语言只有被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是一种“为我”的语言,学生可以在其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尊严,才能保证对于学生来说的真正“在场”。“原理”课的教学语言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内涵,更要体现出对学生自主选择和规划的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尊重,从而在一种平等的亲近的语境中通过充分的师生交流来十分审慎地斟酌损益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理想选择,使其在自觉地反思中逐步向马克思主义靠拢,不断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