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 素
反映现实题材的图书必须注重时效性。出版社对时事热点与市场变化要十分敏感,配合宣传促销才能抢占市场。每一个热点背后都会衍生出诸多的热门选题,竞争激烈。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下: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不同的新闻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新闻价值较强、影响范围较大的事件往往会是一定时间内的热点新闻,引起较强的社会效应,甚至可以在时效性上有所延迟。这样的事件往往在经历了深度报道、专家讨论后体现出版价值。
2012年党的十八大无疑是一个十分具有影响力的新闻热点,会议胜利闭幕后,全国各大出版社纷纷出版印刷十八大重要文件。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批相关主题的图书,如《从布鲁塞尔到北京》、《十八大学习体会》等。
新闻热点与社会热点的区别是,新闻热点涉及的事实相对单一,时效性较短;而社会热点现象则是一系列新闻热点构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其内容构成相对复杂,时效性也较长。
2012年被称为“二维码爆发之年”,随处可见的二维码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社会事物,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瞄准这一社会热点现象,青岛出版集团在图书的选题策划中加入了二维码的使用,集团旗下的多种图书都添加了二维码,读者能够借助数字终端,直接点播互联网上播放的动画片。
1.热点人物出现后立即策划相关选题。莫言于2012年10月11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紧接着作家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在十月份内就纷纷出版了莫言的相关作品或全集,不少图书都在书籍封面上强调了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身份。长江文艺出版社还在2013年5月出版了莫言获奖后的首部作品——《盛典:诺奖之行》,收录了他的演讲和访谈实录。
2.热点人物出现前进行预测并做好策划。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林丹战胜李宗伟后,知名出版人沈浩波在半小时内发布了一条微博:“我是地球上最希望林丹赢的人之一。林丹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签约我公司,今晚9点半首发,当当、亚马逊、京东10点钟同时上大专题……终于可以把林丹自传的网络海报发出来了!”早在林丹出征伦敦之前,《直到世界尽头》图书出版就已经做好了上市的准备。
电子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大大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也为图书出版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书面编辑让位于屏幕编辑,延时校对让位于即时校对,编辑从纯粹的文字编辑开始参与版式、文稿创作的设计与修改等。①吴丽芳:《理性审视出版新闻化现象》,《中国编辑研究》,2004年第1期。网络传输技术、编辑出版电子自动化管理系统等技术都为大大提高编辑出版的效率提供了可能。
新闻具有真实性、显著性、接近性、新鲜性、趣味性、时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越显著的新闻其新闻价值越强。图书选题策划开始紧跟时事热点,也就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为图书赋予了新闻的价值。新闻热点无疑拓宽了图书出版的选题范围,也为选题策划提供了启发。
图书出版选题策划必须首先确定目标读者,根据读者需求进行出版。书籍是传统的知识传播的重要介质。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随着阅读习惯的改变也发生较大的改变。读者对书籍的要求,除了获取知识、了解文化,还需要了解时事与社会,这就对图书内容的时效性与社会相关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其他媒介对读者的议程进行设置之后,读者希望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更为详尽的了解,这也就对图书选题策划的新闻化趋向起到了推动作用。
社会效益方面,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每一个新鲜事的生命周期呈现出缩短的态势,随之缩短的是舆论场的时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图书对新闻热点进行深度发掘,整合媒体发布的碎片信息,并透过现象分析事件更深层次的问题,变浅阅读为深阅读,进一步引发受众思考,弥补了报纸、电视、网络在信息传播中速度快而深度不足的缺陷。根据新闻的价值判断出版的价值,对文化传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经济效益方面,选题策划新闻化实际上是一个“借力”的现象,正是因为电视、报纸、网络现在的传播力强,它们才更加容易通过议程设置制造受众关注的热点。图书选题策划进而借助热点新闻,无疑在图书的宣传上节省了成本,并且将其同其他大众媒介的竞争关系转化为利用关系,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