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军
(滁州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安徽 滁州 239000)
近几年,语文在强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这个基础之上,突出了对文学鉴赏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大方向。鉴赏能力的高下,反映了审美能力的高下。审美能力的培养,不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而必须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有目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
语言本身是扁平的、抽象的,但文学作品的语言却具有具体可感性。泰纳在《巴尔扎克论》中说,“一个字不仅是一个符号,而且是形象的召唤者”是对“早已消逝了的形影的飘渺世界予以突然唤醒的符号。”教师在要求学生阅读作品之前,就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感知形象做准备。如鉴赏李白《早发白帝城》可以提示学生,三峡意象早已是大自然艰险的定型意旨,要求学生透过诗句,体会作者描绘的视听感受:为什么耳旁响成一片的猿声?为什么万重山瞬间而过?高速前进时是什么样的体会?这样学生就能“披文人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全身心感知艺术形象,感受诗歌表达的速度美和愉悦美。
钱梦龙老师在《菜园小记》一文的教学中,曾启以学生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回想课文内容,“闻到泥土与芳草的气息了吗?”“走过来,这里是几垄菜地……”这种做法,就是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只有投入情感去感知形象,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
又如,在学习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如我们老师除了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中三个故事外,还插进发生在90年代初全国及我省遭遇到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解放军、武警官兵与千万人民群众一道抗洪抢险的动人事迹画面或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展现给学生的是一组组感人至深的场景,一幅幅难以忘怀的画面,从中便会让他们体会出美的真正内涵:便是舍生忘死,一心为他人的高贵品质。这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进行了美的感受能力的培养何乐而不为呢?
感受作品的美,是使阅读深入下去的重要一环。只有感兴趣的东西,你才能深入研读它,若只停留“文以载道”“微言大义”先入为主的作品抽象分析上,只能使学生阅读失去兴趣。
“文章不厌百回读”作家在创作时“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因而教师也就要善于引导学生驰骋想象力,获得审美再创作的愉悦。美感和联想是密不可分的,这种联想可以是平时生活的积累,也可以是其他作品所给的启发。如“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鸟、花、草”更引起了人们关于春天、江南、绿,关于生命、美好等等许多联想,这些联想是读者受感动的前提。充分发挥想象力,能填补作品的留下的“空白状态”。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山无心去相逐。”运用联想,我们可以将诗句描绘的画面幻化成一组电影镜头,从渔翁的角度,从旁观的角度去欣赏自然的美,生活的美。联想一方面使我们感受到作品的美,另一方面使我们扩大的视野,创造了作品的美。激发学生想象力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意境中去,更深入的体会渔翁宁静、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正如雨果所说“想象力就是深度……没有一种心理机制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
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在鉴赏中我们要保护、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反对将作品概念化、公式化,以使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得以发展。
在鉴赏文学作品时,一方面我们启发学生进入角色,“入乎其内”通过感受、体验、联想,欣赏作品的美;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出乎其外”,与欣赏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理解作品包含的意趣,客观辩证的评价作品。审美理解使哲学性阅读发生了飞跃,成为一种高层次的阅读——鉴赏。审美理解既是对认识对象的理解思考,属于抽象思维的领悟,又与审美感知情感、想象诸因素处于和谐运动状态。如鉴赏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作者将理解、意趣溶于感性之中,寓于形象之中,并使之有机统一,妙和无间。那么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辩”出作品的思想意蕴,并给以客观科学的评价。所谓“意透情深”,借助理解,学生可以在欣赏中获得真谛真知,在品味理趣的同时,使心灵得以滋养。如在欣赏李煜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从中感受到那亡国后感伤旧事的哀词,片刻的欢愉,唯有梦中,醒后的现实,却是凄清的细雨和五更的料峭春寒。而难以复加是随落花流水永久消逝的无限江山故国,情深词痛,令人感伤无限!
总之,审美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鉴赏水平、阅读能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建立健全的审美心理机制,形成理想的人格。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迫切任务,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