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性

2013-08-15 00:50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现代性精神传统

张 磊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一、现代性与教育现代性

随着我国社会正逐步迈入现代化的轨道,伴随着经济与社会方面的现代化转型,人们开始逐渐关注社会的思维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现代性”问题开始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性?应当怎样界定现代性?学者们有着自己的看法。

(一)现代性概念的起源和界定

现代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它有着自己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就现代性话语而言,从十八世纪后期开始,现代性就已经成为了“哲学”讨论的主题。[1]而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性”问题在我国学术界开始升温,有关它的话语越来越流行,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那么,究竟何为现代性?

一般认为,首先使用“现代性”一词的为法国文学家波德莱尔在《费加罗报》上发表题为《现代生活的画家》的文章。其中第四章的小标题就是“现代性”,在这篇短文的开头,波德莱尔称,现代生活中的画家驰骋想象,不断地追索一个比较纯粹漫游更高和更普通的目标,寻觅一种我们可以称为现代性的东西。据说,这是“现代性”一词的最早出处。在这里“现代性”用于表达人或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品质、性质或状态。[2]

哈贝马斯把“现代性”理解为一项未完成的设计。[3]他认为个人“自由”构成现代性的时代特征,“主体性原则”构成现代性的自我确证的问题。现代性最基本的原则是依据理性思考的主体性之自由,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则要求现代的社会必须重新创造自己的价值观和规范性。[4]现代性不能或不愿再从其他时代样本那里借用其发展趋向的准则,而必须自力更生,自己替自己制定规范,这便澄清了那高度敏感的“自我理解”,以及知道我们的时代仍在不停地努力“确立”其自我的动力。[5]

福柯则认为: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把现代性想象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所谓的“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由特定人民所做出的选择,最后,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在一个和相同的时刻。这种方式标志着一种归属的关系并把它表示为一种任务。无疑,它有点像希腊人所称的社会的精神气质(ethos)。[6]对于福柯来说,他对现代性的理解为一种批判的精神,他为怀疑现代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综上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样式,理性、个人自由、科学、世俗化等等是现代性的主要特征,也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文化观念,现代性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反思性、批判性是这一思维方式的核心特征。

(二)教育现代性

1、理性的怀疑精神。现代性的基本观念主要来自于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启蒙精神哺育了现代性的产生,启蒙运动所具有的理性主义精神、科学观念、自由主义思想等一直为学术界所倡导。

理性精神是现代性的核心,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使人由非理性占主导进化到理性占主导的文明史。启蒙运动的目标是消除蒙昧,开启民智。中世纪是神性的时代,信仰代替了理性,成为一切社会行为合法性的基础,理性完全沦为神学证明的思想工具。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理性是人类的基本特征。因此,要消除神性、信仰的蒙昧,只有依靠自救,就要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智,大胆的去思想,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批判,理性才可以得到发扬。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近代理性主义的开端,这种“思”首先就是怀疑的精神,一切存在的东西都要经过我们思想的怀疑,不论这些东西是来自书本还是老师所教的,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怀疑的精神,只有通过对旧观念、旧权威进行“积极的怀疑”,我们才能得出积极的成果。

2、自由的权利。自由是个人交往的前提。洛克认为在自由、生命、财产三者中,自由是本质,人的一切权利不过是自由的体现![7]自由主义思想是构成启蒙思想大厦的一个重要基石。这种自由的思想体现在教育中就是一种价值取向问题,是以个体主体性的发展或个体自由为核心的取向。主体性自由是现代性的基本标志,这种主体性的自由简单来说就是 “以人为本”,在这里,“人”是个体的、具体的人。个人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形成社会制度和规范的出发点。

启蒙运动以前的中世纪是神性的时代,宗教思想控制人们的精神活动,个体丧失自由思考、自由创造的权利,个性遭受压制,思想遭到压抑。随之而来的启蒙运动高举“人性”的大旗,尊重个人,尊重自由,提倡以人为本。现代性把自由当成自己的基本标志。因此,教育现代性在现代性的旗帜下,继续着启蒙运动的脚步,所以教育现代性关键在于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提供一个真正自由的教育,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完善的发展。教育现代性反对对学生进行强制的知识灌输,反对统一塑造学生,也反对传统的课程设置和呆板机械的教学模式,主张学生自由发展。教育现代性不仅提倡在学校教育中这样对待学生,也提倡在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给予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传统文化与教育

美国学者希尔斯在其《论传统》中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8]而传统文化是在相当长时间里留存的物质或精神成果,是经过积淀而相对固化在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9]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积累下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整个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传统文化的脊梁上深深的印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品质和文化精神,鲜明的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传统文化形成以后,可以独立存在于整个民族的意识、语言、行动中,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当整个民族的人们接受了这些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以后,不管人们自觉或是不自觉,其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都将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导向和制约的作用,这正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要将这个精神发挥到最大,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

随着全球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各种意识形态文化的挑战,各种新生文化以各种形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去,有的甚至已经破坏了传统文化的某些结构,传统文化处在危机之中。今天,我们必须明白,不论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成就多么的高,如果丧失了传统文化底蕴,留给我们后代的绝对是一场文化危机。因此,必须认真而努力的对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必须通过教育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才能传承下去,教育为传统文化开道辟路,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我们可以看到,教育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根基上才能进行的,它决不可能完全摆脱传统的根基而任意创建。而在教育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是以各种方式渗透到教育的活动中去的,并在教育日益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检验,使得传统文化在批判中得到继承发展。

三、传统文化在教育现代性面前所遭遇的困境

任何事物当所面临困境时,最大的危险是来自其内部不合时宜的因素,如果一个事物因为其能够适合当代社会对其的要求,那么任何外来因素并不能对其产生真正的威胁,其失败的唯一原因将来自于其内部不合理性的因素。因此,当传统文化遭遇现代性时就出现了困境,这种困境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文化中的理性缺位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伟大的文明古国一直在世界上领先了几千年,特别是在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达到了高峰。但是,从15世纪以后,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特别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百余年间,泱泱大国却成了任人宰割、随意凌辱的羔羊。究其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因循守旧思想在作祟。统治者们知道,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是几千年来控制人们思想的根本,如果随意动摇,就会给统治带来不利。因此我们才能看到,即使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进行了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的口号下进行的这场改革只是一场换汤不换药的运动。统治者对传统文化采取了重继承而轻创新的策略,不敢变革那些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因素,最终只能被动挨打。

中国的科技文化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四大发明远传海内外。但是,在近代的中国科技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其中,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中都存在严重阻碍近代科技发展的不利因素。中国人在思维方式方面由于过于看重感悟,而忽视了逻辑的应用,导致我们往往只满足于直观事物的现象,却不善于从现象中总结出事物的内部规律,只懂得继承传统文化,却不知道在传统文化遭遇困境时进行革新。这样只能使中国的古老文明在异国他乡开花结果,却在本国逐渐凋零。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因循守旧的弊端,强调个人服从群体意志,压抑个性,也压制个人在思想上的开拓进取,这无疑会阻碍社会对新思维的接受,从而导致整个民族缺乏创新动力。

现代性的核心是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强调批判、怀疑,对一切事物都要进行批判后继承,但是,在现代性面前,传统文化却遭遇了寒流。

(二)家国同构中的个人

“人”是作为一个生命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理性是人的基本特征。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曾经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这里的“人”是指每一个具体的个人。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决定各种关系,希望在自身获得满足。希望通过自己的理性来确定应当服从人的东西。启蒙运动正是基于这个理念,提倡尊重个人,尊重权利,提倡自由精神,鼓励个人创造性的发展。

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一直倡导的是个人属于群体的,是属于“家”的,只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仅把个人作为群体的一分子,个人的价值只能因群体的存在而体现。我们可以把眼光缩小到“家庭”这个群体中,在“家庭”中,父亲是一家之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为子纲”在家庭这个小单位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父权、夫权在家庭中有着重要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地位对个人的生存有着重大影响,地位高,权力就大,地位低,权力就小。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个体若想改变自己生存的境遇,唯有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因此,“学而优则仕”成为个体提高自己地位的必经之路,这种思想演变到现在就成了应试教育的源头。从小学到大学,每一位学生都要经历无数次的考试,“分数决定一切”,“一考定终生”等等,学生不但要应付众多的考试,还要应付来自家长的压力。众多的父母时刻盯着孩子的学校,和学校积极配合:成绩下来要通知家长,开家长会,家访等,学生在学校的一举一动都在学校和家长的控制中。

众多的父母都有体罚孩子的经历,“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教”等等,孩子丧失了作为个体所具有的自由权利,只有那些听老师的、听家长的、考试分数高的学生才会受到众人赞许的目光,只有那些通过重重考试,进入大学的学生才会得到众人的欢心,但是,我们不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是否是他(她)自己想要的样子。

中国的传统文化太过注重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义务,这对于个人的个性自由是一个极大的压制。今天仍然有许多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的工作未找到,没有成家立业,自己的义务就没有尽完,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一切费用,父母是责无旁贷的承担,虽然沉重,但是给的无怨无悔。这种情况演变下来,使得许多的孩子在生活上无法独立,却养成了依赖父母的坏习惯,工作要父母找,房子要父母买,即使结了婚也吃住在父母家。这种相互的义务观念再加上中国传统的家长制遗风,使的个人个性自由严重压抑,从而影响了整个民族的素质。

当一个人的个性遭到压制,思想得到压抑,那么其创造力、独立精神就无法发挥,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是无法想象如何存在的,传统文化的这种重群体而轻个人的思想在教育现代性面前遭遇了困境。

四、教育现代性呼唤传统文化的变革

传统文化是保证现代教育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基石,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并不是为了怀旧与恋古,而在于对其加以合理的继承和现代性改造。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教育。任何一种割裂、否定或抛弃传统文化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因为“传统”并不等于落后的或僵化的,传统文化在任何时期都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也要承认,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格局的变化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的一面。教育现代性就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进行批判继承,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契合,完成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在传统文化的如何继承方面我国经过了多次探究,不论是“中体西用”,还是“全盘西化”等等,都不是正确继承传统文化的方法。文化创新是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手段,现代性倡导理性精神,对一切事物持怀疑、批判的态度,文化创新就是对要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既不能无条件的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笔者认为,传统文化的变革应坚持古今结合和东西融合的原则,各取所需。

(一)跨时空的古今结合

传统是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传统是历史上积累和传递下来的通过社会生活的各种媒介转化为现代人本身存在的东西,每一代人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从已有的传统文化水平出发,也就是将传统文化转化为自己的现实活动的要素,并通过活动使传统文化得到改造而提到更高的水平。

传统是现代化的基础,现代化是传统的目的。我国有着五千的历史文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虽然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但是经过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其中落后、与时代不合宜的因素严重阻碍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但是这其中也存在大量的精华,这些精华,代表的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代表的是我国独特的民族个性。它们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当经行深入研究,在承认这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古今结合,才谈得上继承和发展。

二千年前的孟子就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观,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的英雄人物以此气节为自己的人生格言。这样的气节观也可以把它作为共产党员的道德要求,可以成为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内容之一。

一个民族精神的振奋,是实现民族和国家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种民族精神的振奋,来自于本国传统的文化凝聚力,来自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但是,我们在尊重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要尊重历史,因为历史是不允许割断的。

(二)跨地域的中西结合

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的文化思想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我国的教育现代性正是在东西文化冲突融合中逐渐产生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每一种文化都有它消极性的因素存在。但是,无论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社会的民主科学的文化,它们都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只有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接纳,相互融合,才是人类文化的全部。如西方文化中的民主和科学精神,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所缺少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传入我国,我国应该在保持原有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秉持开放和兼容的博大胸怀,自由自主地吸收与融合西方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它有益的因素。在吸收和融合的同时,逐渐完善和丰富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能够创造出顺应时代需要的既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又符合现代性意义的新型文化。

文化是教育发展的基石,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教育现代性逐渐发展,使得中国的教育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但是任何时候也不能抛弃传统文化,只有变革传统文化不合时宜的因素,使其适合现代化的进程的需要,才是教育现代性的使命所在。

[1][3][5]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1:8.

[2]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4.

[4]于伟.现代性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

[6]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8:430.

[7]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2.

[8]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9]愈思念.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文化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

猜你喜欢
现代性精神传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浅空间的现代性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老传统当传承
拿出精神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