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芬
“新媒体”一词,最早是在1967年,由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在一份关于EVR(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书中第一次提到(NewMedia)。“新媒体”真正成为一个全球化的新名词起于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主席罗斯特(E.Rostow)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罗斯特报告”中提到“新媒体”这一概念。
清华大学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的文章中指出:“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1]
新媒体素养主要基于新媒体在社会发展中对人的要求而提出的,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在大力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的新媒体素养的培养:完善教育新媒体化资源,提高新媒体的操作和运用能力,开展关于新媒体的信息伦理教育。
在“手指头代替你走路”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作为工具以及新媒体本身已经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新媒体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模式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根据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就新媒体时代而言,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新媒体素养的人,是培养符合新媒体时代要求的人才。它不仅仅注重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认知,而且更加强调知与行的统一,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在教育新媒体化以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将党的有关方针政策传达给学生。比如党中央召开了十八大,把十八大的有关内容或以上课的形式、或以资料的形式等传达给学生。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狭窄的、闭塞的、一元的。而在新媒体社会,信息的多样化、开放化,使大学生可以在信息的海洋里畅游,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扩展了他们的视野。但是,国内外的“反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也会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产生影响。对此,高校和大学生自身要注重提高新媒体素养,使信息共享能够积极地“为我所用”。
过去,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大多采用“说教式”,这种枯燥无味地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厌烦情绪的产生,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向自由精神之通衢。”[2]而到了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通过网络影片、游戏等具体的多样的形式出现,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地学习。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的唯一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由原来教师的“独白”转向师生之间的对话,从“无主体”到体现学生的主体个性转变,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因此,教育新媒体化要求教育主体要加强信息意识,丰富信息知识,提高信息能力。将新媒体素养的培养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新媒体时代教育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要涉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当引导者和传播者。效果如何,与教师的知识素养、思想素养密切相关。此外,虽然信息在本质上是工具性的,但并不意味着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库”或“机械人”。爱因斯坦曾经严肃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为一个和谐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一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3]也就是说,教师在提高自身新媒体素养的同时,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要注意方法的运用,使学生的新媒体思维及新媒体能力得以提高。
学生(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新媒体素养的提高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新媒体素养的自我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培养批判性思维。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不能全盘地接受,在信息的获取、选择、加工、应用等方面,要学会用辩证、全面、系统、发展的观点,预防信息崇拜的出现。第二,掌握必要的信息工具。信息工具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是指普及计算机及网络的应用。现在大多高校开设计算机专业,而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则开设有关计算机的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软件”是指掌握语言工具。信息世界是一个开放性、多元化的世界。学生在获取信息的时候,不仅会遇到本国文字表达的信息,也可能遇到用外国文字表达的信息。所以不仅要学好本国语言,而且要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因为英语是当今使用范围最广的世界性通用语言。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新媒体素养,需要教育主体的两个方面“双管齐下”,这样才能有效丰富大学生的信息知识和提高他们的信息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新媒体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人才。
“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唯一理由及唯一条件就是社会需要。因此,大学办学一方面要受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大学又必须适应、满足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所提供的条件办学。”[4]但是,“大学绝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和适应当前社会需求而设立的,大学还有它更为重要的任务,它要传授的是一代又一代学生终其一生都需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知识和方法。它要探求人类最有普遍意义和恒久价值的真理和学理,它更多地关注‘应当怎样’和理想境界,而不是实际的操作和现实的妥协方案。正因为如此,大学有时就是像一座‘象牙塔’,就是要与现实社会,特别是不够理想的乃至异化的现实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5]然而,在现代社会,受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影响,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大学生的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涉及“人”的问题,关乎人的生成。在新媒体时代讲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强调“以人为本”。着重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定位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把人当做目的,而非手段。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就曾经指出:“人,总之一切理性动物,是作为目的的本身而存在的,并不是仅仅作为手段给某个意志使用的。我们必须在一切行动中,不管这种行动是对他自己的,还是对其他理性动物的,永远把他当作目的看待。”[6]因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把“以人为本”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中去,要提高学生的信息认知能力与信息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对信息民主的理性认识 。 在新媒体时代,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信息的共建、共知、共用等一系列关于信息民主的问题,因此,需要对信息民主有正确、理性的认识。首先,信息民主并不等于信息的绝对共享,比如信息的所有权问题。在信息的起源、传播、应用中,当代大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有很强的创造能力,有成为信息“实地”的可能和能力。但是,除非有特殊的情况(如涉及法律案件等),大学生是否愿意共享其信息,是有选择权的。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们的这些权利。其次,信息民主不等于信息泛滥。一切不利于党和国家利益的信息,一切不利于人民利益的信息,一切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信息,都要通过各种手段并尽量从源头上消除,使尽可能少的负价值的信息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良好定向发展。
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培养新媒体素养,必须高扬人的主体地位,把人文关怀注入到信息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发展充满人文关怀的信息技术,发展充满人文关怀的信息道德,使大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生存和发展。
[1]http://media.people.com.cn/GB/35928/36353/3160168.html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33
[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4]眭依凡.科学发展观与大学按规律办学[J].新华文摘,2009,(4):116-118
[5]王诺.读哈佛[J].读书,2000,(12):40-44
[6]杨适.中西人论及其比较[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