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琳,李䶮龙
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所创建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即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切可利用的物力、人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它具有多质性、多样性、价值潜在性等一些特点。由于现代新型技术迅速发展,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开发出来的学习资源也形形色色。在开发和利用适用于教育教学的学习资源时,开发主体一定要在教育价值取向的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开发原则和伦理道德规范,从人、社会和自然组成的资源生态系统中,开发出能够满足学校、学生需要的可利用的多元化学习资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也是对当今复杂社会开发学习资源的一个要求。
对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很多专家和学科教师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但是面对形形色色的学习资源,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还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做深层次的探索。其实,作为任何一种学习资源,我们要开发的方法策略都是多种多样的,思路都是不拘一格的。这里结合实际,对多元化学习资源体系构建的方法策略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在各种学习资源中是占首位的。除通用的学习资源外,学校图书室、网络室、电子阅览室、教学课件资料、文学社团、文学社刊、校园文化环境等都应是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的学习资源。学校的特色也就是学校的资源优势,这种优势既可以是硬件方面的,如设施设备等,也可以是软件方面的,如精神文化等。每所学校的设施条件、办学历史等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开发课程资源必须从学校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出发。一些硬件条件好、教学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高的学校,可以在信息类学习资源开发方面多用点心思,通过多种通道获取各类学习资源。比如,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从网上获取学习资源来充实课堂教学,使学校成为一所建构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学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都已经很先进,但是偏远的农村学校在这方面的发展要落后一些。一些文化底蕴深厚、校园文化环境很好的学校,在学习资源开发方面应结合教学所需来开发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让学生被优秀文化所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文明素质的提高。
所有的课程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开发出来的学习资源也是为他们服务的,这是学习资源开发的重要导向。学生不仅仅是我们教育的对象,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生成性资源,那么,究竟学生的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资源去开发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一是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关注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思维方式、生活经验、合作能力、观点乃至对问题的错误回答等等,无论是言语上的,还是行为、情绪上的,实际上是对学生接受和理解学习资源能力的一种把握,每一级的学生甚至每个学生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学生的情况不同,学习资源的内容选择也不同,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完全不同的。二是要对学生的兴趣以及各种他们喜爱的活动进行研究,从学生的兴趣着眼开发出来的学习资源,才是学生自己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也是最适合他们的。所以,在开发学习资源时,我们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一切,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给学生积极地提供和创造条件。三是要善于把学生已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社会生活信息作为学习资源,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获取的内容更丰富,更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更贴近实际生活,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此外,教师也要努力使学生所提供的充满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自己所掌握的学习资源共融,促进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将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资源转化为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学习资源。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要点也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主张生活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美国教育家华特也说:“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由此可见生活中学习资源的丰富性。生活中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文物古迹、国内外的一些重要事件、学校社区家庭活动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等都可以成为学习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开发容易,而且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这方面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生活和学习。这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资源意识,要有敏锐的眼光,关注生活,发现宝藏,排除糟粕,从生活中构建起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体系。
教师的素质条件是开发学习资源的一个基础要素,直接制约着对学习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组织和实施者,也是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关键,教师的素质和主动性决定着学习资源开发的质量。因为教师工作的特点、所受到的教育和生活的方式决定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也就决定了他们对资源的支配和占有的限度。教师自己已经占有并最有把握控制的资源也是他们利用得最得心应手的资源,有一些学习资源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需求强烈,但是如果教师水平有限,没有能力去开发,即便是开发出来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因此,要从学校现有的情况出发,看看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他们分别在哪些方面有专长、特长,一起合作来开发学习资源。
我们周围的学习资源相当丰富,只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就能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学习资源。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可能会遇到因资源信息太丰富以至于大而无着;另外,学习资源也有其可用性的问题,有些学习资源由于学校条件或教师的原因而很难使用;还有学习资源的实用性问题,不是所有的学习资源都适合某一节课,也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某一种学习资源,学科老师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时,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遵循实效性原则,采用最优化选择模式,开发和利用有实效、有特色的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开发时还应考虑学习资源的各种特性的存在,把学习资源开发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而不是随意而行的行为。这里仅对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提供可供参考的思路、策略,但真正切实可行的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只能根据特定地域和特定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方法通过实践去确定。在教学实践中,学科教师要善于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善于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开发和构建多元化学习资源生态体系,为教学探寻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24-30
[2]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26-27
[3]周飞侠.浅谈教师资源的自我开发和利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1)
[4]罗儒国,吴景芝.课程资源开发的伦理原则初探[J].教育评论,2003,(5):63-65
[5]邓楚君.浅谈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EB/OL].(2010-06).http://res.hersp.com/content/542283
[6]张丽江.如何进行中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EB/OL].(2010-09).http://www.zhonghualunwen.com
[7]彭泽元.浅谈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EB/OL].(2006-03).http://www.fyeedu.net/info/36606-1.htm
[8]韩辉,夏永庚,周扬.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