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学生优良心态的构建

2013-08-15 00:45:05陈贞兰刘泽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高三心态学会

陈贞兰,陈 玲,刘泽艳

心态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人心态的优劣,对其人生成长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下,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过于紧张的精神状态使得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提高,还可能由于心态不良导致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1]。高三学生在心态方面的问题主要有:“挤独木桥”的消极暗示心理[2]、考试焦虑、异性情感困扰、学习目的认识偏差等。减小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心理环境,建立良好心态对高三学生愉快学习、高考成功、幸福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高三学生构建优良心态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树立科学的学习观、考试观、成功观

(一)学习目的在于学会学习

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很多教师失去了科学的教育教学观,认为学生来了学校,教师就是给他们传授知识,只要学生的全部时间都用在做题上就放心了,教师就很好地完成了使命。这些教师关注的焦点永远是学生的考试分数,他们的心情随着学生考试分数的提高而兴奋,降低而沉重,其良苦用心可敬可佩,然而也很可悲。他们欠妥的教育教学观导致了学生错误的学习观及学习方式。21世纪的学生应该培养成什么样?如何发展?这些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在社会日益进步、人们观念多元、生活节奏加快、劳动的创造性成分增加的今天及明天,学生只掌握书本知识已经不够了,必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自主思维,学会主动解决问题,学会客观分析,学会科学判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适应环境,具有创造能力等,树立了这个发展目标,学生就不会再把所有的时间放在书本上,而是努力去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不断学习中感受成长的幸福和快乐。学习时间是导向学习成绩提高的因素之一,但学习效率也是重要的因素,只有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所以,我们还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由几个因素决定:生理、心理状况,学习环境,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当学生出现低效率的学习时,应该找到低效率的原因,对症解决问题,这才是科学的学习方式。

(二)通过考试反思学习状况

教师、家长欠妥的考试观也影响了学生的考试观,他们的很多行为以学生考试为风向标,对考试没有一个科学的客观评价标准。考试的目的是什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考试的目的是用来检测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通过考试帮助学生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对症复习提供依据,有了这种考试观,我们就会更积极地看待考试分数,更积极地思维,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样考试才能起到它应有的导向作用。所以,考试也不是考得越多越好,考得过于频繁,使师生疲于应付,增添了没必要的压力。

(三)正确理解成功的含义

“成功观”是影响学生心态的另一因素,多数家长、教师都认为,只有考上好大学的人才会成功,这种成功观导致了学生单一目标的学习,学习就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的途径就是积累知识。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智能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语言、逻辑、空间、音乐、人际、内省、观察、身体运动[3]。中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只以语言、逻辑智能为主,那么以其它智能类型为主的学生的长处在此阶段很难得到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智能在以后也不能得到体现,以后只要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他们的智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还应该思考。人到底怎样算是成功呢?如果说获得了很多财富算是成功的话,那只能说他在获得财富这方面成功了,有句话说得好:获得快乐的成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一个人不管他是获得了大量的财富,还是事业发展得好或者是建立了一个圆满的家庭,最终要归结到他能否幸福快乐地生活着,社会由个体组成,社会的和谐程度由个体幸福快乐的因子含量决定,幸福快乐的无数个体组成和谐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孕育幸福的个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任何一种生活状态都可以获得幸福感或者痛苦感,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获得幸福感,与其人生观、价值观、思辨能力、道德标准、生活品质、生活态度等都有关系。正确的成功观引导正确的学习观,正确的学习观引导正确的考试观,这三者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环环相扣,为高三学生建立一个优良的心态提供了主体框架。

二、抛开情感的纠结

处于青春后期的高三学生,感情丰富,爱慕异性,甚至想大谈一场恋爱,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对于高中生来说,谈恋爱特别不现实,耗费精力,伤害感情,耽误学业,留下遗憾。高三短暂的爱情多以失败告终,可能给双方尤其是女生留下终生的遗憾和痛苦;而大学梦只要你去追求就会有收获,你更愿意短短的一年后收获失败和痛苦还是更愿意收获梦想的实现呢?有同学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如果我们相互激励上进呢,就不能两个人既考上大学又收获爱情吗?回答是“可能有,但很少”,情感与理智是相对立的,理智往往很难战胜情感,所以,为了避免陷入情感的漩涡,最好是对自己的情感及时刹车,把精力用在学习上。有个妈妈问儿子在学校有没有女朋友,儿子说“没有”,妈妈很惊讶地问他为什么,是不是因为自己长得不够帅或者成绩不够好,所以没有女孩子喜欢他,儿子回答说:“不是的,是我自己现在还不想有女朋友,我想等考上理想的大学才找女朋友,这样才能找到更优秀的女朋友。”为了将来的成功和幸福,为了神圣的爱情,中学生应该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筹码,为爱情积聚更多的资格,把爱情留到人生最精彩的那一刻,这样才能得到更美好、更持久、更幸福、更美满的爱情。

三、消除对高考结果的忧虑

高三学生承受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压力,更多的是“期望压力”,一进入高三,家长、教师、学生三位一体,都在围绕着“能考上大学吗?”“能考上一本吗?”等等问题,其实思考这个问题还早,这是填志愿时候的事情,高三要思考的东西本来就多,提前思考这个问题是自找麻烦。高三学生应该放弃这些没必要的忧虑,不用每天去想着未来的结果,相反大家应该反思这些问题:每天过得怎么样?学习效率高吗?学习方法优良吗?构建知识体系了吗?头脑够清醒吗?睡眠好吗?考试心理正常吗?考试发挥得好吗?善于驾驭考场吗?只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这一天才是有意义的,只要每一天有意义地度过了,高考结果就不会差。如果每天盲目做题,盲目考试,盲目给自己施加压力,就会大大影响学习效果,学生需要做积极的、正面的、必要的思考,有条不紊地生活,不慌不忙地学习,想该想的,做该做的。在思维敏捷、头脑清醒、方法得当、系统学习、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度过高三,预期的高考结果的到来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四、合理面对外界评价

进入高三,为了激励学生更加“上进”,有些家长喜欢跟孩子说“某某去年高考的时候考了多少分,他读高三的时候是多么地努力”,有些教师也经常会说“去年某班某同学是多么地努力,结果考上了清华”等等。这些话偶尔出现一两次,对学生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一旦听得多了,就会变成压力,无形中给学生增添了紧张情绪。在给高三学生做心理咨询时,被问到最多的是“如何缓解压力”,可以说高三学生的压力源太多了,如何缓解压力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要根据压力源一个个地解决,而对于这种压力,在压力源无法消除的情况下,只能靠学生自己顶住压力,最好的办法是将这些言论置之度外,将注意力集中于该集中的事情上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听而不闻”。伴随着这些言论产生的还有他们对高三学生本人的评价,学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这些评价。外界评价除了来自家长和教师之外,还有一个会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的是同学之间的评价。这种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也是很大的。每次考试后同学们就会在心目中给同学排名次,考得不好的同学就会感到自卑,所以给自己添加过多的压力,这种压力的产生与大家的学习观、考试观和成功观有关系。所以也要正确对待这方面的评价。

[1]石鸥.我们期望什么样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研究之二[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4)

[2]陈贞兰,宋丽萍.浅谈通过改变心理暗示提高高三学习效率的方法[J].华中人文论丛,2012,(2)

[3]张银河.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观下的学生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责任编辑:姚 旺

猜你喜欢
高三心态学会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做谦逊的人
高三·共鸣篇
学会分享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还是“看掐架”心态
我把高三写成诗
我把高三写成诗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