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13-08-15 00:45:05李晓虹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政治思想

李晓虹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赋予了信息传播突出的时代特征,表现为信息内容丰富、信息形式多样、信息价值多重、信息来源隐蔽、信息检索便捷、信息真伪难辨等。迅猛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同时,新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评价、政治意识、价值判断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1]因此,必须更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诸多优势,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生成。

一、新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分析

1.新媒体的内涵特征。不同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是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触摸媒体、博客、播客、维客、微博等新的媒体形态,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以及卫星技术等渠道,以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新媒体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思想观念的变革,从根本上颠覆了人类传统的生活模式,它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商业、教育、管理、文化、艺术等领域,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中最新最广泛的信息载体,更加成为当代高校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新媒体深受学生的关注和喜爱,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颖环境和良好机遇。[2]

2.新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优势。新媒体作为知识传播和信息交流的有效工具,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传播载体,有着许多特殊优势。第一,新媒体的权威性。新媒体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媒体的优良作风,成为国家和政府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权威传播者和解释者,这是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政治优势。第二,新媒体的覆盖性。新媒体面对公众、面向社会,具有很强的覆盖辐射能力,各种新的媒体类型在传播方式上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可共享信息。新媒体这一特点契合了高校学生群体的年龄、性格、生活习惯等特点,使其成为新媒体受众群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三,新媒体的先进性。新媒体以其技术优势扩大了大众传播魅力,使得接收更便捷、选择更多样、信息更及时、效果更完美,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学生乐于接受和尝试新技术带来的先进体验,这是新媒体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观照与问题考察

1.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特点。在全国多个城市关于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中,得出基本相近的结论。一是高校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以电脑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书籍、报刊、广播、电视、手机、电脑等多种传播媒介中,高校学生把互联网和手机作为首选并最喜欢的媒介载体;多个统计调查显示,高校学生每日上网的平均时间均在2小时以上;而上网的目的中“娱乐”常常排在首位,以“学习”为第一目的的选择均不足调查对象总数的一半。二是高校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现状。高校学生普遍认为新媒体应用门槛较低,使在校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便捷,他们乐于享受新媒体应用于他们的学习、生活之中;新媒体的平等、开放性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话语空间,为他们发表个人观点、展示个性提供了一个自由平台;大多数高校学生对于新媒体生产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辨别力,但对信息的理解深度和批判能力尚待加强;1/3的高校学生意识到新媒体对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有较大影响。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用和接受新媒体的现状。新媒体以其高效快捷的通讯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日常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学生班集体、党团组织应用QQ群、飞信群、博客、微博、社交网站等多种新媒体载体建立了特点迥异的交流空间;高校学生更多地选择在网络空间借助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袒露心声;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更喜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

2.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问题。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现状反映了高校学生具备了接触新媒体的条件和使用新媒体所应具有的基本媒介素养,为我们有效利用新媒体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看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媒介素养缺失,高校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审视、批判和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均有待提升。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满足时代需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及时汲取有价值的知识信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视野。[3]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相对落后,高校校园新媒体应用仍处于将传统教育方式简单“复制”为新媒体形式,并未将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融入教育实践之中,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多样,新媒体时代使得文化多元化,多元文化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体系,影响着每个国家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高校学生所处的各种环境经历着不断变革,日益复杂多样,因此,以先进的思想、主旋律的声音进行信息传播,牢固主流文化、营造和谐教育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1.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首先,努力提高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将媒介素养教育寓于课堂教学、思想引导、实践活动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个层面。注重意见领袖的发掘和培养,发挥学生网络特殊群体的作用,在信息传播活动中树立优秀“学生把关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意识,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和自律精神,增强新媒体空间自管自治能力。其次,培养“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为先导,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时代为教育者带来的紧迫感,要努力学习传播学知识,掌握传播技巧,发挥信息优势,灵活运用一般传播原理和方法,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巧用新媒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最后,发挥媒体融合优势互补的综合效应。熟悉和掌握各类新媒体的特点,比如IM即时通讯(QQ、MSN等)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便捷沟通;Email的有效快捷定位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准确性;SNS的公共交流平台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平等互动;Blog的个性展示与自律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养成;微博的即时讯息订阅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动态把握。尊重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综合选择运用多种媒体进行优势互补,实现有效互动。[4]

2.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首先,大力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主渠道。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堂互动,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对精品课程的广播、点播和直播,将文字、声像等媒体元素融于一体,大力应用在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双向交流。其次,着力巩固校园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依托校园媒体建立一种为我所用的网络舆情疏导机制,关注学生中的焦点、难点和疑点,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新媒体阵地;依托校园媒体建立一支为我所用的红色新媒体“把关人”队伍,由高校学生主管部门、宣传部、辅导员团队、理论课教师团队、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校园媒体管理员等组成,活跃在校园媒体各个板块之间,促进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5]最后,努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好抓手。打造高校学生班集体“QQ 群”、“博客群”、“飞信群”、“人人网公共主页”和辅导员“博客群”等,创建有效交流沟通信息平台,为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分享生活感受感想、了解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等交换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

3.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首先,以高校“红色网站”建设为中心的主体策略。注重网站形式,采取迎合学子“口味”的形式,精心设计教育内容,扩大新媒体宣传阵营,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开发力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先进性。其次,以网络内外联动为中心的技术策略。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应不失时机地找准切入点,夯实网下思想政治工作基础,构筑校园网上网下联动、全员参与、全时监控的立体交叉网络。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介绍校园新媒体的丰富资讯。最后,以增强可接受性为中心的内容策略。要深入研究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和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以满足学生身心成长的需要,在内容上要注重针对性和灵活性、生动性和艺术性、真实性和服务性、层次性和时效性、一致性和连贯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2]汪頔.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0,(1):71-74.

[3]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07-109.

[4]王叶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介入与创新[J].中国报业,2012,(7):269-270.

[5]汪馨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70-71.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