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环保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08-15 00:53张前东
重庆行政 2013年4期
关键词:产学研重庆市重庆

□ 张前东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0级区域经济班硕士研究生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以每年10%的速度实现巨幅增长。经济的飞跃使得我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气候问题的层出不穷,围绕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来发展绿色经济,将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保障的环保产业,已逐渐成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按照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对环保产业进行大力扶持。重庆市的环保产业还处在成长期,抓住契机寻求更快更好的发展方式是当务之急。重庆市地处我国较落后的西部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环保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同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科学发展观下怎样才能低成本地促进环保产业在重庆市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作为新兴产业,重庆市是否能有效利用知识、信息、管理等优势参与全国范围内的环保产业发展链条的打造,探寻出一种适合重庆市的产业发展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重庆市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和企业发展目标基本完成

重庆市2010年环保产值与2000年8.6亿元环保产值相比,十年间增长了46倍,远远高于重庆市GDP的增长速度。重庆市环保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我市不可忽略的经济产业。

据调查,2010年,全市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环保企业约900余家。其中,环保服务业及环保产品生产产值10亿元以上的1家,1亿元-10亿元以下的企业26家,1000-10000万元以下的企业114家,500-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约800家。

从2000年至2010年,是重庆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十年,重庆市环保产业已在西部领先,全国先进。涌现了一批 “拥有自主品牌、掌握国际现代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引领作用强”的环保产业龙头骨干环保企业。并建成了企业自身的环保产业基地。一大批中小环保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二)技术发展目标基本达成

重庆环保产业专业性强,且已具有多种专业的国际现代技术。重庆三峰环境产业公司引进德国马丁垃圾焚烧炉制造技术且大部分技术经消化吸收国产化,并与美国卡万塔公司成立了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公司。重庆康达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日本大晃机械株市会社船舶污染治理设备制造技术并成立重庆大晃康达合资公司,建设了生产基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中电投远达引进了日本、奥地利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引进意大利电厂烟气脱硝工艺技术,引进美国电厂烟气脱硝催化剂生产技术,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年产10000吨脱硝催化剂产品的生产厂,产品己销售到全国。重庆海特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等多国专业技术人员合作研发成功生产出汽车尾气净化三元催化剂。重庆泰克环保公司与德国环保公司合作,开发了疑难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总之,重庆环保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制造技术已见成效,其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到国内环保产业市场,有的已发展到国外市场。寻求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合资合作已成为我市环保产业发展的趋势。

(三)环保企业已具有产业发展资本运作能力

重庆环保企业已具有做环保项目的融资能力。大多从事环保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均具有做BT环保项目的能力。龙头骨干环保企业广泛采用B0T、TOT等多种投资融资形式在环保产业领域中开展资本运作。重庆康达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己采用BOT、TOT等形式在国内二十余个省市地区投资运营了日处理近200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并准备企业上市。重庆钢铁公司在已有的重庆三峰卡万塔、三峰科技环保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重钢环保投资公司,重点投资垃圾焚烧项目。重庆财信环保投资有限公司一经成立就投资营运垃圾处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在重庆的十多个区县取得了垃圾处理营运的特许经营权,业务扩展到湖北、贵州、四川以及马来西亚。中电投远达采用BOT形式承接了多个电厂烟气脱硫项目。

二、重庆市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重庆市环保产业已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与沿海环保产业发达的省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

(一)缺乏强有力的政策体系扶持

宏观调控方面,缺少总体规划的指导,发展相对盲目,产业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特别是针对行业发展全局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尚属空白,行业规范建设一直落后于产业的发展。政策扶持方面,缺乏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和扶持措施,有些现行的优惠政策由于缺少配套措施,难以兑现,环境污染治理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缺乏具体的支持与激励政策。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全市环保产业主要集中于环保产品 (设备)制造业、废物循环利用和环保服务领域,洁净产品生产和自然生态保护两方面发展甚少,若按照产业年销售产值或营业收入所占比例,后两者总共占约1/4的份额。环保设备都集中于水和大气污染处理中的单一设备上,系列化和配套化水平低。环保服务业主要涉及环境工程建设施工和环保技术服务与咨询领域,环境技术开发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等方面所占比重小。整个环保服务业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三)产业经济规模小

2010年全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约3.5万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产业收入总额近10000亿元。而2010年全市环保相关企业年产值400亿元,占全国环保产业年产值的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重庆市的环保技术开发大多是由企业自行完成,而已有的大部分企业规模弱小、缺乏技术优势、专业化水平低、经营分散,所以产值贡献率低。大型的企业集团数量少,带动作用不明显,起不到产业支撑作用,整个产业规模化效应差。

(四)环保技术开发滞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近年来,重庆市大规模进行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已得到工程承包资格的中标企业,其主要的技术和设备近80%是从市外引进或购买的,靠重庆自主技术生产的太少,老工业基地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环保成套装备技术水平更是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部分企业引进的高新技术常由于部门或小集团的利益驱动,导致生产脱节,得不到及时的商品化和产业化,难以在本市推广应用。

三、促进重庆市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重庆市环保产业的发展规划

一个产业的发展,除了要做好技术政策、投融资等方面的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发展规划。理清了发展思路,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少走弯路。对于目前重庆市环保产业而言,重要的是要科学地制订“十二五”规划。由于环保产业涉及范围广,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在制订环保产业的发展规划时,要立足重庆,面向国内外市场,确立环保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分步骤、多梯次推进规划的实施。同时,要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为辅的环保产业的市场进程。

(二)不断优化重庆市环保产业结构

重庆市环保产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企业改革与技术创新,加强政策引导,加快环保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现有产品生产和科研优势,不断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在环保产品生产行业领域,要充分发挥中电投远达环保(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康达环保(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公司等龙头企业的作用,实施企业集团品牌发展战略,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市场机制作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能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对于环保服务业,要在稳固发展现有服务领域优势的同时,坚持环保服务业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方向,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不断优化环保服务产业体系。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发展,重点发展重金属废弃物安全处置、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技术开发,提高资源利用行业在重庆市环保产业中的比例。对于自然生态恢复行业,要以三峡库区生态环保建设及长江、嘉陵江治理相关项目为契机,积极发展自然生态恢复行业,使自然生态恢复行业在重庆市环保产业结构中占有适当比例。

(三)构建重庆市环保产业技术支撑平台

1.加强环保产业的战略性技术的研发

根据“十一五”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十二五”发展规划,重庆市环保产业应加强环境安全及环境污染控制的战略性技术研发。一是加快三峡库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研究。主要包括:水环境安全性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式,城镇污水强化一级处理与库区特色工业废水处理关键技术,水域漂浮物清除和船舶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与制备研究;二是加快三峡库区次级河口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次级河流河口回水变动区水质污染特征、趋势预测与富营养化防治关键技术,典型次级河流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物削减方案研究;三是加快主城区大气质量改善对策与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大气复合型污染特征、变化规律、影响及控制技术,能源结构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控制措施,机动车尾气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等。

2.构建环保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指企业与大学、科研单位通过合作的方式,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进行的研究开发与创新活动,它包括:技术转让、委托研究、合作开发、共建实体(研究所、中试基地、技工贸实体)、人才交流与培训、信息交流、设备仪器共用、技术服务与咨询等,并形成“风险共担、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创新机制。环保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的产业,它的产出主要来自科学技术实力的强弱。因此,应当根据重庆市的实际情况,由政府部门牵头,发挥产业协会力量,结合重庆市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实际,构建重庆市环保产业产学研模式:

(1)以企业为主体

企业在合作中处于主体地位,并对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发挥主导作用。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环保产业产学研模式中,企业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导向,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一方面直接向高校、科研院所购买已有的科技成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积极推向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提出科技攻关目标,与高校、科研院所搭建研发平台,进行项目研发,并最终通过企业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

(2)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支撑

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一方面要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利用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平台,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深入对环保领域前沿理论的研究,同时根据企业提出的科技攻关目标,积极与企业共建技术研发平台,以更多的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为产学研提供科技支撑;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对于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应该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工程实践,了解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沿和需要,为重庆市环保产业提供人才保障。

(3)以市场为导向

环保产业的发展潜力决定于环保产业市场的发展潜力。产学研平台的构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动力,积极促进适合市场需要的技术和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不同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完成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4)以环保产业协会为纽带

环保产业协会在重庆市环保产业产学研平台构建过程中要起到联系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环保产业协会要统筹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划、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要求,分领域分行业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环保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环保产业协会应积极协调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龙头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市场为导向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并力促科研成果的顺利对接、转化。同时,环保产业协会也应该积极协调各环保企业之间的关系,促进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优势互补,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

(5)以政府为保障

政府应根据环保产业发展需要,制定有利于促进环保产业产学研发展的税收、金融政策,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产学研资金投入机制,为环保产业产学研平台建设提供政策、机制保障和一定的资金保障。

(四)积极发挥重庆市政府职能

环保产业属于政策引导型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大。环保产业具有外部性和公益性的特征,因此环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支持。一方面,市政府应该根据重庆市环保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对政策的研究,制定并实施有利于污染减排的准入标准,对于污染高、耗能大、资源消耗较多行业的增长速度和规模进行控制,对非环保产业中的重污染型企业在税收方面进行调控和限制,引导企业遵守环境法规,积极进行清洁生产改造;另一方面,应加大对环保产业的帮扶力度,对环保产业在一定范围内给予税收减免或优惠政策,预算内财政补助政策,降低环保产业的经营成本,推行绿色信贷、绿色贸易等环境经济政策措施,加快企业发展的速度。重庆市政府应该结合重庆市环保市场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重庆地方性环境保护政策和环保产业扶持政策。

(五)拓宽重庆市环保产业融资渠道

在我国环保资金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正处在新的探索阶段的大背景下,重庆可针对本市社会、经济环境等积极探索、拓宽新的融资渠道,全面开放环保市场,形成政府、银行、企业、个人等多元化的环境保护融资新格局,广泛吸纳商业资本、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金投入环保产业。

猜你喜欢
产学研重庆市重庆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重庆客APP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