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亚明 高灵杰 云梦迪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同时造成的福岛核泄露,激起亚太甚至全世界的核恐慌。一时间全球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将目光集中于此,大量的新闻报道、新闻图片、灾区的影像资料通过媒介传递到公众的手中,成为他们了解灾区信息的第一手资料。就东日本大地震这一本身事实,新闻资料中的恐怖性因素是必然的,但不同的媒体却有不同的报道角度及和报道风格。鱼龙混杂的媒体行业里面有血腥的新闻图片,也有温馨的灾中人情。就新闻报道的五价值,新闻事实是不可磨灭的报道第一关键,不同的新闻媒体却有不同的新闻报道坚守的节操,并因此而取得不同的社会效果和影响。本文便以这次世界性的大灾难为例,通过研究在此事件中不同新闻媒体的报道风格和报道方法,提取其新闻报道的图片及电视报道的影像资料,分析出在灾难事件中恐怖性摄影图片对新闻传播效果及社会的影响。
本文将会针对“东日本大地震”中日本本土媒体,尤其是以NHK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报道的对象、内容、方式及手段,并结合日本官方媒体的态度及其有意与媒体结合共同抗灾的意愿和政策。同时加以对比“关东地震”新闻媒体行业报道的失误及后人总结出的血的教训,以期在坚守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道德的今天,探索出一条在灾难性事件下,既符合新闻报道原则又符合受众接受心理,并能协调政府部门在不影响救灾同时还能协助安抚社会稳定的新闻报道体制,并分析出恐怖性因素将产生的视觉噪音及其在新闻图片中正面与负面的双重价值和作用。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被指定为日本“法定报告机构”的日本放送协会(NHK)成为了当时主要的公共报道平台。深受“绝对命令”和“功能主义思想”熏陶的日本媒体,不论是电视台的画面直播还是平面媒体的新闻图片摄影,日媒在大地震面前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不约而同地坚持了如何维持灾后的秩序、平抚灾区人民的心境这一新闻播报原则。
日媒不同于大部分其他媒体首先从灾区传回的图片数据进行报道,而是就如何维持灾区人民的正常生活着手,首先传回学校、医院等公共区域的人员伤亡情况,让无法联系上亲人的灾区人民可以安心。且画面应该是秩序与和谐的,电视上不会播报混乱场面。此为新闻的真实性与救灾应急伦理机制作用的结果。日媒在此首先放弃极具新闻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灾区受灾新闻画面,旨在通过灾后的补救措施,尽可能地协调帮助灾区的救灾工作,避免出现灾后的次生群体性灾难
1995阪神大地震给日本媒体带来极大的教训,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灾难报道研究课题,有效地促成了当今日本完善的灾后重救体系。于是在“东日本大地震”中,以NHK为代表的日本公共媒体和各大民间媒体都全方位贯彻了“阪神大地震”后的报道方针,坚守“新闻把关人”的职责,过滤无益信息,在电视和平面纸质媒体中完全看不见充满血腥和混乱的受灾画面,只提醒不煽情,在其所有报道中几乎不见恐怖性因素,有效协助了政府的救灾工作和重建工作。
NHK前会长海老泽胜二表示:每个人都希望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哪怕不幸死去也希望自己能死得有尊严;而从受害者家属角度看,若播放遇难者死前惨状不仅对死者不敬,也只会进一步加深生者的痛苦。即使传播学角度看,血腥画面只能产生恐惧却无助于防灾教育。他们拒绝通过血腥的画面来表现受灾的强度以博取受众的眼球,反而他们从生者身上出发,通常是废墟中的生命,以表现受灾的同时体现生者的希望,并强调灾后救灾的重要性。
灾难性新闻之所以成为当前的重点新闻,皆因其巨大的杀伤性和破坏性,而这两个特性造就了其本身就蕴涵的恐怖性因素。通过分析日本媒体在“东日本大地震”中的报道,我们不难看出恐怖性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在电视媒体和平面纸质媒体极大商业化的今天,追求发行量、如何实现最大的收益是其运行的宗旨。当面对灾难性新闻事件,极富恐怖性的摄影图片和画面确实可以极大地博取人们的眼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对于以发行量为衡量标准的媒体来讲,这是赢取读者的重要筹码。
根据传播学理论,血腥灾区画面在吸引读者的同时,会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并由这一印象对报道的灾难事件产生深刻的恐怖态度。一方面,对于心理素质较好的受众,它会激起人们对灾难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受众,它可能会冲破受众的心理防线,起到负面影响。
据“格式塔心理学”视觉噪音研究,过于强势的新闻图片在大力度博取受众眼球的同时,可能会形成噪音,从而减少了其他图片信息和文字信息所蕴涵的新闻价值,会形成过于强化地震杀伤力这一概念,而弱化了灾区其他的生活信息,如怎样更好地救灾和防灾等必要的信息。对于自然灾难性新闻事件,往往还会引发次生灾害,噪音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次生灾害的预防和防护。
充斥死亡阴影的画面对受灾民众来说,无疑是灾难后的二次心理冲击,而此次心理上的冲击可能比灾难本身更可怕。从日媒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尽可能地回避画面的恐怖性因素,而以柔和和谐的图片代替,张扬一种新生的希望而非绝望。灾难性新闻图片中的恐怖性因素会直接冲击受灾人民的心理防线,无论是对受众还是政府救灾活动都是百害而无一益的。日媒跟其他国家媒体不同,其必须协助全国抗震救灾,所以在新闻画面的选择上必须和谐而顺序,过激的恐怖性因素是不允许出现的。
本文主要以“东日本大地震”中日本媒体和外国媒体的报道为例,并适当地结合了阪神地震中日本媒体的报道方法和原则。在分析和整理数据中我们发现,日本媒体报道的风格趋于一致,并统一以协助救灾为第一核心,在影像与图片资料中极少出现极具恐怖性效果的灾难因素。而同时,国外媒体多选择能够吸引眼球的极具杀伤力的图片进行报道,它反映了日本媒体此时除了单纯的传播新闻事实外的另一个重要的责任——维护社会稳定,协助政府救灾。这同时也侧面反映出新闻图片中的恐怖性因素对于受众心理和政府的救灾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我们可以发现,恐怖性因素确实可以对吸引读者强化灾难印象等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当灾难真的发生,整个受灾地区都处于受灾心理下时,恐怖性因素的存在可能会有碍于政府的救灾和重建活动。还原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一项最根本的坚持,但在特殊的境况下,通过“议程设置”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和人民,有益融合人道主义与新闻节操才应是新闻工作者在灾难下应该坚持的职业道德伦理观。
新闻图片中的恐怖性因素因其自身作用的双面性,显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在面对今后可能发生的灾难事件中,我们应该明晰恐怖性因素的作用,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利用它。如何在表达新闻事实、抓住读者眼球、遵守新闻伦理观的同时,使受众深刻记忆,并将新闻噪音最小化,便是我们下一步应该深入研究的新闻图片中恐怖性因素应当应用的方向。
[1]卢因.群体生活的渠道[M].人民出版社,1947.
[2]余家庆.新闻学辞典[M].天津出版社,2002.
[3]陈楚扬.电化教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沈国琴.自然辩证法研究[M].长江出版社,2009.
[5]姜安,李放.道德与文明[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6]徐明旭.日本媒体:在灾难中成长的专业性[M].人民出版社,2012.
[7]刘畅.网民的议程设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