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玲
2011年1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意见》中指出:“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对于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新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环境和岗位工作,是很大的挑战。因此,这一阶段的培训工作尤为重要。新教师培训,主要是岗位适应性培训,进行教学实践指导。要让新教师在上岗之前做好思想和技能上的准备,上岗之初能进行常规教学及班级管理,逐步提高实践能力。这期间新教师要具备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处理意外生成的能力、开展班队活动的能力、培养班集体和班干部的能力,以及课堂调控能力、与家长沟通能力等。因此,新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仅仅依靠入职前的几次集中培训是无法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必须探索适合新教师成长的培训途径。
在新教师培训工作中,教师进修学校研训部门和新教师任职学校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共同为新教师的成长铺路。
教师进修学校培训部根据新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要求确定培训目标、设置培训课程、制定培训方案、组织实施培训,做好过程管理。对新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全程考核,包括岗前集中培训情况、在校工作表现、岗位研修情况、网络学习情况、参与区域教研活动情况、外出学习情况、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情况等方面,确保新教师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同时,优先选派新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尽可能多地为新教师提供学习观摩的机会。
进修学校教研部负责对新教师进行教学业务的指导,并制定培养规划。一是教研员深入课堂指导新教师教学实践,引导新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通过检查新教师备课、授课、批改、辅导情况发现问题,并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二是组织开展区域教学研讨和教学竞赛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新教师通过参赛及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受到熏陶和启迪,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师任职学校是新教师培训的主阵地。一是负责落实新教师的校本研修。根据新教师的发展需求制定校本研修计划,调动新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关注研修进展,适时给予指导。二是为新教师配备优秀的指导教师,结成师徒对子。规定指导教师及新教师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主要内容是通过备课、听课、评课、上汇报课、自学、教学研讨、教学竞赛、教学反思、组织班级活动等形式,给新教师传理念、导业务、带作风。并把师徒结对的执行情况及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作为考核新教师、指导教师的依据。三是创造条件送新教师外出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及观摩。有外出学习机会优先考虑新教师,安排好教师学习期间的工作,解决培训经费。四是指导新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督促新教师完成自修内容。为新教师提供自学书籍,对新教师每学期要完成的自学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并检查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时督促完成。
1.“引”——培训者专业引领。培训部组织岗前集中培训,请优秀培训者进行专业引领。集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规范、班级管理方法、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和教材分析、课堂教学管理艺术、教学实践指导等。主要以专题讲座、课堂教学指导、观看录像课、微格教学、网上论坛等形式开展。培训者在培训过程中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专业引领:
一是要引领思想导向,培训者以自己的率先垂范来引领新教师的精神和思想,使他们具有自主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愿望,从而自具动力、自我激励,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是引领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师观。培训者要高度关注新教师教学实践,帮助教师提高理论素养,引领新教师完成现代教育观念的形成。帮助教师实现新理念与适宜行为的对接,将不适宜的行为进行剖析,找出共同适宜的策略。
三是要引领教研方法,增强新教师研究意识。培训者在新教师发现问题时及时引领,帮助教师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并进行科研方法方面的指导,从而增强新教师研究的意识和信心,体验到研究的喜悦,开发研究潜能。
2.“研”——教研员组织教研。新教师的成长仅靠专家的引领是不够的,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会遇到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困惑,这就要发挥教研部门的职能,组织教学合作研究,依托教研平台实现合作分享。教研员要组建区域教研、大学区教研和校本教研的三级教研网络,充分发挥学科教师的同伴互助作用。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开始,组织专题教研活动。教研员参与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同时引导新教师讨论,每一次活动至少解决一个问题,让新教师在研讨与交流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导”——指导教师示范辅导。新教师任职学校所配备的指导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在新教师还没有独立教学之前先听指导教师示范课,课后由教研组全体教师对指导教师所上的课进行分步评析,让新教师真正明白教学设计各个环节都是如何落实的。新教师通过听课、评课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对接,之后再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由指导教师具体解释。当新教师基本掌握了课堂教学要领之后,就由指导教师选一节课,与新教师一起备课,面对面进行指导。然后在教研组内面向全体教师说课,再由老教师对新教师说课情况进行评价,并针对教学设计不足的环节进行具体指导,然后帮助新教师进行二次备课,直到顺利过关。接下来新教师上课,指导教师听课后评课,经过这样的观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一系列演练,新教师能够较快地掌握基本的教学要领。
4.“修”——新教师岗位自修。学习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新教师只要能够学习,就掌握了自主发展的金钥匙。新教师任职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提高教师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实效性。教师个人要制定好自学计划,按部就班进行岗位研修。一要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坚持每天读书不少于1小时,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10万字。认真研读教育理论专著、课程标准、名师教育思想、学科教学技能等书籍,并努力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二要养成交流反思的习惯。以学校和课堂为主阵地,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与校领导和老师进行交流,在集体评议过程中借鉴同事的成功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还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上网查阅一些相关信息和资料,以便更多地获取教育信息,并把自己的问题和一些想法及时在线与教研员交流,从而获得专业水平的提高。
在“引、研、导、修”一体化新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中,进修学校培训部、教研部和教师任职学校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教研员、优秀教师以及校长的引领作用,调动了新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动性,为新教师创造了较好的成长环境,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