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雪,陈龙香
(1.长春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2.上海唯铁厨柜有限公司,上海 201200)
目前,“一切要趁早”似乎成为急剧转型时期社会的某种行为取向,这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得比较明显,问题在于这种取向逐步进入非功利性领域,不论是在子女教育还是在年轻人谈恋爱方面,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虽然不能完全说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但是在某些领域中,称其为“亚文化”还是比较合适的,原因在于它引导甚至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举一例个案:“×年×月×日获得国际象棋×级证书;钢琴从×老师近三年;参加×语学习三年,掌握日常口语会话……”乍一看,还以为是一份毕业生参加招聘会的求职简历。但实际上,这是一位家长“晒”出的为自己孩子小学入学报名所制作的简历。这个小学生的入学简历夸张地显现了当代社会的“一切要趁早”的成功追求。在一般的书店,“成功学”教材被放置在显眼位置。各种“选秀”类节目频频播放,一方面为大众参与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容易诱导年轻人形成一夜成名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社会上各种特长培训、各种速成技能班实际都在引导学生快速成功。这种成功文化,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学生来说就是考高分。在分数至上论的蛊惑下,父母的“只有考第一才算是成功”的意识完全被孩子吸收而内化为成功教条,实际这是在教育中实现的狭隘功利主义。
从学生角度看,因为总是在追求“最优”的成绩,导致为了学习“成功”而拼命,在自己并不感兴趣的“特长”学习中奔波,到大学阶段就出现了对难以把握的生存竞争和对物质条件满足的焦虑与忧心。年轻人很可能在稚嫩的面孔下过早地拥有一颗老练而世故的心,这也许是竞争激烈、变化迅速时代的无奈,但过早地“为稻粱谋”使年轻人对生活的想象力被点滴扼杀。实际上,成功是个成长的概念,成功不能天天都在急于求成,要求年年开花结果,它需要长期的、渐进的努力,是一个不断积蓄人生的过程。宋代朱熹就曾言“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即是说人要成才,就应当要适己之性,尽己之分,才能最终有所作为。
当代青年的“成功”观念映射了社会转型时代的一种文化矛盾。传统文化中的所谓成功基本上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价值和政治理想,其中也有功利的要求,假如一个年轻人到而立之年还一无所成,几乎就成了家族的耻辱。所以世俗常以“少年老成”来称赞年轻人,光宗耀祖也成为家族的期盼。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之中,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家族本位到个人本位,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再加上各种制度安排的巨大变化,难免出现一些转型期的文化焦虑:从年轻人天性来看,每个人年轻时都有梦想,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梦想”逐渐成为奢侈品,事业逐渐变得不再有乐趣。现在的“考公务员热”也是这种文化困境的体现,青年在“成功”的追逐中已经丧失了创业积极性。这种心态将对中国加快发展、实现社会转型构成障碍。
对“成功”的追逐现象反映出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存在问题。成功追逐中,完全展现了现代性逻辑的利与弊:既发展了人又限制了人,既解放了人又在贬低人。文化本身不追求永恒标准或者经典,实际上渗透的理念是实利和世俗的成功。
主导和形成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是理性,人们正在变成不折不扣的理性人。我们认为,这里的“理性”是一种狭义“理性”,表现出只会为了利益、权力、功名这些外在的可见的好处奔波、追逐。“成功文化”最大的错误就是破坏了现代社会应有的多元价值观,形成了简单粗暴的单向度规则。这种工具理性需要发展到全面理性,到达真正的选择自由。康德曾提出,这种自由“确乎是一切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1]
经济浪潮起起落落,现实的压力很容易导致人们把金钱看作最稳定的压舱石。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在这里需要进行再一次转换,就是在转型时代要强调公平正义的制度落实,塑造公平竞争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样,青年面对现实的诸多矛盾和不确定性时,就需要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重新定义什么是价值,什么是成功。
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物质产品的日渐丰富,消费社会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必经的发展阶段。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果,现在面临的阶段性发展问题是“中等收入陷阱”。当代社会文化重心由思想精英型走向消费大众型,文化的转向出现了商业文化的特征,这是转型社会面临的文化问题。有学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转型陷阱”概念,实际上社会文化矛盾也透视出一种“转型陷阱”。这个概念强调的不是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停滞状态,而是强调伴随经济增长可能出现的社会发展的畸形化,表现在文化上就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功利文化价值观。我们发展的下一阶段需要把社会进步的理念切入到中国社会当中,更多地用文化进步来解决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从社会文化角度反省,急功近利的GDP 扩张如同学生对考试和考证的功利追求一样,用数字和道具代替了一切价值。从理论上分析,当交换从经济手段进入非经济领域,甚至成为目的本身的时候,人的价值和文化就出现了问题。这时,人甚至也把自己放在了交换价值的天平上,其价值在于能以何种价格推销自己。这时候,可以说人丧失了自己。美国思想家弗洛姆指出:“市场看好诚实,他就装作诚实的样子;市场流行大方,他就学得大方起来;市场需要微笑,他就对着镜子东施效颦。”
所以,发展的大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发展问题,有灵魂的发展才应是发展的题中之义。在发展的理念上,应建立起价值的方向性,不应过度强调量的增长。随着中国社会由生产性社会向消费性社会的过渡,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同时也就促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这种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渗透,既使各种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得以流动与有效配置,也使功利主义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再加上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和阶段性,使消费主义文化被许多人接受,尤其是受到暴富阶层和一些年轻人的青睐。所以,真正的发展要大力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发展要与社会进步形成张力。所谓张力就是新理念和旧价值的适当统一,相互融合,不至于断裂,就是要求单一理性人要逐步克服本位的狭隘性。同时,国家的制度与公共管理要发挥建设性作用,帮助人们在保持欲望相对平和的环境下按照自己的真性情去生活。费孝通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新境界,不仅应是文化的新境界,也是发展的新境界,并可以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支撑。
[1]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