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晶
高晶晶/西安翻译学院助教,硕士(陕西西安710105)。
西安翻译学院从建校至今已有24年的发展历史了。24年来,西安翻译学院始终坚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鲜明的办学理念和育人宗旨,白手起家,自我积累,科学发展,在长期的创业实践中,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创新铸品牌,逐步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鲜明办学特色及专业特色,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一所高校的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风格、独到的办学理念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它与一所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传统等是密切关联的,且要成效显著,影响广泛,在校内形成高度共识并进而能够得到社会认可。
经过24年发展的西安翻译学院,在办学特色培育和专业特色培育中,已在诸多方面储备了自己的内在优势因素:
1.办学定位日趋科学,办学理念特色增强。学院依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对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与任务的认识,明确了“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开展高职教育和自考教育;以文为主,文、经、管、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日趋科学的办学定位。在“调结构、保规模、抓内涵、创特色、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及“专家治校、教授治学”的办学理念,推动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学科专业建设优势凸显,布局结构明显优化。学科、专业建设上,学院在不断强化已有的优势学科、专业的同时,还不断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完善了学科门类与专业布局,形成了以文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现有本科专业22个,高职专业24个,自考专业12个。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本科专业获批省级特色专业。英语教育、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高职专业获批省级重点专业。学科、专业建设的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布局结构也进一步优化。
3.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人才培养质量卓见成效。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学院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及实力、水平,找准了人才服务方向与活动空间,提出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照“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或“英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复合实用型双专业涉外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学院培养的学生以精外语,通专业,会管理,敬业乐业,奉献进取,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1.管理体制尚需强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学院虽然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办学历史短,发展速度快,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学院的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基层管理水平、管理能力亟待提升,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2.教师队伍建设尚需强化,保障体系有待完善。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管理人才数量不足,学院师资、管理、后勤三支队伍结构有待整体推进,教职工薪资水平、职务评聘、进修培训、退休待遇及社会福利等方面保障体系应加紧完善。
3.学科专业建设尚需强化,科研水平有待提高。学院坚持以文为主,文、经、管、工相结合,以外语为重点,以英语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但优势学科专业还要不断扩大。学院科研管理、科研经费投入、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虽取得较大进展,但总体质量不高,经费投入策略虽有所改变,但仍需进一步加大,激励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强化,科研团队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科研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西安翻译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精神,强化各项工作,突出办学特色。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立足“读书、做人、文明、亲情、变革、奋进”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严管治校、变革强校”办学思路,坚持科学定位、优化结构、发挥优势、注重创新、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扩大品牌的战略,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坚持走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把学院建成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教学型民办大学。
1.进一步确立办学定位特色。办学定位特色强化,要着重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教育类型定位,实施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高职教育和助学教育。二是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基础知识扎实,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本科教育方面,立足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方面,立足培养岗位技能人才;自考助学教育方面,立足培养实用型专门人才;翻译研修生教育方面,立足培养准同声传译专门人才。三是学院类型定位,应定位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型民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四是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外语类应定位为“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非外语类为“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
2.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特色。要不断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坚持以文为主,文、经、管、工结合,以外语为重点,以英语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具有鲜明民办高校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打造“学科、专业、课程、师资”四位一体的特色化人才培养平台。力争近几年本科建成3~5个省级特色专业,高职建成5~8个省级重点专业,以强化学科专业特色。重点培育下列学科专业建设特色,一是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汉语语言文学;二是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三是管理学: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管理(民办教育方向)。
3.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以培养为重点,努力加强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后勤队伍建设。一要按照培养和引进并举,以培养为重点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加大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引进力度。二要逐步建立一支“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管理队伍,构建学院管理队伍建设新机制。建设管理队伍选拔任用、监督考核、轮职轮训的管理体制。优化管理人员的知识、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三要积极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学院后勤集团的作用,坚持控制队伍规模,提高队伍素质,稳定队伍骨干,优化队伍结构,重视技师队伍的梯度建设等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学院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要全面实施和强化学院办学特色,就必须建立起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其重中之重就是,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执行能力和多渠道筹措资金。以此来确保办学特色实施方案中的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法律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维护学院稳定。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维护党的执政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重视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工作,着力扩大党团组织的覆盖面。办好党校、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坚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扩大党的组织队伍。
积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坚持专家治校、教授治学、教育家办学,推进学院管理现代化。不断完善学院理事会制度,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党政结合的领导体制。坚持推进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学院组织机构,坚持责、权、利的统一,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机制和教师聘任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理事会领导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机制和教师聘任制度,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定编、定岗、定责。
要为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各个方面显著特色的进一步强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校园环境,增强校园的人文氛围,多方面多层次体现浓郁的人文情怀。改进选人用人中的主观性、随意性甚至片面盲目性,要以德为先,量才录用,才德称位,才尽其用,坚决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增强他们的创新活力;改进浮躁、情绪化严重的工作作风,使他们始终能够保持一个心情舒畅、精神愉悦的工作心境;及时化解、调整某些环节某些方面的矛盾,进一步深化人人创和谐,人人重和谐的思想观念,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为各项工作特色的强化,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1] 韩小爱.我省高等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考[J].河南教育(高教版),2009
[2] 王真真.走特色专业建设之路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J].中国冶金教育,2006(3)
[3] 宋毅,蒋达勇.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