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洪 王凤娇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的基础上,形成各个社区,以140字的文字更新,即时共享。最早、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Twitter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第一家提供门户网站的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国互联网主流人群视野。有报告显示,至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近年来,借助新兴技术的支持及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微博在我国已经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19日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从6331万增至1.95亿,增长约2倍。互联网监测研究平台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2012年9月发布的《2012中国微博蓝皮书》称,经过5年的培育,19岁及以上的微博用户占比达到了88.81%,微博用户总量约为3.27亿,中国微博市场用户规模已基本稳定和成熟。
微博凭借其简洁的形式、强大的功能和良好的互动性,已经成为人们发布信息、共享资讯、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和网站、BBS、博客等其他传统网络发布平台相比,微博即时、方便的优势更加突出。通过微博“关注”功能,可以得到他们感兴趣的人物、事件、新闻话题;也可以使用“评论”功能,实时表达自己的意见;“转发”功能与其他用户共享信息。在信息发布、获取、分享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将现实的关系拓展,结交更多的朋友。由于这种新朋友圈往往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作为支撑,逐渐成为情感交流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人们的心理需求越来越高级,不可能满足于简单的吃穿住行,人们需要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事物的看法等,马斯洛根据这种现状,将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等级,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学说”。他认为,人的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微博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平台,它的传播特点恰好能满足用户的这些心理需求。
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研究,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有表达、交流的欲望,微傅这个平台恰好可以满足人们自由表达、倾诉的需求。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然而一些情绪和心结不想或害怕被熟悉的人知道,就需要一个可以免费倾诉的平台,发泄自己情绪的空间——微博平台,这一新的空间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微博最明显的特点是篇幅短小,与成百上千字的博客相差很大,140字的“语录体”式表达让用户不会感到有压力。微博网络集成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互联网和通信网络的有效连接,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用户可以通过网站、手机、即时通讯和其他方式登录微博,打破了传统的计算机终端的限制。另外,被广泛使用的手机,因其自身的便携性已经迅速成为使用最多的新浪微博用户终端。2013年,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指出,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8.08亿户移动互联网网民,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有7.78亿户,占绝对主流。在电子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倾诉起来更顺畅。在发布微博时,会让用户产生在跟别人诉说的感觉,每当自己生活里遇到挫折或者不如意的时候,可以瞬间通过微博发泄一下,疏散不满的情绪,可以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①李春伟,张熹:《大学生微博心理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长春教育学报》,2012年第2期。
弗洛伊德说:“如果我们至少能在我们自己或与我们相同的人们身上发现一种多少有些类似创作的活动,那该有多好。”相关调查还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趋势是追求共同生活目标或兴趣爱好,他们更愿意结交志同道合、性格相似的人,彼此交流思想,也更倾向与诚实可靠、随和易相处等人格魅力的朋友更深层次的交往。毕竟,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是用户生活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于传统的信息发布平台,微博功能进一步增强用户之间的互动。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关注等功能,了解感兴趣的人或事的最新消息,表达自己的个人意见,而且用户自己发布的信息也可以从其他用户得到及时的反馈。在微博上发言的人都是平等的,尤其与同龄人的互动,因为没有身份差距,消除心理上的约束,双方沟通更自由。因此,用户更倾向于在他们的同龄人当中交流,在这种平等的话语背景下,没有真正的身份地位差异,只有思想的表达、碰撞与融合。在这种氛围中平等互动,用户更容易找到归属感。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一个人在与其他人打交道过程中,别人的看法会逐渐影响个人对自身的看法,并随之不断调整自我。自我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其实是在其他人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他人,也就是我,别人会成为自我个性形成的一部分。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知,而这种认知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设想别人如何“认识”自己;(2)设想别人如何“评价”自己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在判定别人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时候,往往是基于微博用户的想象力,为了验证自己的想象力,他们需要不断寻找证据来支持。例如,经常看别人没有回应他的消息,粉丝有没有增加,等等。然后,用户又会产生新的想法,或在旧观念的基础上,继续寻找基础。为什么许多用户变成了“微博控”,就是因为他们陷入使用微博想象自我和验证想象的循环中,并将微博作为唯一的或最重要的平台。①邢全超,袁萌:《心理分析视角谈微博带来的社会问题》,《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第11期。
微博的功能可以很好地实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交流和共享信息,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独自思考的能力,微博用户更愿意表达自己独立的意见或评论别人的状态,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用户在微博上秀自己的真实个性和最接近真实的自我。在这种真实不加掩饰的状态下,与粉丝或其他用户互动、交流思想、评价信息的过程中,可以来了解真实的自我,同时承认他们的认知偏差,从而进行自我调节。
新浪科技联合《新京报》健康公社推出的一项微博投票调查中,据统计,40%的人表示“很在意自己的粉丝数,迫切想增加自己的粉丝”,50%的人表示“热切期待别人发表评论或者回复,没有评论会感到失落”,其实,这涉及“被关注”、“被尊重”的需求,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深层心理需求。因为人生活在世界上,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存在感”,为获得更多的“存在感”。人们在生活中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让他人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被关注”、“被尊重”是一个健康的、正常的心理需求,不同的个人需要寻求他人的关注,在被关注中认可自己,同时被他人认可,这其实是在满足需要层次理论自尊的需要,这是一种非常普通却很重要的需要。②李春伟,张熹:《大学生微博心理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长春教育学报》,2012年第2期。
现实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人们很容易在现实社会中遭遇挫折,很难得到其他人的赞誉。通过发布微博,用户可以写自己身边最新发生的有趣消息,或上传图片,通过它来得到别人的注意,获得认可和好评,这种方式直接、简单,没有任何压力,同时具有娱乐效果。当然,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的用户,也迫切需要吸引更多的粉丝关注,更大的满足他们自尊和成就的需要。因此,微博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满足用户自尊和成就的需要,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心理安慰。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自我实现的需求”反映了体现自我设计、自我改进的个性化需求,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是高层次社会成就需要中的一种。在当下,人们重视自我意识的观念已日益突出。他们尊重自我感受和关注自我体验,不断完善自我,并强烈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从事社会活动,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希望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微博用户出于共同的兴趣和喜好,往往通过“关注”、“粉丝”等功能自发组成了一个群体。某个用户群中的一位用户发布的信息可以传播到该群体的其他用户,同时这些用户通常属于多个微博群体,因此,一个群体内的微博信息可以迅速传播到其他用户群,进而被多个用户群的广大微博用户所接收,这样就实现了信息几何式传播。这种广泛迅猛的信息传播也被形象地称为“裂变式传播”。③路晓锋:《浅析微博与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契合》,《世纪桥》,2011年第23期。
微博特殊形式的沟通,为用户自我实现创造了条件。首先,微博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微博用户可以用文字、图片等,自由地发布自己的信息,展示自我形象。其次,微博用户提供了一个言论自由的平台。在微博上,用户可以发布信息,评论和转发实时资讯,自由表达意见,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关注和粉丝。再次,微博也可以成为社会活动宣传的媒体工具。当他们在自己的微博上能吸引更多的关注,以吸引更多的“粉丝”时,公众能够给用户舆论或社会活动领袖的成就感。
总之,正是由于微博传播的技术特点符合用户的心理特征,人们逐渐习惯了微博平等和自由的沟通,凝练简洁的语言交流,实时新鲜的信息共享,因此迅速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