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探析

2013-08-15 00:51宫一博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体育

宫一博

(四平职业大学 体育部,吉林 四平 136000)

一、拓展训练沿革

自从德国教育家库尔特·哈恩(Kurt Hahn)于1941年提出拓展训练理念以来,拓展训练以其全新的训练方法和体验式学习方式以及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设置而风靡欧洲。1972年,拓展训练进入美国学校,其心理拓展训练计划被评为全美优秀教学大纲。1995年,拓展训练引入我国的外企并迅速成为其他现代企业热衷的运动项目之一。[1]与此同时,拓展训练的理念也被引入到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进入21世纪以来,拓展训练被我国的部分高校设置为选修课程,还有部分体育院校将其设置为专业课程。2007年,野外生存训练被列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目前,拓展训练已发展成为通过体验式学习达到锻炼身体、拓展个人潜能、增进团队精神、完善自身人格的新兴的体育项目。

高校体育教学开设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共识。高校体育课可以通过开展野外、水上、场地和室内拓展项目,对学生进行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训练。基本素质拓展训练以户外训练为主,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增强团队精神,项目有攀岩、天梯、信任背摔、高空抓杠等;综合素质拓展运动训练依据运动环境,设置模拟情景对学生实施体验式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2]

二、拓展训练的界定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是指利用各种自然条件、预先设置的复杂环境和具有挑战性课程,以心理挑战为着重点,让受训者掌握一定的遇险生存技能,让团队和个人经受一系列的考验,从而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挖掘个人潜能,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砥砺心智”的目的。

拓展训练内容包括:高空项目、地面项目、水上项目、野外项目和室内项目。由于地域的限制、地理条件的制约、受训者不同的标准要求,使得拓展训练的练习形式、内容和方法具有多维性。

拓展训练的特点在于整个训练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题,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三、高职院校开展拓展运动的优势

(一)专业优势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活动,将拓展训练的内涵与职业教育的精髓有机结合,使学生经历一系列的磨练,锻炼学生的心智,历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团队协作的意识,提升职业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组织优势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已从单纯的运动目的向激发体育兴趣、培养体育能力、体现终身体育思想的现代体育教学方式转变,各种体育教学方式并存。实施拓展训练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学部门可根据教学需要,对课程模式、课时数量、课堂环境进行合理统筹安排。

(三)教学优势

首先,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体育专业能力,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科学设置情景体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训练。其次,高职院校的体育活动场地可以作为部分拓展训练中地面训练和室内训练的场地,如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和室内外体育馆都可以进行逃生墙、信任背摔、自行车、引体向上、射飞镖等拓展训练项目。最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拥有完整的评价体系,拓展训练可以借鉴传统体育教学评价指标和管理方法,构建与高职院校拓展训练的评价系统。

四、拓展训练实施的模式

(一)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遵循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即准备阶段、基本训练阶段和总结结束阶段。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经常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大负荷的运动训练,由于竞技性强,针对性不足、趣味性差,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淡化了学生健身的意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同时也禁锢了教师的发挥,使得教学过程缺乏灵动性和实用性。因此,结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将拓展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体系中,通过增强集体游戏如信任背摔、盲人方阵、模拟情景等进行互动,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和挑战性,增强学生的挑战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增设拓展运动选修课

拓展训练环境主要有场地拓展、室内拓展和户外拓展。场地拓展和室内拓展的部分内容可以引入到传统体育教学中来,但大部分内容和户外拓展无法在传统教学的有限时间里实现。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考虑到不同年级、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可有针对性地开设选修课。上课的时间可以打破常规,安排在周末或假期,上课的地点可选择户外,课程的内容设置可根据室内现有场地、周边地形地貌条件,进行相关的拓展项目训练安排。

(三)组织课外活动小组

根据学校的具体设施和师资情况,通过组建拓展俱乐部、协会或以小组形式,可以进行不同年级组合、不同专业组合、不同学校组合,甚至可以与相关企业单位组合,使拓展训练的开展更具灵活性、实用性和社会性,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创新意识和挑战意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四)拓展训练实施的原则和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开展拓展训练实际和学生素质的具体情况,开展拓展训练应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原则和实施对策。

1.拓展训练的教学原则

(1)可观性原则

由于高职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地形地貌的不同,使得拓展训练的项目偏重程度也不同。水域资源丰富的院校可偏重水上运动,距山区较近的院校可偏重野外训练,场地条件优越的院校可偏重项目器械组合。

(2)针对性原则

高职院校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自身素质开展。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选择服务于专业方向的项目。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项目。

(3)安全性原则

与传统的体育项目比较,拓展训练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其在项目的组织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项目开展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纪律和安全方面的要求和指导,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拓展训练的实施对策

(1)强化拓展训练师资力量

在整个拓展训练过程中,教师起着核心的指导作用。拓展训练涉及到的项目领域宽泛,具体实施过程充满了变化和创新。指导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现代管理学、运动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具备设计拓展训练课程、实施具体项目教学指导、及时进行心理鼓励和暗示、随机进行安全应变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实施拓展训练的重要环节。

(2)加强拓展训练“教材化”

拓展训练项目引入高职院校不能完全照搬,而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引进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项目,需要对项目本身进行“教材化”过程。

拓展训练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和挑战自我的能力为特点,而传统体育教学则以通过体育教育和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质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经过“教材化”的拓展训练应以综合体能活动为导引,心理挑战、团队协作为重点,增强体质、完善人格为目标。

(3)构建拓展训练课程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阶段性地进行课程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根据专业教学目标和学生自身特点,合理选择评价指标,采用多种形式(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评价,通过客观和科学的拓展训练教学质量评定,激励教师开发教学意识前瞻性,使其教学能力得以创造性发挥,激发学生拓展训练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确定今后的行动目标,调整努力的方向和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罗文锋.浅析拓展运动与学校体育教学的融合[J].体育世界,2010,(7):91 92.

[2]李博,刘雪峰,张雷.拓展运动在北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1,(1):264 265.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体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