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与恩格斯平等观比较

2013-08-15 00:49
关键词:平等观私有制卢梭

秦 黎

(北方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北京 100144)

平等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们思考的中心问题。作为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卢梭和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恩格斯,自然少不了对平等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并做出了大量深刻的论述。

一、卢梭的平等观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所阐述的平等思想无疑是其平等观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他从哲学立场出发,提出了道德平等理论,为后来撰写《社会契约论》奠定了很好的哲学基础[1]。卢梭实际上是通过不平等来论证平等,提出了三段式平等理论,即自然状态下的平等—社会状态下的不平等—社会契约下的平等。这是卢梭平等观的核心内容和论证方法。

(一)自然状态下的平等与社会状态下的不平等

卢梭设想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一种“自然状态”,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不存在国家、阶级,也不需要法律,人们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道德上都是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中,人类有两大天性——“热烈地关切我们的幸福和我们自己保存的自爱心”与“对我们的同类遭受灭亡或痛苦时产生的怜悯心”,而自然法是这两种天性的协调与保障。[1]卢梭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并指出,自由和平等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权利。在他看来,道德上的善都是出于人的自爱心,这种自爱心又受着怜悯心的调节,实现着自我和全体人类之间的相互保存。但是,当人类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在各方压力下,人们为了自保,逐渐使自爱心变成了自尊心,当人们随之产生出私有观念时,不平等便诞生了。卢梭把这种人性的异化归因于人类自我完善的能力,人类的一切不幸都源于其中。这种能力在给人类创造物质生活的同时,又把人类推向了不平等。同时,卢梭认为,这种不平等经历着从私有制的产生,即经济上的不平等,到国家的产生,即政治上的不平等,再到专制政治的产生,即权力上的不平等三个阶段。分别产生了贫富分化、强弱分化,最终达到不平等的顶点——产生了主人和奴隶的分化。并且,这种不平等被赋予了合法的色彩,被确认为既定的社会关系和合法的社会制度。其中,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的分化是产生社会上一切不平等的最主要的根源。卢梭的平等观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去寻找新的结合形式,克服和消除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使人类从不平等转而达到新的平等。在卢梭看来,这种新的结合形式即社会契约形式。

(二)社会契约下的平等与法律保障

在这里我们要清楚一点,即,所谓的绝对平等的“自然状态”只是卢梭的假设和推论,并不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卢梭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既然不存在自然状态,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回归“自然状态”下的天然平等。因此,卢梭提出了更高级的平等关系,即社会契约下的社会平等。在他看来,缔结社会契约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以社会契约的形式组成政治共同体,以保障每一个订约者自由、平等、人身和财富等方面的权利。这种社会契约形式不仅没有摧毁自然的平等,而且使其上升到了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卢梭认为,政治共同体,即国家的一切行为都理应由“公意”来决定,即由国家及社会大部分人民的意愿来决定,而集中体现公意的就是法律,因为“事物的力量总是倾向于摧毁平等的,立法的力量就应该总是倾向于维持平等。”[3]所以,以平等为基础产生的公意便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保护平等的法律。卢梭强调法律保护平等,但并不反对分工。他认为法律保障了社会分工的机会平等,即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所推崇的承认差别的有限平等。

二、恩格斯的平等观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在深刻批判杜林的平等观的同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一)平等观是一个历史范畴

恩格斯认为,平等的观念只能是历史的产物,任何时代和阶级的平等观,都不是永恒的真理。平等观就其本身而言,是不断发展着的,不同时代的平等观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容。从原始古老而朴素的平等观发展到资产阶级的平等观,经过了几千年,且这些平等观有着天壤之别。奴隶社会等级森严,根本无平等可言。虽然在罗马帝国时期出现了商品经济,但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不平等还是存在的。到了封建社会,基督教只承认“原罪的平等”,看似一切人的平等,其实是来源于被迫害者的团结。而基督教平等观的萌芽最终也因为上层统治阶级的逐渐侵蚀而消失。随后日耳曼人在西欧更是扫除了一切平等观,建立起相互影响和防范的密集文化区域,为后来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作了准备。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中世纪的封建主义社会内部出现了代表着资产阶级平等观的市民等级。它最初只是一个封建等级,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他们的羽翼渐丰。可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并不是同步变革的,社会经济关系日益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同时,国家制度依旧是封建的。两者之间的矛盾便导致了资本主义平等观的产生。这种平等观一方面反映了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一定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国际资产阶级的普遍要求,具有国际意义。这两方面使其能够在当时得到广泛的响应。但后来,资本主义所谓的人权、自由和平等都流于表面,人人自由平等实质上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并不包含无产阶级的平等。

(二)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

恩格斯平等观先进的地方,就是其中蕴含着无产阶级斗争的思想,强调了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就像无产阶级随资产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一样,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也伴随着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然而两者的内容却完全不同。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消灭阶级特权,目的在于建立政治上的平等;而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消灭阶级本身。无产阶级不仅仅要求国家、政治领域的平等,更要求实现社会、经济上的平等。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最初借助于原始基督教,采取的是宗教的形式,而后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逐渐转变为以资产阶级的平等理论为依据。这种形式上的转变体现出了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双重意义。一是出于对极端的社会不平等的不满,是一种“对明显的社会不平等,对富人和穷人之间、主人和奴隶之间、骄奢淫逸者和饥饿者之间的对立的自发反应”[4],即一种在资产阶级压迫下的被动的革命表现。二是利用资产阶级本身提出的平等主张,发动工人起来反对资本家,并与资产阶级平等本身共存亡的一种鼓动手段。这也就不难看出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是消灭阶级,而恩格斯认为一切超出无产阶级平等要求范围的平等观,都必然会流于荒谬。

(三)平等是经济和阶级的产物

平等观的改变是与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相伴的,同时,作为一种精神信仰,表达着不同时代人们对于平等的不同渴望和追求。脱离社会经济基础来谈平等,是抽象的、不科学的。同时,恩格斯也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地表达,正是由于私有制的产生,财产的私人占有打破了原始的平等生活,人类社会第一次产生了贫富之分。在恩格斯看来,平等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属性的平等的权利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就是彻底消灭社会的阶级划分,从而彻底消灭由这种阶级划分所产生的任何政治不平等和社会不平等。

三、卢梭与恩格斯平等观的异同

卢梭与恩格斯的平等观有一定的相同之处。首先,两者都把社会经济关系看作是研究平等问题的基础。卢梭认为,导致社会一切不平等的根源是私有制。正是私有制的产生,使得社会不平等一步步加剧,从贫富分化,到强弱分化,最终分化出主人和奴隶。恩格斯也同样表达了是私有制造成贫富之分,产生出社会不平等的观点。其次,两者都用了辩证法去分析平等问题,体现出发展的观点。卢梭的论述从自然状态下的天然平等,到私有制出现后的社会不平等,而后进一步提出了在社会契约形式下,社会所能达到的不同于自然状态的平等。可以看出,卢梭在观察人类社会平等现象的发展中运用了否定之否定规律,这正是其进步之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提到卢梭分析问题的“思想进程”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遵循的完全相同”。

然而,卢梭与恩格斯论述平等观的出发点和结论完全不同。卢梭是从人类的天性出发论述平等问题的。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生而平等,人的天性在最初是无差别的,都存在着“自爱心”和“怜悯心”。随后,人性的异化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使得社会从平等过渡到不平等。卢梭人性本善的观点体现出了其思想上积极的一面,但是卢梭神化了“善”的作用,显现出其观点不科学的一面。恩格斯则是从社会本身出发去论述平等问题。他把平等问题直接放入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去思考,否定平等观是永恒的真理,因为平等只能是历史的、经济的和阶级的产物。对于如何解决不平等的问题,两者给出了不同的结论。在卢梭看来,要达到新的平等,就必须打破原有的体制,以新的结合形式代替腐败了的社会形式,这一点与恩格斯所持观点相似。这个新的结合形式即社会契约形式,卢梭以社会契约理论构建了平等与自由的蓝图。但是,正如恩格斯所说:“十八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5]卢梭也不例外,尽管对于私有制出现后产生的种种不平等现象不满,但是依然不主张消灭私有制。他找不到社会不平等的本源,便寄希望于契约,把私有制和国家看作是永恒。恩格斯的平等观有了很大的进步。恩格斯不仅分析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平等观和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最终得出要达到真正的社会平等,唯有消灭阶级本身的结论。在恩格斯看来,一切不平等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出现,也必然会随着私有制、国家和阶级的消亡而消亡,最终进入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人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王国。这充分体现出恩格斯理论上的进步性。

比较卢梭与恩格斯平等观的异同,有利于提高认识,并运用科学的唯物史观去正确看待历史观点中积极和消极的方面,以便更好地运用优秀理论服务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1]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 赵林.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 周向军,车美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与导读[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5] 郝姝媛.平等是和谐的基石——简释《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的平等观[J].哲学研究,2011(1).

猜你喜欢
平等观私有制卢梭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
浅析《反杜林论》的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
金基德电影的佛教思想探究
浅谈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妇女真的解放了吗?